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类论文范本,与民国时期陕西回族初等教育相关本科毕业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初等教育类本科毕业论文,关于民国时期陕西回族初等教育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初等教育及民国及学校教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初等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民国时期,陕西回族初等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回族初等教育可以分为回族教学教育、回族女子初等教育和陕甘宁边区的回族初等教育这三种类型.这个时期的陕西回族初等教育在陕甘宁边区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作用下与国统区的回族初等教育有明显的对比,可以对民国时期陕西回族初等教育的发展脉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关 键 词:民国;陕西回族;初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K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6-0130-02
初等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始基,也是人生应受的最初步的学校教育[1].初等教育,是正式教育的肇始,也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民国成立以后,西北回族初等教育有较大的发展.但陕西回族教育与其他西北地区来说发展来说相对缓慢一些.“五四”运动后,“教育救国”的主张深入人心.这种变革教育的思潮也涌进了回族社会.在北平等地率先创办回民学堂后,陕西回族教育中也出现了回民新式学校.国民政府成立以后,一直提倡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也制定了一些列的边疆教育政策,促进了边疆地区回族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提高.中国共产党和陕甘宁边区政府一直对少数民族的教育非常重视.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回族教育政策,对扩大统一战线、民族团结和回族自身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篇论文来源: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830726.html
陕西作为中国大西北的门户,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是伊斯兰教传入最早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回族重要聚居区之一.了解民国时期陕西回族初等教育的发展,有助于深入了解民国时期陕西回族在新思潮的影响下,社会的变革中,新与旧的碰撞下,自身是如何进步的.
一、陕西回族小学教育
民国时期中央政府的回族政策是与整个的文化政策相一致的,同时也是其他民族宗教政策的具体表现,而民国各种政权的民族宗教政策都是以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民族政策为主要依据.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民政府也是根据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民族政策制定的边疆民族政策,并制定了一系列边境教育政策为其党化政治服务[2]228.
民国时期,陕西省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回族)主要聚居在西安、汉中、安康、宝鸡等城市及镇安、宁陕的部分山村.在近代新思潮的影响下,回族自身意识的觉醒,一些有识之士曾先后办起了一些民族小学,让本民族的子女便于学习.民国元年(1912),南郑县塔儿巷初等小学由塔儿巷回民义学改办.当时有教员2人,学生30名.民国二十四年(1935)改名为南郑县私立清真小学,由南郑县三个清真寺选出校董事11人,沙品山为董事长,马云程任副董事长兼校长.由于回族群众的积极响应,为此增修教室三座,并扩大了操场,学生发展到130余人(回民占90%),班级扩大到四个,有教职员六人.民国七年(1918)前后,西安市回族中的有识之士乌日璋、冯瑞生、韩子元、孙锦云等人在清真寺经堂教育的基础上举办义学,讲授汉语、阿拉伯语、经学和回族礼仪等.民国二十一年(1932)十月,由原陕西省教育厅在城隍庙后街建立回民坊内第一所完全小学,命名为陕西省立第一实验小学,招生99人,回、满兼收.次年改名为陕西省立第二实验小学.民国二十三年(1934)更名为陕西省立西安西仓门小学,有八个教学班,427名学生.民国二十五年(1936),由西安市粮食同业工会筹资,利用大麦市街火神庙旧址创办的初级小学——西安私立培本小学.惠光如为董事长.校长由粮食同业工会委派.时有学生百余人,教员五人.民国二十五年(1936),政府接收原小皮院清真寺义学,并借助大皮院两广会馆创办,名为长安县复兴初级小学,后改为长安县立复兴初级小学.民国二十七年(1938),程正光出资800余银圆,购买了大小学习巷清真寺平房数间,创建私立正光回民小学.该校分为高、低两个年级,重视学生全面培养.民国二十九年(1940)因日寇空袭西安回民地区,被迫停.民国二十八年(1939),日寇入侵中原,花园口决堤.中原人民扶老携幼逃往西安.在阿訇王明德和马玉山的带领下,依靠回民“
初等教育类论文范本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初等教育的文章 | 大学生适用: | 在职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92 | 写作解决问题: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 职称论文适用: |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免费选题 |
二、陕西回族女子初等教育
陕西尤其是回族聚居的偏远山区,回族女孩与封建社会的汉族女子一样,循规蹈矩,收敛言行,更不能与男人们混杂一起.因此,回族女孩大都被拒之校门外,90%以上的回族女子沦为文盲.这是回族女童随年龄增长而辍学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早婚的习俗也是影响回族女童继续深造的一大障碍.
伊斯兰教对妇女的态度,较之古代宗教与文化,有历史性的进步,虽然伊斯兰家仍然规定了妇女的低下地位[4],但在《古兰经》中大量经文都表明在许多方面,妇女和男子负有同样的责任,享有同样的权利.在精神地位方面,女子同男子一样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都有追求知识,包括宗教知识和一切个人、民族和社会有益的科学文化的权利[5]164.可以看出,在伊斯兰教中,在受教育权利方面,男女是完全平等的.近代回族新式教育的举办与发展在中国回族历程中翻开了新的一页.新式回族教育也成为这个民国时期回族教育的重要一环.并且在民主思潮的影响下,女性解放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回族女性也在时代的大潮流中得到了一定的解放.
初等教育类论文范本,与民国时期陕西回族初等教育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