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图书馆方面论文范文集,与关注学术中的国际学生体验相关论文下载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图书馆方面论文下载,关于关注学术中的国际学生体验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图书馆及诚信教育及学术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图书馆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2013年10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国际办公室组织了一场主题为“学术诚信与学术成功的国际学生体验”的工作坊,此次会议旨在加强国际学生的学术诚信教育,为国际学生的学术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与服务.文章对工作坊的讨论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分析,以期为我国高校国际交流部门的工作提供借鉴.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图书馆的论文范本 | 大学生适用: | 学位论文、学年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98 | 写作解决问题: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 职称论文适用: |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关 键 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作坊;国际学生;学术诚信
2013年10月29日,我参加了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国际办公室(BerkeleyInternationalOffice,BIO)组织的一场“工作坊”(Workshop),主题为“理解文化情境:有关学术诚信与学术成功的国际学生体验”(UnderstandingCulturalContext:TheInternationalStudentExperiencewithAcademicIntegrityandSuccess).参会人员来自国际办公室、图书馆、教与学中心①、申诉办公室②等相关行政和服务部门.我参加该会议的目的一是想了解作为具有世界声誉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各部门如何提升国际学生的学习体验;二是这种以围绕特定主题和跨部门研讨为特征的“工作坊”对我而言还是比较新鲜的体验,我也想对会议的组织流程一探究竟.
一、学术诚信的界定与讨论框架
众所周知,学术诚信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得以持续发展进步的基本伦理.美国的高等教育素以恪守严格的学术诚信标准著称,绝大多数的大学都制定了校内的学术诚信政策,对于学术不端行为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尽管如此,大学生作弊的现象还是较为普遍,对于考试欺诈和论文剽窃的报道屡见不鲜,其中部分也涉及国际学生.正如其主题“学术诚信与学术成功”,本次工作坊的目的是在一个跨文化的情境下,加强针对国际学生的学术诚信教育,同时也为国际学生的学术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与服务.从学校管理与服务的角度来说,这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工作坊开始后,主持人、国际办公室负责学生服务事务的主任助理瑞贝卡(RebaccaSablo)首先向参会者提问:“提到学术诚信,你会想到什么?”并逐一把大家给出的答案写在白板上,内容包括:考试不作弊、诚实、注明出处、追求原创性的工作等.继而,她将“学术诚信”的界定交给了来自教学中心的高级顾问理查德(RichardFreishtat).理查德指出,当前大学在学术诚信的建设上,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往往重惩罚而轻预防.要建设更加健康且有活力的学术共同体,关键在于整合学术诚信教育与课程体系,并将其渗透到日常的教学环节中,正确引导学生做一名诚实守信的公民.理查德展示了有关“学术诚信”的网络页面――由于不同的学校对学术诚信的定义不一样,作为管理服务部门,首先要让师生清楚地了解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如何定义学术诚信.同时,该网页还根据学术活动开展的不同情境(教师开展课内指导、课外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三种针对性的资源:包括教师如何在教学大纲中强调学术诚信、如何引导学生借助图书馆的资源和导航正确地引用、如何与学生就引起学术不端的原因及如何克服进行讨论.他还提到了一个旨在贯彻和维护学术诚信的工作组③,其涉及学校的多个行政和服务部门,除前面提到的参会机构外,还包括体育特长生学习中心(AthleticStudyCenter)、大学进修推广部(UniversityExtension)、加州大学荣誉规则委员会(ASUCHonurCodeImplementationCommittee)、学生学习中心(StudentLearningCenter)等,此外还涉及主管教学的副教务长.这是一个分工协作、联系广泛的网络,从中我们可以了解该校的学术与行政部门如何承担起各自的责任.例如,教学中心的责任,就在于为师生介绍学术诚信的基本要求,提供相应的指导和信息资源.在此过程中,如果涉及与国际学生的沟通,则可以向国际办公室寻求协助.较严重的作弊或剽窃行为,则交由学生行为中心(CenterofStudentConduct)处理.理查德始终强调,一个完善的、预防与惩罚并重的学术诚信体系,有赖于学校各部门在不同环节中持续地向学生传达学术诚信的信息.
理查德的开场报告类似于论文的理论建构部分,为后面的讨论划定了界线.他首先界定了“学术诚信”,这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师生共同体达成一致且必须遵守的准则,无论是本国学生还是外国学生,在学术规范方面一视同仁.他也强调,良性的学术伦理体系建设在实践中往往会转化为复杂的工作,应该避免将复杂的情况简单化.寻求情境化的处理方式,正是这场会议的关键所在.
随后,瑞贝卡从国际办公室的视野出发,将有关“规范”的问题引入现实情境.她向参会者提供了一组有关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国际学生情况的基础数据.截至2013年9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国际学生人数为5645人,其中按照学生来源地划分的前三位分别是中国(1568人)、韩国(840人)和印度(487人).从地区来看,由于该校位于美国西海岸,来自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学生仍然在国际学生中占较大比重,达到3455人.瑞贝卡用这一组数据提示参会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学生构成上将继续保持较强的国际化色彩,要更好地提升学校的学术诚信,就应该在标准化的制度、流程之外,注重多元文化情境下的问题处理.为加以说明,她引入了多组对立的概念,这些概念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学习态度与模式.她强调,所有文化都不能简单地归为其中某一类,也不能泾渭分明地划分美国和非美国的学习模式.这个模型只是提示我们要注意文化差异的存在,当一个留学生进入异国学术环境时,他/她面对的不仅是新的语言和新的资料,也面对着对他/她而言全然不同的上课方式.她列举的对立概念包括:批判性的思考-机械性的记忆,学生主导的课堂-教师主导的课堂,竞争-合作,注重原创-强调传统;注重个人-注重团体.
二、学生眼中的文化与学术差异瑞贝卡表示,大量的经验事实表明,这些不同的学习习惯与模式是一种客观存在.在许多情况下,这种差异是由学生接受教育的文化和学术背景造成的.由此,会议引向下一个环节――从学生视角看文化与学术的差异.国际办公室邀请了三名留学生到现场进行经验分享,试图透过国际学生的眼睛来审视学校的学术生活.下面择要介绍:
学生A来自中国大陆,曾在新加坡接受中学教育,目前为该校的大一学生.他认为,在伯克利他感受到无所不在的压力,身边的同学都非常出色,而机会毕竟有限,因此每个人都全力以赴.尽管亚洲的学生通常被认为更能适应竞争激烈的教育,但学校迥异的教育模式、崭新的留学环境,同样会给国际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例如,长期以来,A已经习惯于亚洲教育通常采用的评分方式,比如,百分制的分数能够直接反映出考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从而激励考生更加努力,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成绩评定所采取的曲线分布(GradeonCurve)方式则会根据考试难易程度、同学的表现而波动,更多地反映出A在同学中的相对位置,这反让他觉得不太适应.对于教授的“办公时间”(OfficeHour)制度,初来乍到的学生也有些
关于图书馆方面论文范文集,与关注学术中的国际学生体验相关论文下载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