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建筑相关论文范文资料,与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相关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中国建筑相关论文范文,关于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中国建筑及传统建筑及自然环境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中国建筑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隋代的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走在世界桥梁科学的前列;现存的高达67.1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
关 键 词: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构成意境
一、围院的平面空间
众所周知,外国建筑是院在外,即院子包围房子,中国建筑则相反,院在内而房在外,即房屋包围院子.房屋、墙垣等围合成院落,以院为中心;或是以主单元(即正殿、正厅)为中心,次单元(即两厢)围绕主单元,一正两厢,并以抄手廊连接,组成一座建筑.如在各地民居中的四合院空间.其特点就在于把“院子”作为建筑平面的组成部分,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以房廊作为过度空间,富有生活气息.院周围建筑互不独立,相互联系.但合院建筑不是群体,而只是“一座”建筑.
从四合院住宅到万里长城虽然空间层次不同,但都属于一样的空间形态――即内向的外封闭的空间形态,共同体现或服务于一个社会系统.国,古为城的广称,即政治机构、军事实力及绝大部分的民众生息,都在一城之中.城外是自然广川,可以村居结庐,造别业,但它不是独立的.从东周起,一城一国或数城一国模式,一直到秦统一中国,仍以城池为“国”,数“国”合为大统一的国家.国中有家,故称国家.但家的空间模式与国相同,只是范围缩小了,可以这样说家是国的单元或细胞,或者说家是国的缩微,国是家的扩大.长城原为御敌戌疆而设,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长城就好比“国”这个大空间的围墙.无论是历朝都城,宫廷、园林和寺、庙、祠、观,还是各地的民居及市肆都以这种围院空间布局为特点.
二、轴线的空间艺术
中外建筑单体都讲究对称,但中国建筑、空间布局尤以轴线对称见长.这主要体现在受中国“周礼”思想影响较大的建筑体系当中.古代都城规划中,都以主宫殿位于中轴线上,以宫室为主体,次要建筑位于两侧,左右对称布局,“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等,如唐大都与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布局.再如中国古代寺庙中,强调轴线空间布局的实例也是很多.一般均将主殿大雄宝殿放在轴线的重要位置上,配殿居前后左右.“左阁右藏”、“左钟右鼓”等.空间层层递进,庭院森森.典型的如河北正定隆兴寺的布局.此寺始建于隋,改建于宋,保存至今.
三、诚实的结构
中国传统建筑,论其结构,不论是皇家的宫苑,还是散见于各地的各类型的建筑,包括民居,其结构特点在世界古代建筑史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代表性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两种:
1、抬梁式,就是在屋基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放短柱,其上再放梁,梁的两端并承檩;这样层叠而上,在最上层的梁中央放脊瓜柱以承脊檩.这种结构的建筑,室内少柱或无柱,空间较大,在我国应用很广,特别是北方用得更多.
2、穿斗式,这种结构的特点是由柱径较细柱距较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无梁而用若干穿枋联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这种结构用料小,但室内柱密,空间不够开阔,在我国南方使用很普遍.由于是以木构架为主,柱承重,墙不承重,所以门窗可自由布置,体现了形式与结构的统一.在皇家建筑和重要的坛、庙建筑中,还以斗拱支撑在柱头、屋檐间,使得建筑出檐深远,保护木结构的屋身.斗拱一方面是结构构件,另一方面也成为建筑上的装饰物,即以结构构件为装饰物,形式反映了功能,结构真实,功能合理,也是一种真善美的统一.
四、“天人合一”的建筑环境
崇尚自然,喜爱自然自古亘有.先民们早就注意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统一.《周易乾卦》:“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共德,与日月合共明,与四时合共序,与鬼神合共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儒家崇尚“天人合一”,道家推崇“自然无为”.天也,自然也.不论是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都把人和天地万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从而形成一种主观力量,促使人们去探求自然、亲近自然、开发自然;另一方面,山河壮丽,景象万千,祖国各地的美好景色又启发着人们热爱自然、讴歌自然的无限激情.
这篇论文转载于:http://www.sxsky.net/jingji/0191598.html
在这种美学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是持着与大自然对立
关于中国建筑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中国建筑的文章 | 大学生适用: | 硕士毕业论文、电大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77 | 写作解决问题: | 怎么撰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 职称论文适用: |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怎么撰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五、“以人为本”的建筑
在西方,建筑不仅是遮蔽风雨的居住场所,而且是遮蔽灵魂的场所,人们从早期的崇拜高山大漠到崇拜各种自然神.建筑高大空旷并赋予神性,传统建筑中一开始就以建造各种神庙为主.而在中国,开始是崇拜祖先,后来是崇拜族长、君王、帝王等,而且在中国古代,神权从来都是依附、从属于皇权的.这就决定了中国历代建筑是人的居所,而非神的居所.即使是后来的宗教建筑也是这样.非神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也是其核心之一.历来中国人都非常注重把人和现实生活寄托于理想的现实世界.中国传统建筑考虑“人”在其中的感受,更重于“物”本身的自我表现.这种人文主义的创作方法有着其深厚的文化渊源.例如,在建筑材料上,中国传统建筑用木材,不追求其永久性,是非永恒的思想,是中国文化基础中非永恒观决定的.而在西方,那里是石头的史诗,追求建筑的永久性.在建筑体量上,中国建筑以人体尺度为原则,要求“大壮”,又要“适形”.建筑高度和空间都控制在适合人居住的尺度范围内,具有初级的人体尺度思想,即使是皇宫、寺庙也不能造得太大.造型上中国建筑讲究平和自然的美学原则,平稳,注重水平线条.即使是向上发展的塔也加上了水平线条,与中国的楼阁建筑相结合.
中国皇家建筑中的龙、凤雕饰,以及各地建筑上以“吉祥如意”为主题的“福、禄、寿、喜”及诗画装饰等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建筑是以人为中心,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参考文献:
[1]宗白华著《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
[2]罗哲文、王振复著《中国建筑文化大观
关于中国建筑相关论文范文资料,与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