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竞技体育论文范文素材,与新时期我国田径运动反兴奋剂现状相关毕业论文致谢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竞技体育毕业论文致谢,关于新时期我国田径运动反兴奋剂现状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竞技体育及体育运动及兴奋剂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竞技体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兴奋剂的使用违背了体育道德,破坏了竞技体育的公平公正,践踏了体育精神,同时也侵害了其他运动员的权益.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新时期我国田径运动项目中反兴奋剂的历程和打击力度,经过综合分析提出了加强我国反兴奋剂工作的对策.
关 键 词:田径运动;反兴奋剂;现状;对策
一、前言
长期以来,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是世界各国均无法回避的、困扰当代竞技体育的严重问题.众所周知,田径项目一直是兴奋剂泛滥的重灾区,20世纪末期,中国田径在世界赛场全面衰落,但在国内赛场上却又以全运会为周期急速反弹,创造了不少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神话”.这种只在全运会上取得大批优异成绩,而不能在国际大赛上有所表现的现象,值得人们深思.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的重点是广泛搜集、分析国外成功的反兴奋剂政策和管理措施,结合对我国反兴奋剂工作现状的调查

关于竞技体育论文范文素材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竞技体育的论文范文检索 | 大学生适用: | 学术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24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参考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参考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本人对全国不同省份的部分体校教练员、体育行政管理人员以及高校田径专家发放问卷90份(见下表),共收回问卷9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除去5份无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94.4%.在问卷调查的同时,一方面与部分教练员进行了面谈,另一方面对我国部分体育院校多年从事田径运动的专家和教授进行了专访(主要是以2009年10月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科学大会和在海南举办的第十九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为契机),从中获得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对论文的写作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三、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对我国打击兴奋剂力度和我国田径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情况进行了专家调查(如表2、表3所示),调查显示,有56%的专家认为我国打击兴奋剂的力度是很大的,还有30%的专家认为力度是比较大的,然而对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情况调查显示,有近70%的专家认为,我国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情况虽然好于以前,但还是比较严重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呢?
1.我国反兴奋剂历史进程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体坛滥用药物事件就开始成风,尽管国际奥委会从1968年起就开始在奥运会上进行兴奋剂检查,但真正引起世人对体育界兴奋剂问题的关注是从第24届奥运会开始的.24年前的汉城奥运会上,加拿大短跑名将本·约翰逊在百米赛跑中,跑出了9秒79的辉煌成绩,但可惜的是一个被兴奋剂玷污的纪录,这个成绩最终宣布作废,金牌也只得拱手让人.
我国大部分教练员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竞技体育还是一片净土,之后由于兴奋剂事件的不断发生,我国的反兴奋剂工作开始受到重视.原国家体委1985年、1987年连续颁发文件要求严格执行国际奥委会关于禁用兴奋剂的规定;1989年5月,原国家体委正式提出了针对兴奋剂问题的“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的“三严”方针;1995年10月1日开始施行的《体育法》对禁止兴奋剂有了明确规定.以《体育法》为基本依据,十多年来我国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先后制定颁布了30多项法规性文件,构成了中国反兴奋剂法律体系框架.如《国家体委关于加大反兴奋剂工作力度的意见》《关于严格禁止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行为的规定(暂行)》等,尤其是2004年3月1日,国务院《反兴奋剂条例》正式实施,对我国反兴奋剂工作进一步纳入法制化的管理轨道,对维护公平竞争的体育道德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2.新时期我国反兴奋剂的力度
我国竞技田径运动的反兴奋剂工作在21世纪初期尤其受到重视,从2001年第九届全国运动会开始,加大了反兴奋剂的工作力度,在比赛期间,兴奋剂检查数量比往年多出一倍,并对某些项目实行满额取尿的方法以增加强度.同时加大兴奋剂的处罚力度,兴奋剂检查结果呈阳性者,将按照1998年12月31日颁布的国家体育总局令第1号文件规定的最高限处罚,凡在比赛期间查出的,取消该次比赛成绩;第1次发生时给予不少于2年的停赛处罚和4000~80000元的罚款;第2次发生时给予终身停赛处罚.而在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期间,国家田径管理中心更是加大了兴奋剂处罚的力度:
(1)凡兴奋剂检查结果呈阳性者,运动员及直接责任人处以4年禁赛,这一规定的实施对于使用兴奋剂的运动员来说无疑是当头一击,因为对于一个田径运动员来说,毕竟4年的时间几乎意味着自己的黄金时段的全部运动生命,这对田径场上违禁用药行为起到了强有力的震慑作用.
(2)凡在全运会出现阳性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将不得以任何名义参加下届全运会.
(3)凡仍聘用处于禁赛处罚期的运动员辅助人员从事运动员辅助工作和体育管理工作的,将取消该单位第十一届全运会田径项目参赛资格.从以上两届全运会期间关于兴奋剂的处罚力度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国家对于反兴奋剂的决心.
然而随着竞技体育的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一些运动员在重金的诱惑下“铤而走险”,也有一些教练员思想混乱,存在着十分错误的观念,认为兴奋剂“不用不行,不用吃亏”.在2005年第十届全运会上,代表火车头体协参赛的女选手孙英杰在10000米赛后的兴奋剂检测中A瓶呈阳性反应,受到了停赛两年并罚款一万元的处罚.2006年8月,鞍山市田径学校运动队被查出有组织地给队员注射药物,45名不满18岁的小运动员就这样掉入了药罐子里,这样触目惊心的行为实在是让人忧虑.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解释专家调查所出现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反兴奋剂斗争还将是长期而艰巨的.
3.我国反兴奋剂对策研究
“服用兴奋剂是欺骗,也是走向死亡.”这是奥林匹克运动前领导人、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为兴奋剂本质作的定义.田径项目是兴奋剂泛滥的重灾区,给田径带来了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而且破坏了我国田径运动训练的环境,干扰了正常的训练竞赛秩序.新时期如何加强反兴奋剂工作,保证我国竞技田径运动整体实力在21世纪取得长足进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原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富荣2000年12月在田管中心召开的反兴奋剂大会上强调:“田管中心要总结过去10年反兴奋剂的经验,一手抓教育,一手抓查处,两手都要硬.”这为我国新时期反兴奋剂指出了努力的方向.(1)加强教育和宣传.如今,兴奋剂及这一类药物的使用已经呈现从专业运动员向业余运动员、从成年人向青少年发展的趋势.调查发现近几年来高校体育加试的兴奋剂检查结果阳性率惊人.因此,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加强对运动员的思想道德教育,认清使用兴奋剂的危害,解决兴奋剂使用者的思想根源问题是反兴奋剂工作的关键.同时应加强同教育、新闻和出版行业的合作,充分利用媒体的影响力宣传兴奋剂的危害性,开展一些富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活动,并利用教材、读本等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
(2)把反兴奋剂斗争纳入法制轨道.在加强反兴奋剂教育的同时,加紧研究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反兴奋剂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反兴奋剂法律体系.据了解,关于反兴奋剂的国家立法,在中国现阶段还非常薄弱,虽然国务院曾在2004年颁布了《反兴奋剂条例》,但这只属于行政法规,尚未上升到专门反兴奋剂法律条文的高度,对于一些服用兴奋剂的行为,目前我国只能按照行政法规来处理.因此要加强体育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海关、公安部等多部委的协调配合,对禁用物质的进出口、经销、非法交易和制造各个环节形成联动.凡涉及违禁药物使用的人员均应受到相应
关于竞技体育论文范文素材,与新时期我国田径运动反兴奋剂现状相关毕业论文致谢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