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相关论文范文资料,与后现代地理学视角下的城市空间重构:矶学派的理与实践相关发表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地理学相关发表论文,关于后现代地理学视角下的城市空间重构:矶学派的理与实践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地理学及人文地理学及社会关系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地理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生产方式、政治格局、社会状况的变化引起不同尺度空间的重构,我们可以看到:城市与区域空间的重构是因为其经济社会影响范围的变化,即空间具有社会性和政治性;这解释了后现代空间研究的现实渊源,也印证了列斐伏尔、哈维等人提出后现代空间观的思路.空间与时间构成了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物质依托与价值来源两个不同维度的意义所在.[31]由此可见,城市与区域重构是全球化时代必然的社会变迁过程,是生产方式变化的结果;它构成了当今世界“空间”变化的主体,也构筑了全球化时代全新的时空体系.洛杉矶主要种族群体分布状况(1980年)(EdwardSoja,1989)
5启示与思考
洛杉矶学派是在后现代地理学背景下,对全球化时代的城市重构的一次尝试.借用年鉴学派的观点,在试图评价一个流派学说时,应将其置于长时段历史中,关注重复的逻辑性的因素,而不该仅限于该流派存在的局势背景或事件背景[32].置于长时段或中时段中,当前仍是世界经济、文化、空间格局的转轨期,涌现的众多“不求结论”的学派或许只是为了过渡期的需要,提供尽可能自由、多元的渠道以供选择.学界对后现代地理学和洛杉矶学派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批评其过分强调了学术的自由化与多元观点,因而导致了思想无序及无政府状态.结构主义者认为,若仅注意事物表面上的复杂性而忽略了社会形成的主导力量(即所谓的“深层事实”),无疑是舍本逐末、舍大取小,抓不到问题的主要关键;然而从事地方研究者认为,他们不单注意到来自国际及全国的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作用,也强调了当地的人及其他因素的重要性,也很重视各地的复杂性及事物时间上的前后关联性及空间位置.对此早有学者指出,后现代主义并不反对追求理论,但认为理论应符合当地情况而不应过分抽象,它仅主张发展能在特定地点适用的理论[21].
即便抛开后现代的思潮不谈,以现代主义、传统城市理论的标准评判,以洛杉矶为代表的后大都市是极糟糕的反面素材,其混乱的城市秩序、糟糕的治安、贫富分化与隔离是我国城市管理者所竭力避免的图景,通过洛杉矶学派观察全球化时代的城市景观及相应理论,扬长避短,对我国城市治理具备现实必要性.除了对于城市空间、边缘城市、社会极化、全球城市的关注外,我国城市的生产方式已基本融入全球化格局,但相应的政治管理革新却严重滞后,基于制度转向的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应该得到更多重视.
参考文献:
[1]张琦伟.后现代文化思潮渊源探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2):152-156.
[2]RJ.Johnston,人文地理学词典[M].柴彦威,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
[3]Dear,M.Postmodernismandplanning[J].EnvironmentandPlanningD:SocietyandSpace,1986,4(3):367-384.
[4]Soja,E.W..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HenryLefebvre.Theproductionofspace[M].Oxford:Blackwell,1991(Englishtranslation).[6]Massey.D.Introduction[A].Massey.D.(Eds).Humangeographytoday[C].Cambridge:PolityPress,1999.245-246.
[7]HLGauthier,EJTaaffe.Three20thcentury“Revolutions”inAmericangeography[J].Urbangeography,2002,23(6):503-527.
[8]Harvey,D.1973:Socialjusticeandthecity[M].London:EdwardArnold/Baltimore,MD:JohnsHopkinsUniversityPress,13-14.
[9]胡大平.从历史唯物主义到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哈维对马克思主义的升级及其理论意义[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4(5):12-15.
[10]刘怀玉.索亚:后现代地理景观的空间本体论批判[J].南京大学学报,2004(5):15-19.
[11]唐晓峰,李平.文化转向与后现代主义地理学——约翰斯顿《地理学与地理学家》新版第八章述要[J].人文地理,2000,15(1):79-80.
[12]石崧,宁越敏.人文地理学“空间”内涵的演进[J].地理科学,2005,25(3):340-345.
[13]殷洁,张京祥,罗小龙.重申全球化时代的空间观:后现代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J].人文地理,2010(4):12-17.
[14]保罗诺克斯,史蒂文·平奇.城市社会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5]Garreau,J.Edgecity:lifeonthenewfrontier[M].Doubleday,NewYork,1991.
[16]Scott,A.Industrialanizationandlocation:divisionoflabor,thefirmandspatialprocess[J].EconomicGeography,1986,62(3):215-231.
这篇论文地址 http://www.sxsky.net/jingji/0252790.html
[17]ChristophersonS,StorperM.Thecityasstudio;theworldasbacklot:Theimpactofverticaldisintegrationonthelocationofthemotionpictureindustry[J].EnvironmentandPlanningD:SocietyandSpace,1986,4(3):305-320.
[18]SassenS.TheGlobalCity:NewYork,London,Tokyo[M].PrincetonNewjessy: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91.
[19]ScottAJ.GlobalCity-Regions:Trends,Theory,Policy[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2001:11-30.
[20]KloostermanRC,LambregtsB.ClusteringofEconomicActivitiesinPolycentricUrbanRegion:theCaseoftheRandstad[J].UrbanStudies,2001,38(4):717-732.
[21]马润潮.人文主义与后现代化主义之兴起及西方新区域地理学之发展[J].地理学报,1999,54(4):365-372.
[22]王兴中.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的进展与“文化转向”以来的流派[J].人文地理,2007(3):1-6,11.
[23]Scott,A,JandSojaE.TheCity:LosAngelesandUrbanTheoryattheEndoftheTwentiethCentury[M].LosAngeles: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6.
[24]Dear,M.J.Thepostmodernurbancondition[M].WileyBlackwell,2001.
[25]Soja,E.W..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M].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6]卢丹梅.后现代主义城市空间[J].南方建筑,2005(5):69-70.
[27]Friedmann,J.andWolff,G.Worldcityformation:anagendaforr
地理学相关论文范文资料,与后现代地理学视角下的城市空间重构:矶学派的理与实践相关发表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