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经济— 范文

建筑学方面有关论文范文例文,与建筑学专业导师组工作室教改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本论文是一篇建筑学方面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建筑学专业导师组工作室教改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建筑学及建筑设计及学生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建筑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组,需要二、三、四三个年级的各班级学生打散重排;步入正轨后,每年只要一年级学生在进入二年级学习前,选择导师组即可.

导师组工作室教师成员一般会对学生以宣传或解答的方式推广自己;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进入导师组.一个工作室报名满额后,不再接受学生,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的工作室.如果学生有要求调换工作室,在征得调入方导师组同意后,可以调换.

3.3工作室的课程安排

指导教师在设计课程的教学体系要求基础上,可自行设置题目、任务书及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安排.设计题目和任务书在经过年级组组长和系主任的审核同意后,即可启用.

3.4管理和考核

导师组工作室有一定的权限管理自己的教学专用空间.在工作室之外,建筑系另设抽调5个骨干教师作为年级组组长,组长负责审核各工作室各年级题目设置及设计任务书的制定,对于不符合年级大纲进度要求和标准的,年级组组长有权要求对任务书进行修改,直到满足课程体系的要求.这种机制对专业教学起到横向梳理作用,以避免工作室偏离系统.涉及到年级问的问题,由系里召开年级组组长会议决定.每学期由院、系对工作室教学进行考核,考核要素为工作室的成绩、特色以及学生的满意程度等.


这篇论文url http://www.sxsky.net/jingji/0100979.html

4.实践得失

两年的实践中,不时召开经验交流会,及时总结,该制度的一些优势逐渐发挥出来,同时也有一些问题暴漏出来.

4.1导师组工作室的优势

4.1.1增强了教师的团队感和责任意识

导师组工作室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教学团队,教师不再只负责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而是为学生2-4年级3年中所形成的设计能力负责,责任意识增强了,也有了团队问的竞争意识.导师组工作室内的各年级教师交流增多,知识点衔接问题也在团队内部得到解决.最近的教师交流反映,教师对学生个体的熟悉度、关注度有明显加强,特别落后的学生数量有所减少,侧面证明了教师的责任意识有了提高.

4.1.2教学差异化、多元化有所体现

设计课教师的专业实践、以及研究必然有所偏重,有所长有所短,采用工作室制度,可以扬长避短,使学生更充分地吸收到教师所学和专长.从学生作业的评图中可以看到,一些富有特色的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在国内外竞赛中获奖的数量也比改革前有明显提高;各个工作室的特色差异有所体现.

4.1.3有利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

不同年级的学生和教师同在一个教室空间内学习,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学习内容,高低年级之间也容易形成指导和学习的氛围.

4.1.4学生增加了选择的主动性

导师组工作室制度不仅使课程内容变得丰富、实际,而且比以前更富有吸引力,使学生学习的动力有所增强,学习效率和质量有一定提升.从完全听从系里的安排,到可以自主选择导师组工作室,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每年学生都有一次机会选择其他教学团队的机会.这种做法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

4.2试行期间的新问题

两年的实践中,导师组工作室为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效果明显.但实行中,也一些新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4.2.1学生选择的盲目性

学生之间的私下交流对选择影响很大,某些教师或导师组的特点、优点、问题及缺陷等经常被夸大,进而对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选择工作室的时候产生影响和误导.学生往往趋“强”避“弱”,报名时有的导师组门庭若市,有的冷冷清清,学生偏向于实际工程经验丰富、性格宽容、打分较高的教师,对于学术型的、教学严格的、打分严谨的则不太喜欢.

4.2.2导师组工作室之间的不平衡问题

各个工作室因为教师团队性格原因,有的搞得比较活跃,有的比较传统.学生有时会将导师组之间的差异性当成优缺点比较,并夸大事实,造成学生流向一方,加大了工作室之间的不平衡.

4.2.3调组的问题

理论上,学生每年都可以重新选择导师组,但实际执行来看,由于有些组教学效果很好,学生不愿意调离,但因为各工作室人数是固定的,没有人离开,就意味着没有位置腾出给其他同学加入,这就造成每年调换工作的滞涩,调换存在技术困难.

虽然存在一些新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导师组工作室制度还是受到师生欢迎的,这坚定了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的信心.

5.下阶段措施

对出现的问题,经过仔细研究、耐心分析,逐渐明确了下一阶段的目标和措施.工作室运行机制是一个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它的构建和完善,需要配套管理制度的调整及跟进:如教学工作室基本结构、教学工作室的组织和调整、教学工作室的运行、工作室人员职责与范围、教学工作室激励机制、教学工作室经费运作方案、学生的选择与调整等.并还应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课程体系标准、师资标准、教学评价的体系建设.另外工作室的成绩、特色以及学生的满意程度等考核制度也需要完善.

6.结语

工作室制的教学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对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其发挥最大效能,从而提高学院的整体竞争能力.另外,工作室制度适度增强了竞争氛围,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团队之间的良性竞争,提高教育服务的质量.


怎样写好建筑学论文
播放:37864次 评论:5509人

工作室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质量的优劣是工作室机制的生命,实践证明,工作室制教学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共融的特点,也是对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一种新的演绎,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一个有益的尝试.

两年多来的实践过程中,虽然也遇质疑的声音和不同的建议,但该模式仍受到多数教师的认可,认为可以继续保持并进一步观察结果.而来自学生的支持则更加明显,这增强了持续改革的信心.

1 2

建筑学方面有关论文范文例文,与建筑学专业导师组工作室教改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资料:

生态经济期刊

教育经济学论文

网络教育经济学

经济发展论文

微观经济学论文格式

大学经济学论文

如何发表高质量的经济学论文

经济与管理核心期刊

教育经济学年会

西方经济论文

建筑学专业导师组工作室教改(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