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方面有关论文范文素材,与关于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流动和补充的文献综述相关论文摘要
本论文是一篇农村教师方面有关论文摘要,关于关于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流动和补充的文献综述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农村教师及农村基础教育及中小学教师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农村教师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教师流动关系着教育的稳定和兴衰.认识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的严重性和复杂性,研究教师流动的现状和原因,针对现实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立有效的教师流动模式,促进教师合理流动,以达到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
关 键 词:教师;流动;补充;综述
教师流动现象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关注和思考.从已有的文献看,关于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流动和补充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经验评价类,理论研究类,原因探讨类和对策建议类,这四类中以原因探讨类和对策建议类居多.大量的文献表明,目前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流动和补充的问题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基础不牢,高筑不稳”,办好基础教育,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而基础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农村,因此研究并解决农村地区教师流动和补充问题,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任务是刻不容缓的.
一、教师流动的定义
教师流动,指教师从一种工作状态到另一种工作状态的变化,工作状态可以根据工作岗位、工作地点、服务对象及其性质等因素来确定[1].教师流动是否合理,关键是看教师流动能否促进教师资源的充分利用与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合理的教师流动是在一定范围内教师资源的最优配置,使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2].合理的教师流动既包括有序、双向的流动,也包括教师队伍的补充和淘汰机制,反之,则为“不合理流动”.
二、教师流动的现状
(一)教师流动的方向
目前,基础阶段教师流动的方向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向,一种是教育系统内部的流动.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整个教育系统之间进行流动.这种流动是教师最普遍的流动方式,不会造成教师的流失.从流向的地域来看,一是农村地区向城镇或其他经济发达的省、市地区流动,二是从下一级学校向更高一级学校流动,三是从同类层次学校的更高行政职位流动[3],教育中的“马太效应”在这一过程中表现的十分明显,虽然这样的流动方式没有造成教师的流失,但&
农村教师方面有关论文范文素材
(二)基本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教师单向流动严重,这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而且流动的教师多是教师骨干.据2001年山东省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山东省2001年度,县镇中学调入专任教师9245人,调出8159人;农村中学调入专任教师4276人,调出6185人;县镇小学调入专任教师1335人,调出5315人;农村小学调入专任教师13721人,调出18259人;山东省仅2001年一年农村中小学专任教师减少9000多人[5].研究发现类似于山东省的如此大规模的农村教师流动在国内是屡见不鲜的,这样的不合理流动现象有如下的表现:
1从性别结构看,流失教师中大多数是女性教师.越来越多的女教师参与到流动大军之中,尤其在小学表现得非常突出.
2从年龄结构看,流动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田锐在研究中指出初中中青年教师的流动率占到了82%,小学青年教师占到了65%[6].朱殿利和牛波的调查表明31—40岁年龄段流动的可能性最大,这个年龄断的教师为了实现更高的理想报复,或为了让自己的子女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等原因,流动率很高,但是这个年龄段却是学校最不应该流动的教师,因此在农村教师中这个部分的人数萎缩势头日趋严重;而青年教师由于无家庭负担,精力充沛,对未来的期望值较大,所以流动率也很高[7].
3从职称结构看,流动的主要是高职称教师.一方面,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不用培训就可以马上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个人的高资本为这些教师的流动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各个学校通过多种办法吸引高层次的人才,这使得职称较高的教师更具有竞争力,为其的流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7].
4从学科结构看,教师所学专业是影响教师流动的主要因素.语文、数学、英语这些热门学科社会需要量大,待遇也高,所以这些学科的教师流动现象也突出.流动的初中教师在新学校的任教学科较为分散,较多的集中在数学.小学教师流动后大多任教于语、数、外三门,且这些教师在流动之前大都有任教其他学科的经历,因而在流动后对于任教什么学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进行选择[7].
三、影响教师流动的原因
为什么会造成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大量流动?对于原因的研究概括起来有个人因素、制度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管理因素、观念因素等各个方面.
(一)经济因素.笔者在文章中引用的文献基本上都显示影响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的最主要原因是教师职业经济待遇偏低和校际之间、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教师的待遇差距大.尤其是城乡教师在工资、福利以及社会保障的差异是引起农村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研究者认为教师社会地位的高低不仅与地位身份相联系,而且与财富多寡、收入高低成正比.教师虽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他和别人一样,对物质条件的需求具有“经纪人”的一面.研究证明,特别是农村教师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有效保障.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不同地区的教师之间、城市和农村教师之间的工资福利等各方面待遇产生较大的差别,再加上,在一些农村偏远地区,由于教育经费的短缺,教师工资不能足额发放,而且还经常被拖欠,使得老师生活陷于困难境地.面对这样的现状,老师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挫伤,这使得教师的流动成为了一种必然.
(二)制度因素.教师流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必然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作为人才资源的一部分,也必然遵循价值规律.市场经济的深入,教育市场会进一步细化,优秀的教师面对的是更大的市场.只有具备与之相配的薪酬和施展才能的位置才能吸引他们[8],而现行的农村教育中相当部分学校无法为其提供与之适应的薪酬和施展才华的位置,所以市场的短缺,加剧了农村骨干教师的频繁流动.柴江在研究中发现,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借助享有的一些特权对农村优秀教师强行进行抽调,以达到打造品牌学校的目的[9],这样层层“扒皮”,而又严重缺乏补充,结果造成农村基础教育需要人才却没有人才.(三)个人因素.一些研究者从教师个人因素入手寻求教师流动的解释.个人因素包括教师的年龄、教龄、性别、生理因素、专业特点、工作兴趣、个人压力等.大家都知道,适度的压力会产生动力,从而提高绩效.然而,过度的压力不仅仅会损害工作绩效,而且会使人出现“工作倦怠”.“工作倦怠与缺勤率和离职率高度相关,它损害工作绩效,带来恶劣的同事关系和家庭问题,导致个人健康水平显著下降,甚至威胁生命”[10].农村教师有着超负荷的工作量,由于农村地区幅员辽阔、班级多、学生少等客观因素,很多村小实行包班制,一位老师要包揽任教班级开设的所有课程.中学教师虽然没有这种现象,但是备课、批改作业、实验实践教学准备、教学研究、早晚自习辅导、对寄宿学生的管理等花费的时间更多.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应付各种检查、竞赛、统考,还有什么公开课、优质课、在职培训等等,不
农村教师方面有关论文范文素材,与关于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流动和补充的文献综述相关论文摘要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