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类有关论文范文,与意会普桑2016年第8期相关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本论文是一篇美术学类有关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意会普桑2016年第8期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美术学及学习法律及绘画艺术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美术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法国在战乱中度过了16世纪,因此文艺复兴运动远不及意大利和尼德兰那样兴盛.17世纪之后,国家取得统一加强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经济和文化也进一步繁荣,法国逐步成为欧洲的文化艺术中心,取代了意大利的领衔地位.但法国在艺术上始终是追随意大利人的脚步的,很多有成就的画家都受到过意大利美术的影响和启迪,风格、思潮和流派,都与意大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外,法国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尼德兰与荷兰的影响,本民族的艺术传统与外来艺术的融合,逐步成就了法兰西的中心地位.法国人称17世纪为“伟大的世纪”,是充满了光荣与梦想,取得了伟大成就的黄金时代.
普桑(1594—1665年)出生在法国西部诺曼底的莱桑德利,是学院派的先驱,法兰西17世纪最伟大的古典主义画家之一.其父让·普桑是皇家陆军的退役军官,家境一般.普桑是独子,父母希望他学习法律,可普桑从小就爱好艺术,年少时受到一名叫昆廷·瓦连的画家的支持和鼓励.后来去了巴黎,结识了拉勒芒和迪南·艾勒,并且结识了负责保管国王艺术珍藏的亚历山大·库图瓦,欣赏了很多艺术名作,开拓了思想和眼界.
1621年的春天,普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罗马,悉心研究了古希腊、罗马以及拉斐尔的作品,而这也是他成为古典主义时期杰出大师的关键所在.在向古希腊致敬的同时,他的艺术思想也开始成熟,并且终其一生恪守着这一理念:必须选择高贵的内容,而不能接受画匠们的那一套.为了使画家显示他的精神与勤劳,作品必须选择所能接受的最优秀的形式(普桑于1665年写于罗马的“致德·尚伯里先生”的信).而普桑理念中的“最优秀的形式”在信中曾论及:那些可尊敬的古代希腊人,世间美好事物的创造者,通过运用他们设计出来的各种样式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实际上,“样式”这个词意味着我们创造过程中所奉行的比例、尺度和形式.它不允许超越,它迫使我们着手于一切事情时,要奉行某种标准和有所节制,因而这种标准和节制不是别的,而是某种手法和固定的程序,以及使事物在本质上保存自己的手段.所以,普桑注定不太可能描绘现实,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复杂感受,他从《圣经》故事与神话传说中取材,追求崇高、庄严和肃穆,以情节制胜,高度理性.1628年,在红衣主教法西斯克·巴贝里尼的推荐下,普桑为圣彼得大教堂创作了祭坛画《圣伊拉斯莫斯的殉教》,获得了巨大声誉.他性格沉静、为人耿直,这种具有“崇高风格”的题材暗合了他的内心,他不像卡拉瓦乔和伦勃朗那样直接描绘和抨击社会,他甚至说卡拉瓦乔是“生来为了毁灭绘画艺术的恶徒”
美术学类有关论文范文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美术学类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专科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27 | 写作解决问题: | 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经典题目 |
《阿卡迪亚牧人》是普桑古典主义风格最完美的体现.阿卡迪亚是古希腊传说中世外桃源式的乐土,那里蓝天明净,白云如花朵般开放,葱茏的绿地弥漫着静谧之美.有3个牧民经过这个美丽的地方,突然发现一块墓碑,于是他们驻足辨认墓碑上的碑文.其中一位年轻人认出其含义是“即使在这美好的地方也有死神”.画中的那位美丽女子,典雅端庄,是画家有意配置的一个寓意形象,她是象征美好人生和永恒自然的化身.
这幅画具有典型的哲理性和象征寓意性,画中情境淡定从容,但人物彼此之间的呼应和表情又不禁使人产生对人生的疑虑和哀伤,低首回想之间,坚定对于人生的信念.试想,阿卡迪亚这么美丽的地方也有死亡,但又何足惧怕?毕竟这儿是人生的乐土.画家是用艺术形象呼唤人类的良知.普桑曾说过:“正是在这种沉思中,人们才能在命运的打击下站得稳定和不屈.”在这幅画的境界中没有死亡的恐惧,呈现的是一片祥和与宁静.
画中人物组合看似漫不经心,其实匠心独运,是画家苦心经营而得.画面稳定、均衡,人物之间的姿态、动作、神情彼此呼应,衣褶的卷曲飘动合乎古典规范,优美而典雅.色彩的冷暖对比清新和谐,呈现出一种明净简约而又对比鲜明的美感.牧女的形象优雅贤淑,气质高贵,金黄色的上衣手感柔软,色泽明丽,打破了画面沉重的色调,画面因而具有清新美好的氛围.大气流淌,白云飘忽,笔触松动,湛蓝的天宇与赭色的大地混融一体,如此浩荡而明净.静凝而沉重的墓碑虽然昭示着人生无奈的结局,但这一切又是如此的平静与自然.整幅画面具有崇高、庄重、幽静与和谐的美感,切合普桑的绘画标准——应该描写“高贵庄严”的行为,要合乎逻辑;绘画要追求普遍和典型的东西,影响人的心智更重于影响人的感官;色彩勿太炽烈,动态和构图勿过紧张.应使观者从姿态中确切地“读”出每个人的情感,说出事件的原委.所以说这幅画是普桑的典范之作,从最大层面上实现了画家的理想——以朴实无华的写实技巧,细腻地表现了平凡的真理,唤起人们对人生深深的思考与回味.
作为法兰西17世纪最伟大的古典主义画家之一,普桑的作品为后来的学院派奉为圭皋,他虽然崇尚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艺术精神,但在创作中始终倾注了富有个性与情感的人文之美.而学院派在逐步的完善中将普桑的绘画理念程式化,失去了最初对于绘画的诚意.在学院里,古典主义被确立为学院的规范和标准,勒·布朗提倡“伟大的风格”,即路易十四时代风格,他在普桑的基础上形成了系统的艺术观点、教学体系和方法,它的核心仍然是古典主义,借以歌颂和美化路易十四时代的王权.“古典主义”源于拉丁文“典范”之意,其哲学基础是笛卡尔倡导的“唯理论”,他认为理性高于一切,理性是真正知识的唯一源泉,理性是真理的标准,在艺术创作中反对进行想象,不承认自然是艺术创作的对象,否认经验在认识和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必要性,导致了艺术走向了没有具体内容的纯粹抽象的境地.
本文url 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892073.html
然而,无论学院派走向何种窠臼,普桑永远是欧洲古典主义时期最光辉的代表,他的作品穿越时空,在各种艺术观念与风格流派甚嚣尘上的当下,他对于绘画审美品格的坚守与古典主义艺术理念依然绽放着动人的魅力.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生
(责任编辑:王敏)
美术学类有关论文范文,与意会普桑2016年第8期相关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