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类论文范文集,与过度教育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相关论文发表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大学生类论文发表,关于过度教育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大学生及高等教育及大学生就业难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大学生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99;调查指出,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最低的专业大类是法学及教育学.报告显示,2009届毕业生失业人数超过了总失业人数的30%以上,专业造成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严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0年《经济蓝皮书》指出:到2010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10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客观因素,如经济形势,产业政策等,也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基于本文所依据理论的需要,主要归纳为以下两点:第一,大学生缺乏胜任力.现在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实践非常缺乏,即便是对实践要求极高的技工类,很多学校因为种种原因取消和减少了实践的课程.大量理论的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企业是非常现实的经济实体,需要的人就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而纸上谈兵的大学生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绩效,还要搭上老员工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中国的教育思想仍然秉持着应试教育的思想,这种思想同样延伸到从事高等教育的大学中,大部分的学生仍然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与技能,缺乏对事物的探索与分析能力,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高智商低能力的大学生随处可见.
第二,供过于求.从上述资料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特别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主要是培养的大学生的专业方向、所学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企业用人的时候,首选是相关专业,其次是高潜质的人,因为企业在发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员补给,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培养的,这也为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中国的GDP当中,第一,第二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第三产业占的比重较少.同时,中国又以出口商业为主,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小商品为主,而这些产业并不需要这种高素质人才.所以,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电子产业、管理业都好似第三产业的范围,而这些产业正是对高素质人才需求大的产业.
本文url:http://www.sxsky.net/jingji/0286201.html
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建议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促进就业增长,稳定就业形势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刚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大学毕业生可能处于高失业或就业质量低下的群体中,中国高等教育过度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的产出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针对上述提出的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下列建议.
第一,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大学生应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合理地进行自我分析与职业分析,积极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当前全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除了表现在就业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的矛盾外,新生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这为大学生就业增加了困难.因此大学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业不就”的思想,要树立科学的就业观.调整自己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到基层去谋求发展,到艰苦的地方去创业.大学生还应灵活就业,树立“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的敬业观念.还应认清自身的素质和条件,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不盲目攀比,寻找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适合于自己的用人单位.毕业生应当给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校期间也可以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如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社团的下乡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也可以在不影响自己学业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职,提前适应社会生活,了解现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积累一些社会经验,丰富自己的阅历,这些都是将来找工作的资本.
第二,学校要切实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尽快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工作同等重要,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属于就业匹配的促进措施.其核心在解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接受职业指导,帮助他们进行有效的职业决策.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应以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理论为基础,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对未来个人职业生涯做出合理的判断及规划.如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并与全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联网,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建立职业指导机构,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职业开发以及制定工作寻找战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信息与指导服务;设立职业指导课程,列入学校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实施在校生的就业指导与实习政策等等,最大限度地减少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的情况.
第三,政府应深化改革,促进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只有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质量才能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资源才能优化配置,政府应考虑到全国范围内高等教育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现状和需求,合理均衡地进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构建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指标体系和质量评估体系,对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进行适度政策倾斜,鼓励发达地区高校与欠发达地区高校的交流与合作;适时调整高校招生的专业结构设置,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教育主管部门也可以对专业的失业率和失业量进行监测和预警,调控专业结构,使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量最大限度接近.
总之,大学生就业难是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中国的高等教育不仅总量过度,更大程度上表现为结构性过度,在中国,市场已经成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手段,劳动力市场初步形成,一方面大学生能够自主择业,就业或者不就业,去哪个单位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的意愿和能力;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更多地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用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劳动力供求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大学生应正确认识自己,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就业.
参考文献:
[1]闫萌.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J].当代教育科学,2010,(23).
[2]孙志军.过度教育的经济学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1,(5).
[3]张军利.过度教育理论视觉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Z].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责任编辑陈丽敏]
收稿日期:2013-06-19
作者简介:李彦萍(1963-),女,山西晋中人,讲师,从事经济统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关于大学生类论文范文集,与过度教育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相关论文发表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