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与《辛亥革命》教学设计相关论文例文
本论文是一篇教学反思类中学教学的论文,关于《辛亥革命》教学设计相关本科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教学反思及同盟会及约法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教学反思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一、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考纲]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013年江苏高考)
了解兴中会成立,同盟会成立;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013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教学反思的论文范本 | 大学生适用: | 专科论文、学院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73 | 写作解决问题: | 怎么撰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 职称论文适用: |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怎么撰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知识与能力](1)识记兴中会、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爆发,中华民国成立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等基本史实.(2)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时代背景及其失败的必然性.探究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1)展示材料,制作图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辛亥革命的时代背景.(2)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学习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辛亥革命烈士、孙中山等愈挫愈勇的精神,树立学生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2)通过学习《临时约法》的内容和原则,理解“法为国根,民为邦本”的理念.(3)通过探究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理解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辛亥革命的爆发的背景、评价;《临时约法》;难点: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第四课.近代以来,在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辛亥革命是社会矛盾激化、内忧外患的必然结果,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顶峰,但由于中国的具体国情,资产阶级并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因此,辛亥革命的产生和失败都是历史的必然.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师生互动
温故知新提问: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鸦片战争后,面对接连的内忧外患,地主阶级发起了怎样的自救运动?农民阶级发起了怎样的爱国运动?3、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主要内容?影响?4、《马关条约》的签订,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同时也唤醒了更多的中国人的觉醒,例如,以康有为为首的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派通过光绪帝进行了什么改革?农民阶级发起了怎样的反帝爱国运动?结果如何?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回答:1、1840年鸦片战争.2、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师夷长技以制夷;太平天国运动―反帝反封建.3、《马关条约》;割地、赔款、通商、开厂;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4、百日维新;义和团运动;结果都失败了.
导入呈现《辛亥革命》剧照,孙中山弃医从政等材料.提问:辛亥革命的含义是什么?教师简介:广义的辛亥革命和狭义的辛亥革命.引导学生制作“时光轴”.
展示学习目标1、了解兴中会、同盟会的成立.2、掌握武昌起义.3、理解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正确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生朗读.
一、山雨欲来风满楼(背景篇)阅读课本子目一,结合[学思之窗]探究: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呈现表格,教师提供多角度的背景分析维度:根本、经济、阶级、思想、组织、军事、直接原因.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寻找兴中会、同盟会的相关内容:时间、地点、主张、机关刊物、意义.注意两者性质的区别: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盟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提供的分析维度总结得出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1)根本: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反动卖国;(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3)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壮大;(4)思想: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5)组织:兴中会、同盟会的创立;(6)军事:一系列的起义和斗争;(7)直接:保路运动、湖北新军的特殊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因素是辛亥革命发生的必然性?哪些为其发生提供了可能性?继而得出结论: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历史的必然.
二、惊天动地普春秋(过程篇)PPT呈现动态文字+音效,简述武昌起义的经过,渲染革命的气氛.呈现地图,展示革命势力的发展.
引导学生总结武昌起义的影响: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
四、青史凭谁判是非(评价篇)探究:辛亥革命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呈现材料、图片,由学生回答应该如何评价,并要求学生找出各自的依据,使学生牢固树立“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意识.联系一战由教师提供明确的评价路径:1、社会性质、革命任务2、政治制度、生产力发展、社会意识、风俗习惯提供以下材料:1、民国建立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人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倡盛等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际反映的是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晴民国卷》2、从1912至1919年,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以上,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448马力,1918年为82750马力,约增长了一倍.――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3、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巩固练习1、提问,武昌起义为何能迅速取得成功?2、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因为它( )A、成立时间最早B、实现了所以革命团体的大联合C、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D、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化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际意义在于( )A、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B、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确立了民主共和国的制度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
教学反思类论文例文
本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jiaoxue/dwhyjx/402325.html
五、板书设计
第13课 辛亥革命
一、背景必然性可能性
二、爆发:武昌起义
三、成果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四、评价
1.性质
2.功绩
3.局限性
六、教学反思
本课的内容,学生理解上会有一定难度.要通过史实,了解辛亥革命的历程,着重了解产生的条件.同时通过教材和教师提供的图片、文字材料,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还要把辛亥革命放在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过程进行考察,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以及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
教学反思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与《辛亥革命》教学设计相关论文例文参考文献:
平面设计教学论文
题,课题1平面服饰类: 。西安工业大学毕业设计,平面设计毕业设计题目西安程类别,周学时;学生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模块,小学英语板书设计模板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模版,题目教材内容年级,个人信息设计者姓名单位,1.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3.教学目标(含。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上海高。
中学英语教学设计
学的语境设计实践研。高三英语教学总结张姝—英语—教学设计方案,设计者(张姝沈阳市第一二六中学),一,概述,·教学设计方案的学科为英语,所面向的年级为八年级.,·本课题来源为八年级上学。
英语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年教师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英语本体技能较弱,语音语调缺乏准确性和优美性,英语课堂用语单调.其次是课堂教学设计缺乏新理念的支撑,牛津教材一版再版,强调学生语。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初中英语写作训练方法与技巧,针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刚起步的特点,本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及自己多年来教学实践的尝试和体会,本人觉得应从以下几。
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设计西交《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九章网页制作frontpage拓展资源,网页三剑客概述,网页三剑客网页三剑客,顾名思义,是一套强大的网页编辑工具,最初是。
高中英语教学设计
牛津高中英语教学设计们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调整方向,尽可能走出以下一些误区.,穿新鞋—走老路,新课标更加重视过程的教学,在课程内容与要求中,特别强调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语文摘要:现代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技术也逐步深入各科教学之中.运用技术手段进行初中语文教。农村初中语文教。
音乐教学设计
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地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生命教育教学设计《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朗读探究,质疑问难中体会音乐家的伟大人格魅力.2,学习课文中出色的外。
生物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教学设计教案机,培养学习兴趣.在生物教学中若能辅之设计合理的小实验,则将势必容易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你的学生对你有信心和兴趣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