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岗实习相关论文范本,与高职烹饪专业技能培养模式相关论文下载
本论文是一篇顶岗实习相关论文下载,关于高职烹饪专业技能培养模式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顶岗实习及教学经验及中小企业管理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顶岗实习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高职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学生技能是经过三年的学习时间来形成的,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不论是理论教学、实训指导还是顶岗实习,在烹饪人才培养过程中,构建了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烹饪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工学交融,全真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 键 词】高职烹饪技能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3-0093-02
一确立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标准
烹饪人才培养方案从培养目标、专业核心能力、岗位核心能力、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等方面确立“工学交融,全真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高职高专产学合作的载体,通过与餐饮企业的深度合作,以餐饮企业具体工作过程为导向,全程实行“工学交融,全真实训”.依靠餐饮市场和众多著名的餐饮企业,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烹饪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过硬的人才,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实施,将订单培养为主的教学组织方式融入“打基础、强技能、练岗位”的三个教学阶段,以实现“精工艺、懂营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烹饪专业的课程标准是规定烹饪专业各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根据烹饪课程标准与企业工作任务的要求确定岗位(群),以厨房管理、餐厅管理、原料加工管理、营养配餐管理、烹饪制作管理、冷菜工艺管理、面点小吃制作与管理等工作过程的要求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做到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并重,实施“工学交融,全真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烹饪教学的要求和餐饮企业经营的特征,在保证教学总体目标完成的条件下,灵活安排各学年教学时间,旺季突出岗位全真实训,淡季着重学习理论技能知识.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相互交融,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训齐头并进,切实践行理实一体化教学,不断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这篇论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761603.html
二制订实习计划,形成学生技能
实训与实习相结合,“工学交融,全真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的技能形成分为三种形式:校内实训、教学见习、校外实习.
校内实训是充分利用烹饪实训中心来对烹饪专业的学生进行烹饪技能的训练.它的特点是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来进行实际操作,给学生打好烹饪基础.
教学见习是利用当地的各大酒店、宾馆进行学生技能见习,其特点是时间不超过两个月,通过教学见习,使学生加深理解和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熟悉和了解现代烹饪理念,了解烹调技术发展的动向,熟悉餐饮工作的工作程序.
校外实习即顶岗实习,是教学实训的延续.积极推行订单培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明确阶段性技能形成目标,逐步提高烹饪技能
在“工学交融,全真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通过与各大宾馆、酒店等企业的深度合作全程实行工学交融.
第一阶段ᦂ
![关于高职烹饪专业技能培养模式的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image.asp?http://image.chinadmd.com/upload_01/xtztzewaucroitxcvru6zipa.jpg
)
顶岗实习相关论文范本
第二阶段:烹饪核心技能课程学习阶段(3~4学期).主要完成专业岗位的核心知识和能力的学习与训练,开设热菜烹调技术、面点制作技术、冷拼与食品雕刻技艺等综合实训课程,设立阶段性目标,模拟厨师长和厨师的实际工作环境,定期轮岗,并将学生所制作的菜肴制品接受校内与校外的专家检验.
第三阶段:烹饪综合技能与检验的实训阶段(5~6学期).主要完成综合能力与拓展能力的学习和训练.根据企业岗位设计的要求,学生深入企业一线岗位进行实习,师傅以外聘教师的角色参与学生的实训指导,确保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企业的需要和发展同步.同时把毕业论文改为毕业设计,以设计一套宴席菜单为标准,进行计时操作,通过技能鉴定专家评分来检测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测试通过的学生发给相应的厨师等级证书.
四抓好校企合作,为就业打好基础
“工学交融,全真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的重要途径就是校企合作.烹饪岗位设置课程,在充分考虑专业现有基础和办学特色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岗位群构建岗位能力模块,根据能力模块构建能力要素,以能力要素为切入点构建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设计是以烹饪工作过程为主线、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核心,烹饪营养知识与技能、烹饪管理理念和能力为支点的课程体系.重点围绕烹饪工艺、烹饪营养和烹饪管理三大模块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且在餐饮企业中得到检验.
校企合作的最大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烹饪整体操作能力,使烹饪专业实训更贴近社会需求,最终实现学生的零距离上岗.面向行业的校企合作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校企合作能使我们明确行业的岗位能力体系,能让我们找到高职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方向,从而避免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能真实地感受到烹饪行业的氛围、行规、要求,促进学生烹饪技能水平的提高.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顶岗实习的论文例文 | 大学生适用: | 本科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73 | 写作解决问题: | 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 职称论文适用: |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免费选题 |
五培养高素质的烹饪师资队伍,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高职的生命力在于专业办学的高质量,而烹饪教师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建立一支烹饪技艺精通、素质过硬、相对稳定、结构合理、品德端正的教师队伍是烹饪专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通过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烹饪教学水平,实施“名师”工程,参加多种活动,通过多渠道为中青年教师创造“出线”条件,铺平成才之路,让烹饪教师带着烹饪课题进行教学,带着项目在企业中实训,形成的科研成果更有说服力.这样就能造就一支高学历、双学历、多功能、“双师”型等一专多能、博学多才、充满活力与生机的师资队伍.
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如果没有很好地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就会导致将来他们不能适应烹饪岗位,这需要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做好课题研究.烹饪教师有了科研项目,就真正做到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
高技能烹饪人才必须依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校企结合既可为教师“充电”提供方便,使教师掌握烹调方法及流行菜点,又有“大师”级的厨房师傅担任教学工作,壮大教师队伍,使烹饪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保持与现代餐饮企业同步.
参考文献
[1]华宝山、冯亚召.高职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4):141
[2]朱云龙、刘颜、马京洁.论餐饮食品安全管理[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0(4):56
[3]边振明.构建烹饪专业学业成绩评价新体系[J].甘肃成人与职业教育,2009:54
[4]李保定.基于高职烹饪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3):78
[5]时宁国.国内外高职与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47
[6]陈晓敏.高职烹饪与营养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4):42
顶岗实习相关论文范本,与高职烹饪专业技能培养模式相关论文下载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