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教学双语教学— 范文

关于气态学士学位论文,与《升华和凝华》教学课例相关论文例文

本文关于气态及课堂教学及高效课堂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气态论文例文,与《升华和凝华》教学课例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对不知道怎么写气态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今年来,我县教育局以“高效课堂模式构建”为抓手,扎实推进了学校课堂教学的改革,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一定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一线教师也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和研究,本人认为,高效的课堂中,学生应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这对教师而言,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要让学生扬帆远航,教师就必须有活水流淌,所以高效的课堂,也是教师教学智慧的展示.最近我在网上观看了2010年全国青年教师优课大赛一等奖――徐春霞老师执教的《升华和凝华》一课,很受震撼.下面就以此课为例,就物理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谈谈自己的看法.片段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学老师出示一张白纸板,用毛笔蘸上一些淀粉溶液,在上面画一个图案,让学生观察画的是什么?(生:看不清楚)然后把白纸板放入玻璃钟罩的装置内,同时将一些固态的碘放入其中一个温度较高的物体上.(很快学生就看到了:白纸板上出现了一个笑脸,同时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老师补充说明:这就是我送给大家的礼物.)在此基础上老师提问:为什么白纸板上的图案开始看不清,现在却看清楚了呢?(师解释:在将白纸板放入装置中的时候,在装置中放入了一些固态的碘,而淀粉遇碘会变成蓝色.)那么固态的碘是变成什么状态跑到白纸板上去了?(学生很容易想到:气态)继续追问:固态的碘是怎样变成气态的呢?(这样就抛出了本节课要研究的中心问题)评析:都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一开始,老师利用一个小魔术“微笑的脸”,不仅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也很好地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从而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中心问题:固态的碘是怎样变成气态的呢?片段二:互动新授,探究新知1.认识升华现象提出问题:固态的碘是怎样变成气态的呢?猜想:老师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四种物态变化,学生知道:固态的物质可以先熔化成液态,再汽化成气态.那么此实验中,固态的碘是不是也是先熔化成液态,再汽化成气态的呢?猜猜看. 设计实验思考:①如何使固态的碘变成气态?②实验中应观察什么现象?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用加热的方法,主要是观察中间过程是否出现液态的碘.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分组实验:将密封有固态碘的玻璃管放在热水中进行加热,观察碘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是否有液态的碘出现?学生汇报:碘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中间没有出现液态.分析与论证师生共同总结:物质可以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这种物态变化与前面我们学过的物态变化不同,我们把刚才新发现的这种现象叫做升华.老师追问:回顾刚才的过程,你觉得升华是需要吸热还是放热呢?(学生答:吸热)老师补充强调,大量的实验表明升华需要吸热.2.认识凝华现象让学生逆向思考:刚才我们把固态的碘直接变成了气态,那么你能不能想出办法再把气态的碘变回固态呢?怎么做?(学生很容易想到:放到冷水中)老师继续追问:为什么你会第一时间想到放到冷水中呢?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四种物态变化,其中:熔化和凝固是相反的过程,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汽化和液化也是相反的过程,汽化吸热,液化放热.由此推理:既然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要吸热,那么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就应该要放热.学生分组实验:将放在热水中的玻璃管放在冷水中,观察碘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是否有液态的碘出现?学生汇报:碘蒸气由气态直接变成了固态,中间没有出现液态.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这种物态变化叫做凝华.升华和凝华是两个相反的过程,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总结完成:六种物态变化的示意图评析观察“碘的物态变化”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实验,提出问题后,老师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在猜想的基础上分析得出下面实验中要重点观察的现象,这样可以做到:有效地突破了难点.在这里老师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分组实验,可以让学生获得亲自的体验,牢固建立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特别是对“直接”二字的理解,并体会到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这样安排很好地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也做到:有效地突出了重点.片段三:走进生活,学以致用刚才我们研究的是碘这种物质的升华和凝华,实际上生活生产中还有ô

关于《升华和凝华》教学课例的开题报告范文
关于气态论文例文
56;多物质也会发生升华和凝华的现象.1.樟脑丸的升华现象请学生观察桌上的广口瓶,里面放了一个白色的颗粒,再打开瓶盖闻一闻,猜猜看放的是什么?(樟脑丸)我们闻到樟脑丸的气味,说明它变成了什么状态了?(气态)原来它是什么状态?(固态)樟脑丸是怎样变成气态的? 瓶中有液体出现了吗?(没有)这说明固态的樟脑丸是怎样变成气态的呢?(直接)所以樟脑丸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 2.干冰的升华现象出示另一种白色的固体,介绍它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极易升华,温度很低,拿它的时候要戴手套.老师将干冰撒在红色的绒布上,请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干冰慢慢变少,直至消失)提问:干冰变成什么状态了?(气态)此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什么?(升华)3.霜的制造我们已经知道升华是需要吸热的,那么这个干冰周围的温度会有什么变化呢?(变低)若将干冰倒入金属罐内,猜一猜:金属罐的表面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讨论:可能有小水珠出现)然后请学生靠近观察金属罐外表面有什么出现?(小冰晶)这些小冰晶是哪里来的呢?让学生尝试解释.(知道:这是凝华现象)刚才,我们在教室里成功地制造了霜,那你在生活中哪里见过霜呢?(学生回答:冬天的早晨,操场的地面上会出现的霜;老师补充:冰箱里有霜)4. 白炽灯内钨丝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出示白炽灯泡的图片,介绍:灯丝的材料是钨,钨的熔点为3410 ℃,灯丝工作时的温度是2000 ℃~2700 ℃.演示实验示教板上有两只没有有过的灯泡,让其中一只灯泡通电发出强光,让学生猜想通电停止后灯泡会出现什么现象?(可能发黑)实验结束,让学生对比两只灯泡的情况,引导学生从观察物质的始末状态出发,说出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升华再凝华)老师追问:会不会先熔化后汽化呢?(学生能结合所给的信息作出回答)5. 总结巩固:判断物态变化的基本方法通过许多实验,发现生活中的物质都会发生升华和凝华的现象,我们也学会了在分析这类变化时,要关注物质的始、末状态,中间有没有出现液态的物质.巩固:出示一组图片,判断下列现象中哪些是升华现象,哪些是凝华现象?A.春暖花开,冰雪消融B. 炎炎夏日,河水干涸C. 秋意浓浓,禾苗露珠D. 严寒冬季,冰雕变小E. 寒江雪柳,玉树琼花F. 寒冬腊月,河水结冰6.应用①冷冻干燥技术.②人工降雨.图片和文字展示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实现人工降雨的过程.③制造舞台上的烟雾.师生共同讨论分析舞台上的烟雾是如何形成的,然后现场利用干冰、热水、灯光、音乐等,制作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评析师生共同举出日常生活生产中升华和凝华现象,并尝试进行解释,掌握分析物态变化的基本方法,也让学生体会到:物理是有用的.特别是干冰升华吸热的应用,创造的奇妙效果,更让学生感觉到:科学技术无穷力量.这样也很好地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作为全国优课评比一等奖的课,自然是优中选优的,仔细分析这一课例,我觉得突出的“亮点”有: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初中生好奇心强,但注意力易分散.在本课教学中,老师采取多种方式创设了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素材,引发学生的疑问,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如:引入新课时的“笑脸”,很有魔幻效果,不仅一下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很巧妙地引出了本节课要探究的重要实验,这样课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主动状态.再如:在列举生活生产中的升华和凝华的现象时,改变了传统课堂上的语言描述,而采用了实验、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这些现象成为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和参与学习的机会.二、活动探究,引导学生发现真知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对于刚学习物理的初二的学生而言,这种需求又特别强烈.这一节课上,老师深入挖掘了课程资源和生活资源,精心设计探究活动,努力营造探究氛围,很好地满足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如:探究 “碘的物态变化”这一实验,老师对实验探究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合理的设置,逐步引导学生完成探究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我相信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也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三、合作交流,引导学生体验成功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和多边的活动,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老师精心设计问题,提供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创设发表见解、展现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如:在探究“固态的碘是怎样变成气态”的时候,让学生先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猜想,自己说出实验中要重点观察的现象,完成实验后,让学生结合实验现象说明:物质可以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逆向推理得到:遇冷时,气态的物质也可以直接变成固态.再如:在列举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的现象时,让学生尝试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释,特别是在分析得出用久的白炽灯泡内壁发黑的原因时,老师又继续追问:会不会先熔化后汽化呢?学生讨论后,能结合所给信息作出正确的回答.总之,一堂好课是教师智慧的结晶,是教师综合实力的体现,只有给予学生快乐,教师才能收获快乐.反思自己的课堂,更觉出自己与优秀教师的差距之大.敏锐的教学机智和高超课堂设计能力绝不是一日之功,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不但应该有一桶水,而且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所以,加强“内功”的历练才是最要紧的.只有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锤炼自己,增强应变能力,将课堂效果最优化,才能适应高效课堂的要求,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在新课改的沃土中根深叶茂开花结果.


如何写气态学位论文
播放:30108次 评论:4900人

《升华和凝华》教学课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气态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这篇论文转载于:http://www.sxsky.net/jiaoxue/syjx/422758.html

关于气态学士学位论文,与《升华和凝华》教学课例相关论文例文参考文献:

高中政治教学课例
高中政治的教学体会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期末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4分),1.2004年6月2日新华社报道,重庆某地为扶持某矿泉水企业的成长,先后下发文件,。

教学反思论文
己多年来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和思考,写下了教学反思和教学论文.心里不仅感。教学设计与反思9:00主维山课例五年级9:00-9:05主维山说课与教学反思9:10-9:50大赛新秀课例9。

初中教师教学论文
研活动没有其他学校的丰富,但是我们每一位英语老师对教研却从不马。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题目平教师发浙江省义乌市教育研修院,关于公布2016年义乌市初中各学科论文(课例)评比结果的,通知,。

数学教学小论文
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张一峰),16,开展全市2016-2016学年度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学设计,教学课例和教育案例评选活动(汪翔英,熊寿平),17,初中理化实验操作考试情况调。数。

师德教学反思
明,我认为学英。教学设计与反思9:00主维山课例五年级9:00-9:05主维山说课与教学反思9:10-9:50大赛新秀课例9:50-9:55大赛新秀说课与教学反思10:00。教学案。

化学教学研究
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通过知识的实际运用来升华化学教学的效果.,【关键词】有效教学;教材资源;兴趣;学习方式;运用,目前,不少教师在研究和实施化学教学新课。

初中教育教学论文
校大都建立起了微机室和多媒体教室,但是真正利用它进行教学的教师还非常。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题目平教师发浙江省义乌市教育研修院,关于公布2016年义乌市初中各学科论文(课例)评比结。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学质量始终没有得到整体性的提高.为此笔者结合农村初中语文教研活动的实际情况,本。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题目平教师发浙江省义乌市教育研修院,关于公布2016年义乌市初中各学科论文(课例)评。

初中教学论文
.完成排版后,将文件另存为"文章编号。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题目平教师发浙江省义乌市教育研修院,关于公布2016年义乌市初中各学科论文(课例)评比结果的,通知,各初中,2016年义乌市初。

初中语文教学的论文
学质量始终没有得到整体性的提高.为此笔者结合农村初中语文教研活动的实际情况,本。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题目平教师发浙江省义乌市教育研修院,关于公布2016年义乌市初中各学科论文(课例)评。

《升华和凝华》教学课例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