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屈原列传》教学札记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应试教育方面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屈原列传》教学札记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应试教育及语文教育及语文课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应试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苏教版选修本《史记》中选入了《屈原列传》,当读到屈原因不受重用遭遇放逐而固执地选择投江自杀时,有学生在私底下嘀咕“真傻”、“真蠢”、“有病”.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在课堂上听到类似的声音了.
孔子为宣扬自己的政治观念而徒劳地周游列国,颠沛流离;谭嗣同自愿留下慷慨赴死,“去留肝胆两昆仑”;刘和珍等爱国学生选择游行示威而牺牲;马丁·路德为黑人谋取权利而被暗杀等这些抛弃私利的选择却常常不被学生理解.
但是,学生有那样的反应,也不能不怪孩子的浅薄.这是一个应试教育发展到极致的时代的后果.原本充满人性之美,趣味横生的语文教育,变得繁琐凌乱,枯燥呆板,味同嚼蜡.教育的过程已被异化为如同大工业生产的一条流水线,个体生命则被流水线整合成统一性质,统一功能甚至统一造型的某种标准件,成为丧失个性活力和生命冲动,斫平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教育产品.有人说,我们这个时代“不差钱”,缺失的是崇高的信仰和理想.
本篇论文来自 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789064.html
陈思和说:“语文课的功能之一就是通过感性的、感情的交流,把学生心灵中美好的因素,崇高的因素都调动起来,帮助他们建立一种对生活的美好信心.”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类的精神与动物的本能区别在于,我们在繁衍后代的同时,在下一代身上留下自己的美、理想和对于崇高而美好的事物的信念.”
屈原以身殉道的行为即使不被中学生认可,至少也应该让他们理解.
一、介绍《离骚》,感受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代坚持自己价值标准的代表人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以香草暗示自己对美好高尚情操的追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他对国家民生的担心关注;“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是他的坚持执着;“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更是他洋溢着热爱祖国、忠于理想的激情.在那样一个以成败论英雄的时代,屈原是一个火把,照亮着那个时代以及所有的时代.李白有诗为证:“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二、研读课文,领悟屈原
司马迁首先叙述屈原才能
![关于《屈原列传》教学札记的本科毕业论文范文](/image.asp?http://www.5156edu.com/down/images/10-12-15/1737-2952/zmj62394.jpg
)
应试教育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综上所述,屈原形象就是一个殉道者的形象,这个“道”就是理想和信仰,就是祖国和人民,就是人格的神圣与精神的绝对纯净.
三、纵向延伸,感悟理想
古今中外这样的“傻”人“傻”事很多.苏格拉底为民主自由的理想拒绝逃往国外从容服下毒药;布鲁诺为坚持科学真知的理想宁愿被烧死在鲜花广场;文天祥为坚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想,放弃元朝的高官厚禄慷慨赴死;瞿秋白为革命拒绝屈服饮弹洒血,从容就义,年仅36岁;诗人海子伏在铁轨上殉身诗歌等他们的舍身不是怕生,不是懦弱无能,而是理想旗帜的张扬,是对生命价值的终极肯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应试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 大学生适用: | 自考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37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如何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司马迁在《屈原列传》结尾有这么一段评论:“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从传文来看,对于屈原至死不离楚国,司马迁是同情和肯定的,但是他又说屈原完全可以“以彼其材游诸侯”,如此“何国不容”,屈原又何必“而自令若是”.司马迁也对屈原一定要选择“自沉”这种解脱方式感到质疑,但是他高洁耿介的品德,奋不顾身地为正义事业和进步理想顽强奋斗的精神,不仅为封建时代的士大夫树立了榜样,而且两千年来一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景仰,已经被吸收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组成部分.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理想失去了,青春之花也便凋零了,因为理想是青春的光和热.
讲完这些学生或在点头或在沉思,“文以载道”,语文老师要做的除了知识的传播,更要做的是心灵的修复.让我们一起来做“心灵的女娲”,补一块是一块!
(杨艳梅江苏省海安县李堡中学226631)
应试教育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屈原列传》教学札记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