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教学— 范文

学校德育类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学校德育价值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

本论文是一篇学校德育类论文答辩开场白,关于学校德育价值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学校德育及学校教育及社会发展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学校德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对学校德育价值的研究,可以从学校德育价值主体、边界和结构等方面来展开.德育价值的主体是社会和个体(学生),但是,两者在德育价值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社会主体地位比个体主体地位高;我们应该在有限的范围内讨论德育价值问题,这个范围的边界就是德育的目的;学校德育价值必然是以社会价值为主导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在学校德育实践中能达成有限统一.


这篇论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756250.html

关 键 词:德育;价值;主体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编码:A文章编号:2095-1183(2012)12-0008-05

当前,人们对学校德育价值的认识比较混乱,无限抬高学生主体地位、无限度挖掘所谓学校德育价值并要求实现、倒置学校德育价值结构等观点和现象时有出现.这些混乱反映了人们对学校德育价值的主体、边界和结构等本质问题的认识存在可进一步探讨之处.

事物是否有价值,要看它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人是价值的主体,事物是价值的客体.学校德育价值是指学校德育能够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属性,前者主要包括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精神文化价值,后者主要包括个性发展价值和谋生价值.

一、学校德育价值的主体

根据学校德育的概念,我们可以把学校德育价值的主体分为个体(学生)和社会两个.那么,个体主体地位和社会主体地位哪个更高呢?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因为主体地位的高低决定了其在德育价值结构中地位的高低:主导或从属.当前教育改革中,部分教育者认为个体主体应该占据学校德育的核心地位,于是无限放大学校德育的个体价值,忽视甚至反对学校德育的社会价值.但是,从教育事实来看,个体主体地位明显处于弱势,无限放大学校德育个体价值,是不符合事实的.

(一)在学校教育目的中,社会主体地位比个体主体地位高

最早的学校教育是以满足社会主体需要为目的的.前苏联教育家考察发现,最早的学校教育所教授的内容既不是生活中需要的知识,也不是促进学生人性发展的内容,而是统治者所需要的知识或者技术,因为学校要培养的是当时政府的统治者和政府需要的统治人才.[1]

在漫长的历史中,学校教育也不是以个体需要为目的的.的确,我国古代学校教育提出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口号,表面看来,“明明德”作为个体需要,是“修身”和教育的最终目的,但是,当这句话被放到整个儒家思想体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里面时,我们就可以发现,儒家所认定的最终教育目的并不是修身,而是“平天下”.他们要求学生“修己安人”,“修己”是方法、途径,“安人”是目的.用今天的话来说,儒家传授的是一门教统治者如何通过提高个人修养而“仁治”天下的政治学,其根本目的是社会需要的“平天下”.而西方柏拉图的学园,更是明确提出要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今天,尽管有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和宗教已经退出了学校教育领域,但是,学校教育依然难以反映个体发展的目的.现代教育社会学家认为:“学校正式的目标是服务于社会系统的一些意图,为系统的活动提供指导方针并将其成员的活动集中化,预示既定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所使用的方法得到社会的认可,并使系统的活动合法化.”[2]因此,现代学校教育不可能以个体需要为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除非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真的完全一致.

也就是说,在学校教育目的中,主要凸显的是社会需要而不是个体需要.不管是教师中心,还是学生中心,或是学科中心,谁都无法否认学校教育目的的这个本质特点.因为他们所提出来的教育目的的合法性,都必须从社会寻求,必须以社会需要为支撑.

学校教育活动中,社会主体地位比个体主体地位高表现为教师地位比学生地位高,且教师占据着学校教育的中心地位.教师代表社会培育下一代,是社会在教育中实现其需要的执行者.只有教师占据着中心地位,凸显社会主体需要的教育目的的实现才有可靠的保障,社会需要才可能得到满足.因此,对学校德育中教师中心地位的肯定,就是对学校德育社会价值的肯定;对学校德育社会价值的肯定,就必须肯定学校德育中教师的中心地位.

(二)教师代表社会主体掌握着学校德育控制权

德育目的尽管可能统整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但是,学校的主办者是社会①,学校教育是按照社会或国家意志建构起来的为了实现社会或国家目的的活动,是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学校教育的最终控制权在于社会主体,而不在于个体主体.学校德育也不例外.对此,杜威也不得不承认.尽管杜威声称要为民主社会培养人才,是个“儿童中心主义”者,但是,他还是承认学校是掌控在社会手里的:“成年人有意识地控制未成熟者所受的教育,唯一的方法是控制他们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中行动、思考和感受等学校仍然是一种典型的环境,设置这样的环境以影响成员的智力的和道德的倾向.”[3]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也认为:教育是由社会决定的,由进行教育时所处的社会关系决定的,由“社会通过学校等等进行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干涉决定的”.[4]这是对学校教育控制权和工具性的正确认识——学校教育控制在社会手中,是实现社会目的的工具之一.

社会主体对学校德育的控制权,落实到具体的德育活动中,就体现为社会主体对德育过程的控制.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表者,社会主体对学校德育过程的控制权只有教师才有资格代为执掌.因此,肯定教师对学校德育过程的控制权,就是肯定社会对学校德育的控制权;肯定社会对学校德育的控制权,就必须肯定教师对学校德育过程的控制权.

(三)个体(学生)主体没有能力掌控学校德育

个体主体是处于发展状态的主体,他们甚至无法很好地控制自身的发展.因此,他们完全不具备左右学校教育存在和发展的能力.相反,作为社会主体的代表,教师处于相对成熟和稳定状态,完全具备调控学校德育的能力.于是,个体主体地位必然相对弱势,调控教育的重任毫无疑问地落到了教师的身上.这为教师占据学校德育中心地位、社会主体地位高于个体主体地位提供了另一个合理性基础.

学校德育价值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校德育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因此,社会主体地位比个体主体地位高,具有理论的合法性和实践的必要性.而无限放大学校德育个体价值,忽视学校德育社会价值,是人们对学生身心发展自然规律的尊重被扭曲为对人类未成熟状态顶礼膜拜的必然结果.二、学校德育价值的边界

学校德育价值的边界是探讨学校德育价值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所谓价值是与主体的需要直接关联的,能满足主体需要的事物才具有价值.我们应该从主体需要出发来确定学校德育价值的边界.但是,所谓主体需要有时候也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而且,当一件事物出现之后,就必然地é

1 2 3

学校德育类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学校德育价值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参考文献资料:

教师中级职称

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生物教学心得

初中地理教学法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学论文

多媒体化学教学论文

有关师德师风论文

关于幼教的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笔记

幼儿教师师德事迹

学校德育价值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