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会计方面有关论文范文集,与“行企校”共建高职复合型涉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相关论文查重软件
本论文是一篇涉外会计方面有关论文查重软件,关于“行企校”共建高职复合型涉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涉外会计及国际贸易及职业教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涉外会计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提要]随着校企合作被提升至国家职教人才培养层面,“行企校”共建复合型涉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要保证这一模式的顺利实施,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涉外会计的论文范文集 | 大学生适用: | 研究生毕业论文、学年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76 | 写作解决问题: | 怎么撰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怎么撰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关 键 词:行企校,复合型涉外会计,人培养模式
课题项目: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对外经济与贸易课题:“行企校共建,高职复合型涉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课题编号:S-B-13011)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2月2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快,涉外会计人才逐渐成为各类企业进行涉外业务的重要力量.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该关注涉外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结合201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培养模式、建设课程体系和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做出调整.同时,行企校合作可以弥补高职院校在涉外会计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
一、复合型涉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一)涉外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借鉴现有的涉外类会计人才培养方案,课题组提出了更具“复合型”特色的涉外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一定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和业务操作技能,具备扎实的国内和涉外会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企业会计准则及国际通用规则等会计核算制度,具有较高职业素质、具备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财务软件运用能力,能胜任国际结算、涉外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等岗位的基本业务,能适应中小企业涉外财务工作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很明显,涉外会计人员既可承担外贸企业的财务工作,又能在中小企业负责涉外业务的核算、分析、预测和控制工作,因此在具备会计知识的基础上,涉外会计人员须具备外汇业务核算,出口商品收购的核算,出口业务会计,出口货物退(免)税的核算,进口业务会计,加工贸易会计,样品、展品、包装物、物料用品和低值易耗品的核算,工业企业成本会计,进出口企业的会计报表等业务能力.
(二)复合型涉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习近平在2014年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创新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结合复合型涉外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课题组构建了“一个服务、三方合作、六类复合”的高职涉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图1)首先,涉外会计人才
涉外会计方面有关论文范文集
(三)复合型涉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可行性
1、能适应社会需求.近年来,对各类涉外企业人才市场需求调查表明:集财会、国贸、办公自动化、经济、英语等多学科、跨专业的高职复合型会计人才,能够承担为中小企业涉外业务的会计核算,全面、真实、准确地提供会计信息,促进业务经营,提高经济效益的责任,并能基本满足日益增长的涉外会计岗位人才需求.
2、能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依托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办学实力、借助国际商务专业师资力量,开展复合型涉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比较符合我院的校情.我院的会计专业历经30多年的办学实践,以及数次教改、课改,基本形成了完整的职教理念和办学特色,具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和竞争力.同时,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还有利于打破专业学科界限,突出学科交叉与融合,突出会计人才的个性培养,让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有更多的选项.
3、招生数量稳定、会计人才培养趋于饱和有利于涉外会计人才的培养.经过近几轮急速扩招,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招生人数日趋稳定,并形成一定的规模,这为涉外会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充足的生源保证,同时,随着会计学专业毕业人数的增加,低端会计人才已经趋于饱和,高端会计人才和复合型会计人才却依然紧缺,这对于寻求发展新思路,寻找专业突破点的高职会计专业来说,意味着发展机遇:尝试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和建立多元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满足社会各类会计人才的需要.
4、行业协会的指导能保证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早在2013年4月,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确定我院为“国际贸易职业资质认证基地”,并与学院签订了国际贸易类专业行业与院校共建协议.双方探讨了国际贸易类专业行业与院校共建、实践教学、职业资格考试、实训基地建设等问题.无论是行业与院校的共建协议还是校行企合作联盟都有助于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出现“一头冷,一头热”的现象,有利于复合型涉外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
二、复合型涉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措施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首先,应继续深入各类企业调研涉外会计人才需求现状以及趋势,了解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所需的岗位知识、能力素质,在对涉外会计职业岗位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必备的会计和涉外会计基础知识、职业素质、职业核心能力,由此确定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技能实训课程,以及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方法、手段等,其次,应通过校企合作研讨会或者行业专业指导委员会等形式,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涉外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课程建设的研讨,结合会计国际化趋势、信息化需求,通过课程体系的整合和优化,制订并完善复合型涉外会计人才培养方案.
(二)重组课程体系,重视实践教学.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当降低专业课程理论性的难度与深度,强调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有用性和应用性.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适当删减过于抽象化、理论化的内容,突出应用性较强的内容.删减某些课程之间重复的内容,增加人文素养的课程,提供更多的选修课程,以满足涉外会计人员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结合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涉外会计人才培养的自身发展规律,研究涉外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构建起注重技术技能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技术技能为一体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涉外会计课程体系.为配合涉外会计专业的课堂教学,在校内设置仿真的涉外会计模拟实训室很有必要,另外还可以定期举办会计英语术语抢答赛、涉外企业会计原始凭证填制比武以及全英文财务会计报表解读技能竞赛等.
(三)人才培养对象的遴选.涉外会计人才的特点决定了培养对象应具备基本的学习潜质,才能真正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由此,对高职涉外会计人才的培养对象需做范围上的界定,以期更有针对性地实现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应是高考分数相对较高,英语成绩较好且对涉外会计、国际贸易等学科感兴趣的具有较高素质的会计类学生.参考高考总成绩和英语单项成绩,通过分层次教学完成涉外会计培养对象的初期选择.到中期阶段分流可依据英语和其他核心课程的成绩,分流办法可采用为双向式,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
(四)推行“校企行合作联盟”.行业企业参与涉外会计职业教育的运行模式是涉外会计人才培养的关键.2014年11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国际商务教育研究会与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联合发起成立“国际贸易校行企合作联盟”,探讨“校行企”深度合作模式.“校企行合作联盟”标志着高职院校涉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
(五)建立多元评价机制.“要改革评价模式,加大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力度”.另外,刘延东强调“人才好不好,关键要看用人单位、行业等评价,加大这方面的权重.”吸收行业、企业参与院校涉外会计人才培养与评价,建立企业、社会、行业协会等多维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结合国家国际贸易财会分类标准,制定突出岗位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评价体系,将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统一到课程考核中,改变单一的终结性考核模式,采取过程考核、项目考核和技能考核相结合方式,以行业、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将会计从业资格、外贸会计或者涉外会计列入涉外会计职业资格考试项目,实现“课证融合”,实现人才
涉外会计方面有关论文范文集,与“行企校”共建高职复合型涉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相关论文查重软件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