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教学— 范文

关于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例文,与高职软件技术专业“项目教学+水平考试”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相关论文格式模板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可持续发展论文格式模板,关于高职软件技术专业“项目教学+水平考试”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可持续发展及计算机类及教学法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可持续发展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文章通过对当前高职和本科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了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项目教学+水平考试”的新模式,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应用,证明了该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是成功的,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 键 词]高职项目教学水平考试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聂晶(1975-),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高职教育管理.(广西南宁530008)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2011年A类课题“项目教学+水平考试——高职信息类专业优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1JGA206)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8-0115-02

从总体上来看,本科院校通常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突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样在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构建方面存在不足,自然会造成毕业生专业领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强.文章以用人单位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能力结构分析为起点,对比分析了本科和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典型培养模式的异同点,把两种类型的培养模式很好地结合,创新性地提出了“项目教学+水平考试”新模式,更适合当今高职院校对软件技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验证,探索了该人才培养模式应用的可行性,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可持续发展学术论文撰写
播放:33576次 评论:5076人

一、软件企业急需的人才能力结构分析

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执行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是软件企业需要的人才所要具有的能力.其中学习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是专业技术岗位最关心的能力素质,即要求专业技术人员要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能快速掌握新知识,并强调个人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它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实践能力和执行能力体现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动手能力水平.团队协作能力则体现专业技术人员快速融入团队,适应企业文化,顺利实现个人发展与企业壮大的良好结合能力.要培养出合格的软件技术专业人才,自然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必须针对软件技术专业特点,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模式和教学实施等诸多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和实践,实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与本科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

1.典型本科软件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我们选取了三个典型的本科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分别是华中科技大学模式、南京大学模式和浙江大学模式.(1)华中科技大学模式.在“大一和大二阶段,强调宽口径、厚基础、重素质;在大三和大四阶段,突出个性发展,专业基础扎实,学科交叉”的培养方案,以理论教学为引导,继而以实践教学为主导,通过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不断提升学生理论水平,以此来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优秀软件技术专业人才.(2)南京大学模式.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为培养优秀软件工程人才,将课程体系设计分解为三个阶段,即基础知识教学阶段、专业技能教学阶段、工程实习教学阶段.为促进教学效果,专业课全部采用双语教学,并要求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60%.学院还在四年级设置学生综合能力测试,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进行考核,作为学生进入第三阶段教学的门槛.(3)浙江大学模式.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根据社会需求,经过近4年的探索,浙江大学在培养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方向上,确立了应用型创新人才“2l1”培养模式.即把大学4年分成3个阶段:用2年时间学习数学、外语及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用1年时间学习计算机专业课程;最后用1年的时间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让学生在打下扎实基础的前提下,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与锻炼,在实践中提高分析、设计和编程的能力.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本科院校在培养优秀软件专业人才时,都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纵向来看,坚持了先理论后实践,二者并重的理念.从教学时数来看,理论和实践各占50%左右.该模式称为当前本科院校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进入高年级后,学生通过实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将原理和思想通过程序、系统实现,从而加深了理论体系的构建.如此“理论—实践—再理论”的循环,升华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实践的能用能力,同时让他们具备了“理论指导实践创新”的可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进一

关于高职软件技术专业“项目教学+水平考试”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的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例文
步增强.

2.当前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普遍比较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典型模式有“3+1+2”的人才培养模式、“T”型人才培养模式、双证模式等.(1)“3+1+2”的人才培养模式.即3学期(学校)+1学期(实训中心)+2学期(企业),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际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主体培养对接.(2)“T”型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计算机类专业“T”型人才培养模式中:“T”上面的一横表示学生向相邻岗位迁移的能力,可称为拓展能力.“T”下面的一竖表示学生针对某个岗位的专业能力,可称为岗位能力.由于计算机类专业的特点,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同时具备这两种能力.(3)“双证”模式.社会发展要求高职学生要具有“双证”,既具有标志学历的毕业证书,又具有代表掌握一定技能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高职院校要把“双证”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实施,把专业资格认证与技能培养紧密结合.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传统培养模式的困难在于学生入学时能力素质结构普遍偏低、培养时间短,但又希望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于是只能不断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理论体系的培养有所欠缺,导致毕业生在“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等方面相对不足.毕业生能够较好地就业,但在工作岗位中缺乏大项目、系统及复杂工程的统领能力和把控能力,在专业领域较难“持续发展”.从总体学时分配上来看,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比例约为3∶7.

三、“项目教学+水平考试”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1.项目教学.项目教学是高职软件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种成功探索,其目的在于通过引入企业标准,将企业项目引入课堂,以项目为纽带加强学校和企业在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等各方面的深度合作,通过对真实项目的有效训练来培养学生的项目开发能力和职业能力,从而达到软件技术专业学生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素质.比如,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以校企联合成立的“计算机应用研究所”为孵化器,将企业真实项目整合为项目教学资源,通过校企共建“四位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和项目教学团队,以项目开发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项目教学模式如图所示.

通过实施项目教学,有效解决了在“工学结合”背景下进行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兼职教师聘请、科技服务、实训基地建设、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等工作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2.水平考试.水平考试,即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的简称,考试项目大纲以本科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知识体系为蓝本,测试应试者“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同时测试应试者在软件项目经验和分析设计等方面的能力.

3.“项目教学+水平考试”人才培养模式.高职学生普遍具有形象思维较好,但逻辑分析能力稍显不足的特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先实践再以辅导形式来进行理论体系的构建.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他们从实践过程和结果中获得了丰富的信息,以此来加深对原理、思想的领会和应用.与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培养模式相比较,这种模式走的是一条先实践能力培养,结合理论水平培训的道路.这里的“培养”和“培训”强调的是侧重

1 2

关于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例文,与高职软件技术专业“项目教学+水平考试”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相关论文格式模板参考文献资料: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网

小学美术教学课件

小学教师家访论文

高三数学复习教学论文

教学 期刊

教师高级职称论文要求

教改论文 投稿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获奖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故事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项目教学+水平考试”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