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学教育论文范文文献,与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的分类比较相关毕业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医学教育毕业论文,关于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的分类比较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医学教育及科学教育及自然科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医学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会少,分配到别的单位的将通过随函、跟踪等方式要求接受单位给予安排.该校认为这样有点变相地把学制延长了.该模式的主要优势是对学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教育较好,科研能力训练很强,学生具有较强的医学科学研究能力.不足之处是医预教育偏重理工科基础,对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关注不足,科研训练时间相对过长,临床能力训练有些不足.
(五)研究生培养制度嫁接模式
该模式在培养过程的后期采取两种方式,一些学生参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仅安排了二级学科培养,另一些学生参照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安排了科研训练.采用此模式的有2所院校,年招生200人,占12所院校招生数的19.4%,截至2012年年底都有1届毕业生.培养过程的安排为2年的医预教育,2年的基础医学教育,4年的临床医学教育.2所院校未来的改革取向是专业学位制度嫁接模式.
主要特征包括:(1)培养过程的后期安排采取两种方式,即科研加强型(传统型)和临床加强型,学生的临床和科研训练有强有弱.科研加强型后期进行0.5-1年的科研训练,剩下的时间进行二级学科培养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加强型进行2年的二级学科培养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样的安排主要是由于学校的教学管理负责人与部分导师对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理解不一致.教学管理负责人倾向于按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来设计和实施八年制医学教育,在学程的后期为学生安排二级学科培养.但一些导师倾向于采取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方式,也就是对学生的培养以科研训练为主,学生迫于就业等压力也会认同导师的一些安排.学校的教学管理负责人称,“最麻烦的是导师对八年制的认定,导师的理解出现两种极端,有的认为应加强临床技能,有的却(认为应该)与其他博士等同培养.等我们倾向于临床加强型,对传统型,留校需要从头轮转,而对临床加强型,毕业后认他们2年(承认学生完成了2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希望促进学生和导师采取临床加强型培养.导师的阻力比较大.学生有两方面的意见.他们认为采取临床加强型可以节约时间,因为在我们省,学生只有拿到(住院医师)第一阶段培训合格证书才能晋升主治医师,那么与同一个年级学生相比,临床加强型虽然苦一些,不过至少可以比别人节约1年的时间.但另一方面学生也有顾虑,因为(二级学科培养时)学生需要在外面转,与导师所在科室不熟悉,留校时要与其他博士竞争,不一定占优势,而且在发文章等的时间投入上会受影响.从就业来看学生也是很矛盾的.这几届,我们是让学生与导师自己商量采用何种模式,大多数还是采用传统型.”(2)医预教育时间不长,仅有2年时间,而且2年中还安排了一些医学课程.其特点与专业学位制度嫁接模式相同,在此不赘述.两校的受访者都称其未来改革会将医学课程提前,实际上压缩了医预教育的时间.
该模式的优缺点与专业学位制度嫁接模式比较相似,主要优势是学生的临床专业能力培训相对较好,学生至少有1年的二级学科培养,如果专业对口,就业后一般能很快进人角色,比较受用人单位欢迎.不足之处是对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欠佳,学生的临床通科能力和临床基本能力的培养不够强,学生所受的科研训练差异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医学教育的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学位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80 | 写作解决问题: | 毕业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 职称论文适用: |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毕业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四、结语
综上,5种模式各有特点.要是培养普通临床医生,5种模式都达到了要求,都给了学生必要的、基本的教育和训练,但要达到培养拔尖创新医学人才的要求,尚有差距.2012年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下发了两个文件,即教高[2012]6号和教高[2012]7号,其中均对长学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明确意见:要求加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教育,为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宽厚的基础,改革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建立导师制,强化临床能力培养,提升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促进医教研结合,培养医学生临床诊疗和科研创新的潜质,推动培养过程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医学生的国际视野,为培养高层次、国际化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从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现行八年制培养模式至少在3个方面有欠缺.(1)学生全面发展的宽厚基础较难奠定.各校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基本都以医预教育为主,但医预教育要么时间偏短,要么以自然科学教育为主,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不足.这不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修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宽厚的基础.虽然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弱化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是普遍的,在长学制医学教育中也是存在的,但作为培养拔尖创新医学人才的八年制医学教育,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弱化就会显得更严重.(2)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和临床思维能力的提升面临困难.各校都很重视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但对临床能力的内涵及其培养方式并没有达成一致看法.笔者认为临床能力包括临床基本能力和临床专业能力,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临床基本能力是学生无论从事何种专业都需要的能力,是学校教育重点培养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检查项目选择和判读、医疗文书书写、临床思维与批判性思维、临床基本操作等能力.临床专业能力更多的是一些临床专业技能,比如某类疾病的治疗能力、某类手术的操作能力,这些能力更多的是通过毕业后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行培养.目前多数院校和学生更关注的是临床专业能力,设置并延长类似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二级学科培养就是明证,对临床基本能力尤其是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关注不足.有研究对某校八年制学生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就发现,学生的病例分析能力相对较差,客观地反映了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欠缺.(3)学生科研创新潜质的形成困难重重.一些学校没有安排科研训练或者安排了科研训练但效果难保障,学生课余参加科研训练的目的更多的是增加就业的砝码,对成果的关注胜于对过程的关注,这些较难使学生养成科研的意识、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具备基本的科研思维和能力,也就很难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潜质.
本篇论文转载于: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95963.html
因此,建议实施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院校:(1)关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医预教育以2年及以上为佳,除增加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外,需要注重隐形课程,尤其是综合性大学的熏陶;(2)关注学生科研创新潜质的培养,可以像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一样单列课程进行科研训练,置于基础医学教育和临床教育前期,核心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养成科研的意识,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具备基本的科研思维和能力;(3)重点关注学生临床基本能力的培养,建议增加通科轮转到2年左右,同时进行必要的临床专业能力训练,在临毕业前安排3-6个月的二级学科培养.
同时,建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1)出台适宜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培养要求和学位授予标准,使八年制实施院校有章可循;(2)改革住院医师培训制度,使作为毕业后教育的住院医师培训与作为在校教育的高等医学教育相互独立、职责明确,前者重在毕业生的临床经验积累和临床专业技能的培训,后者重在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培养必要的能力、具备发展的潜力;(3)改革专业学位培养制度,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不再集中于临床轮转,而是弥补他们本科教育阶段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不足以及为了研究生备考而耽误的本科培养环节.
关于医学教育论文范文文献,与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的分类比较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