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类论文范文检索,与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相关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大学生类毕业论文范文,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大学生及法律意识及法律知识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大学生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研究和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是培养和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它对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调查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经调查发现大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是他们运用法律的能力和法律心理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学生对学校的法制教育现状不甚满意,切盼进行一定程度的法制教育改革,以此来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关 键 词: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制教育
作者简介:王晋(1975-),男,山西太谷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校办公室;马绍辉(1978-),男,吉林辉南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生处,讲师.(北京 100192)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1年度高教研究室资助(项目编号:2011GJZD0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2-0135-02
2011年,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建成,这是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道路上取得的可喜成绩,但在欣喜之余,我们更应该意识到树立宪法权威和提高民众的法律意识与法制观念的任务依然繁重.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更是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力量,因此提高高校法制教育质量,培养和增强在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就成了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含义
在论述大学生法律意识之前必须先了解法律意识的含义,大百科全书对法律意识进行了定义,“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念和态度的总称,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的权利、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法、法律制度的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法律知识),以及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1]其主要内容归结为对法律与法律现象的认识、评价和态度.由此可将大学生法律意识概括为大学生对法律与法律现象的认识、评价和态度.评价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高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一是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是大学生的法律服从与运用;三是大学生的法律心理.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资料 | 大学生适用: | 研究生论文、学位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59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参考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参考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二、调查概况
为了掌握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课题组以实证调查的方式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主要采取发放问卷的方式.课题组共向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随机发放了1000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936份,回收率达到了93.6%,以下是被访学生年级、性别、民族及专业分布情况:被访男生353人,女生583人;大一学生383人,大二学生398人,大三及研一学生155人.被访汉族学生为888人,少数民族学生人数为48人,北京生源515人,非北京生源421人.被访学生的生源地遍及北京、广西、湖南、山东等27个省市.被访学生的专业分布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测试计量、传播学等33个专业.
本篇论文网址 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804013.html
三、大学生法律意识结构现状分析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法律意识的结构进行不同的分析,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法律意识的结构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组合方
大学生类论文范文检索
1.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掌握情况
“法律知识是人们关于社会法律现象科学认识活动的结果,它是人们关于法的一般理论和法律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以及一个国家和地区现行法律的内容和特点等方面的知识的总和,法律知识是公民形成法律意识的知识和理性基础”.[2]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因此,课题组设计了9个有关法律知识的问题考察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掌握情况(见表1).
从以上的统计情况可以看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有一定的法律基础,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大部分学生的公民意识不高;第二,对《劳动法》这一与他们毕业后就业关系密切的法律了解不够,只有30.4%的学生知道最长的试用期为6个月;第三,对刑法更深层次的知识掌握的也不好,只有27.8%的人知道最低刑事责任年龄.
2.大学生的法律服从与运用情况
法律服从“是指判断一个行为是否违法或犯罪,以及在明知违法犯罪的情况下,被访者对该事件的态度和所表现出的行为,法律运用是指当被访者面对违法行为侵害其合法权利时,被访者的态度以及运用法律的途径等”.[3]课题组在法律服从与运用部分设计了5个题目(见表2).
从上述统计情况可知,只有少部分学生(总人数的11.53%)能够识别一些常见的犯罪行为,另外在知道亲友犯罪后大部分学生都能表现出积极的一面,但是对于自己权益受损,并非都能坚定的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权.
3.大学生的法律心理情况
法律心理是人们基于自身的利益需要和体验而形成的对于法的感觉、情绪、愿望和要求,是法律意识的感性阶段.它直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法律生活相联系,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表面的、直观的、感性的认识和情绪,是对法律现象的自发的、不系统的反映形式.大学生的法律心理即指大学生基于自身的利益需要和体验而形成的对于法的感觉、情绪、愿望和要求.课题组在问卷的法律心理部分设计了5个问题(见表3).
从上述统计情况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对法律持消极态度,因为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认为法大于权,仅有13%的人认为法律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样只有38.46%的人对法律有信心,但是却有72.43%的人相信执法机关.
4.大学生法律意识总体情况
大学生类论文范文检索,与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