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相关论文范文素材,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体系结构其办学相关论文查重软件
本论文是一篇高等职业教育相关论文查重软件,关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体系结构其办学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高等职业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创造性教育,强调学科的专门性和职业技能的重要性.据统计,日本(2002)高等专门学校共设有机械、土木、建筑等工业类学科专业261个,占总学科数的97%.在课程教学方面,则根据社会需求和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实施多种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实践性课程的重要地位.例如,日本长冈工业高等专门学校每学年均设有实践课程,五年间的实践性课程学分比为2︰5︰10︰8.5︰11,总计学分数36.5,占专业必修课总学分的51.1%.由此可见,高等专门学校在教育对象及教育内容等方面与短期大学完全错位,通过这种两性分化、优势互补的职业教育模式,高专迅速成为日本高等职业教育中极具竞争力的教育机构.(三)专门学校:以职业资格教育和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
专门学校是以私学为主导的高中后教育机构,它以“培养国民职业或实际生活所必需的能力和谋求提高教养水平”为目的,面向社会开放办学,实行弹性学制,强调职业技术训练,强化“垄断型职业资格”教育,承担起培养具有“即战力”技术人才的重任,从而不断补充和完善大学的教育制度.专门学校在办学方面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机动性,与设置基准严格的短大、高专相比,其学科、专业、课程的构造与设置并不依据严格的学术分类,而是灵活应对劳动市场及教育市场的实际需求,注重课程与职业资格的对应性,体现职业资格教育的导向性.鉴于专门学校培养模式的独特性,其招生规模和就业率已远远超过短大和高专,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规模和数量最大的教育机构.
三、借鉴与启示
(一)开放办学,建立灵活多元的投入机制
如前所述,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在中等后教育、终身教育等理念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了一种市场调节、开放办学的运行机制,并且依托多元的办学主体来扩大办学经费来源,从而充分调动了集体与个人的积极性.相比之下,中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多为公办,行政管理体制单一,办学自主权小.单一的行政主导型办学模式和单一的资金投入模式导致国内职业院校普遍缺乏办学活力和办学灵活性.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优化办学主体配置.我们认为,关系到国家重要产业发展的职业教育可由国家继续投资办学;而直接面向第三产业且办学条件要求相对较低的职业教育,则大可允许社会及个人参与办学,或是完全依靠市场来调节运作.如此一来,不仅国家的财政负担得以减轻,而且也有效增强了职业教育机构面对社会需求和市场变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二)明确定位,彰显个性鲜明的办学特色
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合理、定位清晰、功能互补,不同的教育机构凸显了不同的办学特色,其中既包括面向市场需求设置学科专业、根据专业实际确定学制长短、立足实用原则编制课程内容等共性特色,亦包括两性分化招生、学科错位设置、职业资格导向等个性特色.这些特色鲜明、类型不一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长期以来互补发展,发挥出了“三位一体”的整体功能效应.反观中国方面,其高等职业院校的类型化程度较低,学校均统一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名称之下,并且盲目追求大学教育的正规化、综合化和高层次化,造成定位不明确、特色不明显、社会不认可.对此,各级政府应下决心撤并一些规模小、效益低、办学特色不明显的高职院校,同时,强调特色立校和错位发展,着力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实效性和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三)拓宽通道,搭建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的“立交桥”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在适应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系统.就纵向系统而言,日本在中、高职接续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高职与大学的衔接.具体来看,日本自1992年起就在高等专门学校中设置了专攻科(技术本科),对符合条件者授予学士学位乃至研究生入学资格,从而成功克服了因双轨制而造成的学生进路狭窄问题.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亦可借鉴日本模式,打造一个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相连贯的“立交桥”,形成一个相互衔接、相互支持的合理教育体系.具体来说,可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中遴选部分办学条件优越者升格为技术本科,打通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
这篇论文网址: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754658.html
(四)面向社会,构筑终身学习的社会体系
日本始终强调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在终身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实践,文部省赋予专门学校以培养失业、转职者为中心的“回归教育”功能.此外,还在部分短期大学开设“地区综合学科”,即与地方联系协作,为通过选拔的“社会人”提供职业资格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发展兴趣等多样目的的自选课程教育.我们认为,中国高职教育与社会人再教育(继续教育)的衔接,应当充分利用现有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发挥继续教育、社会培训等多重职能,使高职院校成为面向本地区乃至整个社会开放的教育机构,从而为我国终身学习社会体系的最终构建贡献力量.
(五)校企联合,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制度化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日本高等职业院校所长期践行,除了受到根深蒂固的校企同构文化影响外,校企合作法规的制定也为企业、行业的自觉参与提供了制度保障.“校企合作难”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致命弱点,职校学生顶岗实习或流于形式,或难以落实,成为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瓶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一次在国家层面上提出了制定校企合作法规的要求,这为高等职业院校的转型与升级创造了条件.我们期待日后会有更多密切高职与企业联系的法规出台,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与产学交流的制度化,从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独立体系刍议[J].教育研究,2005(5).
[2]胡建华.百年回顾:20世纪的日本高等教育[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1(38).
[3](日)文部省生涯调查企画课.文部科学统计要览[R].东京:文部科学省,2003.
[4]张玉琴.日本高等专门学校的优势特征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6(12).
[5]施雨丹.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4).
[6]陈曦.日本专门学校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J].日本问题研究,2003(2).
[7](日)田野郁夫.日本的高等教育体系[M].东京:东京大学出版社,2003.
[8](日)教育制度史料编委会.战后教育制度史料集成[M].京都:三一书房,1983.
[9]周渠.中外职业技术教育比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10]张莉.日本职教发展经验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2(1).
高等职业教育相关论文范文素材,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体系结构其办学相关论文查重软件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