关于工学结合方面论文范例,与高职教育企业主导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毕业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工学结合方面毕业论文,关于高职教育企业主导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工学结合及职业教育及高职教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工学结合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从国外成功的模式来看,大多是以企业为主导,以学生为本位,而国内还没有真正形成以企业为主导的工学结合模式.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目前以高校主导的工学结合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以企业为主导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关 键 词:企业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13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1-050-03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培养生产和管理第一线服务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这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战线的共识.如何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深化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已是目前职业教育专家共同研究的话题.有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论文和成果也很多,基本都是立足于高校主导型.而国外成功职业教育的模式主要为企业主导.因此,如何有效地设计以企业为主导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工学结合”含义
“工学结合”是指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它们都有两层基本的含义:第一层是过程的结合,即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的结合,强调的是本质与内容的结合;第二层是对象的结合,即企业界与院校的结合,强调的是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形式.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应为:高职院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包括学生、企业、学校.主要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校外企业工作有机结合,把学习与工作的结合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具有较高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应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培养具有职业特点的应用型或技术型人才;二是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培养过程,双方共同制订与管理培养计划;三是企业实习作为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独立考核评定;四是合作的范围包括课堂教学与企业实习在内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五是学生作为企业准员工参与实习.
二、高职教育学校主导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通过对工学结合概念的界定,不难发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推行的高校主导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局限性.
(一)合作对象结合不紧密,没有体现合作主体的共同参与性
高校主导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没有体现合作双方的共同参与性.在校企合作前,学校依据专业需求在了解和掌握行业情况下,既要找合作企业,又要处理与企业和相关行业部门的联系;在校企合作意向确定之后,不仅要考虑双方合作各个层面的深度与广度,还要考虑如何管理与实施;在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之后,不仅要组织相关人员讨论合作内容,还要组织合作材料,制定考核标准等;在校企合作运行过程中,不仅要指定实训指导教师保证实训质量和效果,还要指定学生管理人员保证学生的安全.整个校企合作中,企业主要为学校提供实训平台(场所、工作任务、指导教师).虽然,目前好多高职院校已同合作企业共同组成了专业指导建设委员会,共同确立探讨
关于工学结合方面论文范例
(二)“工”与“学”的结合过程不紧密,没有体现学与做内容的紧密结合性
目前,高职院校所推行的“工学结合”一般都是指理论学习与企业顶岗实践相结合.强调的是让学生顶岗实习,即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相关工作经验,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但是,由于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与企业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不一致,企业只知用人,不知育人,重点关注自己的利益,没有真正认识到培养高技能人才也是企业的责任,主要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使用,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从而使学生所学与所用不能一致.因此,没有体现“工学结合”对学与做内容的一致性.
(三)课程改革定位于学校层面,没有体现双方合作范围的共同参与性
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是高校主导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最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企业对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性不具有任何的责任,使得企业专家没有真正投入精力去思考学校的课程结构,从而使得校企共同参与事项流于形式.虽然高职院校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构建课程体系时邀请了企业专家共同参与,但是大部分材料都是由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依据学科体系自己制定,企业专家也只是简单地听取意见.
三、高职教育企业主导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
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
企业主导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李长春同志2010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90周年上所做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报告,充分说明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性.知识的价值在于应用,只有当知识的全部功用都被有效地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才会自动翻生出新的有用的知识.因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是职业教育贯彻工学结合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职业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理论支撑.
2体验性学习理论
体验性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主要来源于工作和生活的多个方面.因此,最有效的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实践环境中,学习者为解决工作过程的某一难题或困惑而进行的自发的、主动的学习.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为职业教育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在这个平台下,学生通过“做中学,学中做”来体验知识的价值,养成自觉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素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弥补职业院校学生知识学习兴趣不浓的缺陷.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工学结合的论文例文 | 大学生适用: | 学位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60 | 写作解决问题: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 职称论文适用: |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二)政策依据
2006年,教育部在颁布的16号文件,即《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职教育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这些都说明了企业在工学结合中的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构建企业主导型工学结合起到了政策导向的作用.(三)人才依据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即:培养人才以企业用人为主,培养目标以企业需要为主,课程体系以实践能力为主,专业技能以岗位技术为主.从人才培养定位中可以看出,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过程中提供哪些实习岗位,不应由职业院校来决定,而是取决于某一时期市场与企业的需求,应由企业来决定.因此,企业在工学结合中应处于主导地位.
四、构建高职教育企业主导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明确工学结合的核心,以体现校企合作中企业的主导性
高职教育企业主导型工学结合主要是指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操作过程中体现“三结合”来保证企业的主导性,即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的结合、课堂和职场的结合、课堂学习和职场工作的结合.
(二)立法确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
关于工学结合方面论文范例,与高职教育企业主导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