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有关论文范文资料,与基于网络的协同教研系统相关论文下载
本论文是一篇教研活动有关论文下载,关于基于网络的协同教研系统相关硕士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教研活动及网络教研及教育信息化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教研活动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研系统是分层次的,就独立的个人而言,它与可用于教学研究的设备或手段(网络、教研引领人员、协同教研人员、技术信息咨询人员等)、研究对象(教学参考书籍、网络教学资源、网络精品示范课程等),共同构成一个系统,可将其称为个体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其中,个人、书籍、计算机等是子系统,单个网络协同教研者就是这种系统,多个网络协同教研者将构成更大的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如网络协同教研小组、校级网络协同教研集体、区域级网络协同教研群体等.不同的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具有不同的结构,系统内子系统的关联方式也不相同,例如,网络协同教研者系统中,子系统涉及人和物(网络协同教研设备、网络协同教研对象等),校级网络协同教研集体中子系统是一个个网络协同教研者,这两种网络协同教研系统中子系统间关联情况是不一样的.此外,网络教研中的校级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其子系统间的关联与传统校本教研也不一样,前者更多的是通过网络进行联系、交流,而后者更多的是通过面对面的形式进行.因而,不同的系统需要根据系统的结构、要素进行合理的设计.近几年出现的联通主义以及协同学习是当前时代下对学习的新认识以及如何促进学习的新方法.协同学习[13]首先以“场R
教研活动有关论文范文资料
(三)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分类
结合网络协同教研系统的特点,其分类方式大致有以下三种:(1)依据系统网络教研者间的关联度来分(即网络教研者间联系的形式、紧密程度等),可分为面对面网络协同教研(借助网上资源面对面开展的网络教研活动形式)、非面对面网络协同教研、混合式网络协同教研;(2)依据网络教研者的数量进行分类,有个体网络协同教研系统、集体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和群体网络协同教研系统;(3)依据区域网络系统来分,有校本网络协同教研系统、校际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和区域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其实上述分类方式只是形式上的不同而已,但其内涵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三者是分层递进的关系,系统最基本的元素单元仍是教研者及其教研者组群.从一般传播学的角度分析,知识信息的交流传递效果,面对面网络协同教研方式的系统连接度是一种强连接,这种方式多适用于同教研室或组内间的协同教研,在校本网络协同教研系统中最容易实施,也是应用最多的方式.非面对面网络协同教研是一种远程的、纯网络型的教研方式,从理论上讲它的系统连接度属弱连接,它是校际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和区域网络协同教研系统中最基本的教研方式.事实上,系统连接度的强弱与网络教研平台的交互功能是成正相关的,随着网络平台交互功能的不断增强、新技术的不断应用,非面对面网络协同教研系统连接度也在不断增强.混合式网络协同教研方式是面对面方式和非面对面方式的有机结合,系统连接度是一种中连接,这种教研方式没有固定的模式,全在于动态的、有机的组合.应该说这是开展网络教研所追求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鉴于篇幅所限,该方式内容另文论述),在与时俱进的同时兼顾到了传统教研优势的发挥,取长补短,和谐发展.本文主要是针对区域网络系统层面的分类研究,即对校本网络协同教研系统、校际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和区域网络协同教研系统的研究.
三、网络协同教研系统模型
校本网络协同教研系统模型形成1.模型形成
校本网络协同教研是网络协同教研系统中以学校为单元的子系统.它以学校教学的真实情境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所有教师为研究主体的实践性研究系统.它注重于利用网络优化、改善甚至变革学校传统教研的手段、过程和结构,从而整体推进课程实施、学科教学和教研活动,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校本教研文化.[15]
校本网络协同教研是日常校本教研活动在校园网上的延续,它以开放、平等、互助、合作、共享的姿态,使传统教研活动继续扩展、生成、提升,变得更加富有成效.[16]校本网络协同教研系统的基本模型是网络协同教研系统的最基层技术模型,它有“一个平台和三个基本环节”,即校园网平台,教研资源生成环节、教研材料呈现环节、教师互动参与环节,三个环节互为一体,循环进行,乃至无限深入,如图1所示.[17]
图1校本网络协同教研基本模型
校本教研资源.所有基于学校常态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活动内容、原生态的教研资源,都将成为网络协同教研活动开展的研究资源.因此,学校需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本教研活动,形成丰富的可供网络研讨的资源,包括各类课例、案例、教案、随笔、反思、论文、课件等.教研材料呈现.教研材料借助网络平台呈现给教研者,资源的积累需由校本教研资源的收集者或者研发者负责及时将校本教研活动的资料发布在校本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平台上,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探讨交流提供范本.
教师互动参与.每一位老师在教研网平台上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有针对性地选择参与相关教研主题的讨论与研究,在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过程中,相互思辨、争论、交流,实现真正的互动式研究.
2.模型的基本运行流程
校本网络协同教研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它体现了网络教研的基本规范或基本程序.其基本的运行流程包括:确定主题、设计方案、网络研讨、组织实施、交流反思和展示改进.[18][19][20]如图2所示.
图2校本网络协同教研基本运行流程
(1)确定主题.确定主题阶段包括三个环节.首先,发现问题.教研内容往往源自于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常常来自于课前的准备或教学过程当中.其次,确定主题.将问题上升为研究主题,把发现的真实问题概括、提炼、升华为有价值的教研主题是关键.第三,组建团队.组建以教研组、或年级组、或课题组为研究小组.组内要明确分工,确定研究的基本思路,着手制定研究计划.
(2)设计方案.方案设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设想、构想、策划.它一般有三个过程.第一,学习准备.在制订方案之前,为了更为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问题的本质,有必要通过教师研讨或专业引领的方式进行学习准备.为完成有目的的研究活动而进行的学习准备,包括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同行专家已有的研究成果等.第二,专业咨询.通过向校内外专家咨询为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指点迷津.第三,组间研讨.借助组员之间的集体讨论、集体备课等形式,发挥集体智慧.
(3)网络研讨.网络研讨是网络协同教研活动的核心环节.它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网上征询.教师把研究方案初稿发布于网络教研平台,供全校乃至校外教师评析、讨论,在网上征询同伴和专家的意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给方案设计者更多的启发.第二,互动研讨.教研协同体成员将围绕某一教研主题、或教师有疑惑的共性问题在网络上进行深入的讨论交流.交流对象在角色平等、机会均等、畅所欲言、无障碍参与的环境和氛围中展开探讨交流.第三,优化方案.方案设计者通过网络互动研讨,根据自己的思考,结合网友的讨论意见和建议,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对原研究方案进行系统的再设计,不断优化,使其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
(4)组织实施.根据优化后的方案,组织教师个人或团队进行校本实践研究.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几个环节.一要善于总结.总结在实施过程中各环节的经验及成果.二要及时调整.方案是校本实践的主要依据,但应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随时对方案作有根据的调整、变更,实现方案实施的最优化.三要行动跟进.帮助教师及时反思,改进不足,发扬成绩,促进提高.
(5)交流反思.交流反思是网络协同教研活动的归宿.教师要让自己的原始经验得到提炼和升华,反思交流的过程是不可或缺
教研活动有关论文范文资料,与基于网络的协同教研系统相关论文下载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