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试析高职人文教育的课程建设相关毕业论文网
本论文是一篇人文教育有关毕业论文网,关于试析高职人文教育的课程建设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人文教育及职业教育及人文素质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人文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36523;的职业知识结构、职业心理状态、就业心理预期和职业行为方式,积极应对各种就业问题,并勇于尝试不同的职业角色,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获得主体地位,成为一个协调的社会人和职业人.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人文教育的论文范例 | 大学生适用: | 自考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37 | 写作解决问题: | 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 职称论文适用: |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明确职业定位,感知对自我有意义的职业群,培养学生自主性的选择未来职业的能力.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社会、个人职业和个人生活等各方面所做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想象和期望,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职业理想是理想在职业人生中的体现,职业理想在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确定人生发展的目标,增强职业发展的动力.规划职业理想的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选择与决策技巧,把职业理想融入为社会服务的共同理想,进而实现职业生涯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二)以“适应职场”为导向开发学生的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职业人在一定的职业环境中形成的对于职业的认识、理解、情感和态度,是个人在职业问题上的心理素质与思想素质的综合,是自我意识在职业选择领域的表现.职业意识在人的职业生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影响个人职前的择业态度和择业方向,也影响着个人职后就业状况的稳定性和发展性.
职业意识教育应成为高职人文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高职人文教育要以职业意义为基础,把职业的审美性、伦理性、艺术性和社会意义等情感与价值的理解和内化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②帮助学生认同职业角色,形成对于职业的认识、理解、情感和态度.职业意识所涵盖的职业认知、态度、情感等隐性素质只有通过人文教育的熏陶感染,才能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三)以“爱岗敬业”为基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每一种职业岗位都有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和道德要求.这种以“爱岗敬业”为标志的适应性是个体职业生存状况的最基本内容.最新的调查显示,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等软实力已经成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毕业生素质,专业知识等传统指标反倒退居二线了.据统计,70%以上的企业认为,应该加强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所以,以爱岗敬业为基点,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人文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树立学生尊重职业的意识,在充分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发现职业与自我的关系,不断调整和改变自己的观念、态度、习惯与行为,以适应自己未来所选择的职业,并在今后的职业适应过程中积极地提高自己的能力结构,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只有根据现行的工作需要改变原来的职业目标和兴趣,调整心态,培养对所从事职业的敬业精神,在实践中产生对职业的热爱,才能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在职业中实现个人的价值.
构建高职人文教育课程的学习共同体
(一)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
人文教育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师是人文教育中的对话者,是协调教育行动的组织者,是学生成长经验的分享者.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体价值和主动选择.学生只有成为课程的主体,才能调动自

人文教育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这篇论文来自 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766875.html
(二)构建学生与社会企业制度文化互动的学习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对外部的客观世界发生作用,才能主动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现实,并在这一过程中改造、发展和完善人自身,因此,实践是个体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方式.人文素质的形成,是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许多人生感悟、社会体验、对自然的认识、对工作的了解、人际的交往、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人文教育由理性的知识形态变成感性的行为.职业生活作为反映个体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职业生活所拥有的体验性、互动性情境,以及对它的理解和应用,为高职人文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生动的场景,职业生活又包含着丰富的默会性人文知识,对高职人文教育培养学生职业生活经验具有重要意义.要建立学生与社会企业制度文化互动的实践学习形式,使学生在人与职业、人与社会的多重关系中具有自我建构、自我成长的平台,形成面向职业生活的人文素质.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意义在于其职业性,高职人文教育课程建设必须与高职的办学目标、培养方向等紧密联系,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突出职业教育知行合一的特点.
注释:
①陈瑞丰:《马克思实践观下高校职业理想教育》,《出国与就业》2011年第20期第167-168页
②丁继安:《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24-25页
参考文献:
[1]杨明.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策略和方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7,22(19).
[2]高宝立.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问题研究[OL].中国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http://dlib.ki..
[3]陈瑞丰.马克思实践观下高校职业理想教育[J].出国与就业,2011(20).
[4]王进,施霞.大学生职业意识现状调查及培养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9(9):69.
[5]丁继安.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24-25.
作者简介:
辜芝兰(1966—),女,江西南昌人,赣南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
人文教育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试析高职人文教育的课程建设相关毕业论文网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