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践教学相关论文例文,与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综合改革的背景与思路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实践教学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综合改革的背景与思路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实践教学及农业大学及现代农业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实践教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问题日益突出;同时,“两型社会”建设与全球经济一体化也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农学专业课程设置必须做出相应调整.最后,农学专业是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强是农学专业高素质人才的第一要素,必须增大实验、实践课程比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2)教学团队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其一,团队结构有待改善,主要表现在年龄结构、学缘结构不尽合理;其二,团队整体优势尚未充分发挥,部分教师科研任务繁重,教学时间和精力投入不够;其三,团队功能有待细化,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实验、实践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明确分工与协作.(3)培养模式与教学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现有的“集体授课制”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必须解决“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分离”、“教书和育人工作脱节”的问题.现有的教学方法一般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不够,不利于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现有的考核方式难以评价学生能力的强弱.(4)实践教学有待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表现在4个方面:实践教学比例须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内容须不断更新,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有待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与考核方式须进行改革.(5)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缺乏激励教师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有效监管措施、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需要完善“弹性学分制”与“第二学位制”的相关配套措施,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需要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建立与专业综合改革相配套的政策措施.三、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综合改革目标与思路
1.改革目标.为了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对农学本科人才需求的变化,实行农学专业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使农学专业在办学定位、发展规划、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实践教学与教学管理等方面得到全面优化和提升,将农学专业建设成为师资结构合理、学科力量强大、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资源共享、实验和实践条件优越、教学方式先进、教学科研相长、管理理念先进、管理制度健全的国家级示范专业,为社会输送更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能适应我国农村和社会经济发展需的应用型、学术型人才.
这篇论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81012.html
2.改革思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对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特色,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在巩固已有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开拓进取,务实创新;面向社会经济主战场,服务现代农业;夯实专业基础,丰富和提升专业内涵,优化课程体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着力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研产相结合,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强化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体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与改革.(1)专业办学定位研究:传统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现代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国内外农业及相关部门从事生产与经营、研究开发与教学、技术推广与服务、管理与决策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而当今社会形势、农业发展形势以及就业途径与形势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需求对农学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专业的办学定位也必须进行调整与更新,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2)专业发展规划研究:我校农学专业是国家二类特色专业,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同类专业以及国内重点农业院校的农学专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仍需从专业发展总体目标以及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科学研究、条件建设与预期目标上开展研究,制定出合理的发展规划.同时,还应通过广泛调研,对专业依托学科――作物学科的发展规划开展研究与论证.(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学生主要去向,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构建应用型、学术型分类培养模式;学术型采取“3+3”或“3+2+3”的本、硕或本、硕、博联通培养机制,应用型采取“3+1”校企合作培养机制.(4)课程体系改革:面向现代农业发展对应用型、学术型、复合型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调整与优化理论课、实验课、实习课和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重新确立专业主干课,构建核心课程群,对相关课程进行调整,并增设相关专业选修课程;同时,加强实验实践课程,增设素质教育课.根据分类培养的需要,构建应用型与学术型选修课程模块.(5)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主要是实施专业主干课“开放式”课堂教学,促进师生互动,注重因材施教,改革考核方式,调动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6)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保障体系包括师资队伍、实习实践基地、教材体系、教学管理等.本专业将针对体系各项内容开展研究与实践,为人才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师资队伍建设: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群,以优秀教师为带头人,走“传帮带”、“引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道路,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打造一支热爱本科教学、教学理念先进、结构合理、素质精良、团结协作的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适应于开放式课堂教学的高

关于实践教学相关论文例文
参考文献:
[1]海江波,冯炜,廖允成.农学专业多元互补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1,(12):50-52.
[2]曹凑贵,张献龙,傅廷栋.改造传统农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农业教育,2004,(1):21-23.
[3]李伟,刘春燕,王维.农学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三年实践教学为例[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0,(6):97-98,101.
[4]李晶,邹德堂,宁海龙.高等院校农学专业教学实习改革研究与实践――东北农业大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9):72-73.
[5]李晶,宁海龙,王敬国,唐鑫华.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农业教育研究,2011,(1):17-18.
[6]宁海龙,邹德堂,唐鑫华,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1,(5):43-45.
[7]宁海龙,李文霞,唐鑫华.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保障[J].高等农业教育,2010,(12):56-58.
[8]宁海龙,李文霞,唐鑫华.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9):85-86.
[9]王守义,王建华,郭风法.农学专业实习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5,(4)
关于实践教学相关论文例文,与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综合改革的背景与思路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