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教育方面论文范本,与学什么·为何学·怎样学相关论文发表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教师教育方面论文发表,关于学什么·为何学·怎样学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教师教育及音乐学及学生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教师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内容摘 要】高师西方音乐史与名作欣赏①是一门新生的课程,其课程目标的实现不仅取决于教师,也有赖于学生的配合.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思想的启发,文章试图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拟对该课程中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以怎样的信念学等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探讨,力求使学生达到乐学、爱学、会学、善学,以更好地实现该课程目标.
【关 键 词】“以学生为中心”西方音乐史与名作欣赏学习问题
众所周知,强调审美体验与尊重和理解多元音乐文化是我国新一轮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中非常突出的特点.②西方音乐史与名作欣赏是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学生的一门新型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它集理论学习与感性体验为一身,在基础音乐教育师资音乐鉴赏能力和多元音乐文化观念培养中不可或缺.但现实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影响了该课程目标的实现.其中既有该课程作为新的整合性课程带来的教学理念、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有待长期深入探讨的问题,也有因重技轻理的思想弊端,以及西方音乐这种异质音乐文化理论课程的学习难度等因素影响着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念与学习效果问题.③
笔者以为,在当前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对高师师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在该课程建设尚处探索阶段以及在反对“欧洲中心论”的后殖民语境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明确西方音乐史与名作欣赏学习目的意义,摆正学习心态,掌握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兴趣与效能感等这些看似平常却又易被忽略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受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之启发,笔者试图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拟对学生在该课程学习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引导学生明确课程的价值与意义
(一)学什么?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了该课程的学科性质、目标与学习内容.笔者将其学习的主要内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西方音乐史论方面.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了流行音乐、影视音乐和音乐剧等传统西方音乐史不曾涉及或较少涉及的内容;二是音乐鉴赏方面.与原有的《西方音乐史》相比,增强了欣赏的内容和分量;三是发展学生的研究能力、教学能力等方面的新内容.不难看出,《指导纲要》所提出的学习内容具有史论与鉴赏统一、严肃与流行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的特点,具有比较开阔的视野.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学习材料并不缺乏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或许缺少的是对学习内容的清晰描画和对学习目的有效引导.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因,对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自觉性、主动性和坚持性具有积极意义.
(二)为什么学?课程目标何在?
有人将学习目的分成三个层次,即获得、积累生存技能,自我的完善与发展及社会文化的传承.④笔者很赞同这种观点.西方音乐史与名作欣赏课程目标在本质上是人的教育,是人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学习辩证唯物史观,并尝试以“中国人的视野”(叶松荣语)来评价、审视西方音乐及其文化,完善学生有关西方音乐文化知识结构;拓宽音乐文化视野,了解西方音乐审美特征(中西方音乐比较中加以突显),提高学生的西方音乐史论修养和对西方音乐的鉴赏能力、分析能力、教学能力以及研究能力;同时,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培养良好的艺术素养,热爱艺术与生活,培养学生对音乐(含中国音乐)及音乐教育事业的深层感情和传播音乐文化的热情.
笔者以为,要想让学生领会学习目的、课程的价值与意义,让他们乐于付出学习成本,就得让学生对未来的收益有所期待.上述课程目标表明该课程可以为学生带来生存(就业)、自我完善(提高西方音乐文化修养及鉴赏能力、教学能力等方面)及文化传承(承继音乐,传播音乐)等三个不同层面的收益,它表明该课程在学生职业教育与终生教育中的意义、价值.教师应努力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他们自己的问题,该课程是他们(作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现阶段面临的不可逾越的人生之旅.学生明了这一点,才能更深层次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这种内源性学习动力(即学习主体自身产生的行为促发力)是使学生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乐学、爱学)的关键.它是“学习行为最本质、最有效的基础,希望获取知识来丰富发展自身,希望了解前人的智慧结晶以延续、创造文化,这样的学习才能有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收获与更强、更持久的动力”⑤.
有两点需要指出,一是在“反对欧洲中心论”的后殖民语境中,强化学生学习西方音乐史与名作欣赏的动因应与历史上我们出现过的“全盘西化”或排斥西方音乐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划清界限,让学生明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着尊重、学习、借鉴的心态和树立多元音乐文化理念来学习西方音乐文化.同时,应增强中西音乐文化的比较观念,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层面和视野中理解中西音乐的文化差异与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二是,师范性、发展性、开放性成为新时期高等学校音乐教师教育的重要特征,⑥应注意防止狭隘理解师范性,或者过分强调师范性,忽视学生多维发展目标,应努力使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多轨并行.
(三)教师的调控
培养学生的学习目的意识,除了言语上对未来向往的描述、引导,还可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如笔者曾让学生想象、模拟试讲音乐欣赏课及毕业后的从教情境,或请高一届的学长来到课堂分享他们的实习、找工作的亲身经历、体会.这种现身说法,同龄人的替代性经验很有说服力,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态度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在学习中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启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它是一门必修课)转变为“我要学”(基于它对个体职业发展和自我完善、传承文化有重要意义),这是使学生乐学、爱学的关键.
二、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学习的策略应与学习的内容、目标相适应,根据西方音乐史与名作欣赏三方面的学习内容、目的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
对于西方音乐史论方面的学习,可以采取如下策略:1.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从“五个W,一个H”几个方面(表1)按流派发展自制(或合作)音乐大事年表.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建立起历史的时空感.
2.遵循“总分总”的学习原则.引导学生对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概貌进行宏观认识,在持续的学习中不断深入(局部关照),最后再回到全局把握层面.
3.理性与感性的结合,加强学科的对比联系(如音乐、文学、美术等),使史论知识与具体的音响、图片、谱例结合,促进学生对史论问题的理解.
4.采用趣味识记法.如名连缀法,将西方重要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进行连缀,甚至可以加上一些其他辅助内容,进行跨时空的音乐之旅,把枯燥的常识识记变成有趣、易记;改错法,将“五个W,一个H”的内容错位,让学生找出其中的错误,巩固、加深所学知识.
在学习鉴赏方面的内容时,可对学生进行如下引导:
1.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聆听习惯,专注、投入,并想象自己是表演者、指挥者,尊重自身的感受.
2.引导学生学习鉴赏理论,了解音乐的各种表现手段及表现功能,写出表现段与表现功能的关系,在聆听时有意识地关注音乐表现手段及其对音乐情感表现的作用.
3.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在欣赏中进行积极的想象、联想.引导学生应根据感受到的各种表现要素表达自己的独特体会(即临场感受或当下体验),建构自己的欣赏体验
关于教师教育方面论文范本,与学什么·为何学·怎样学相关论文发表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