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经济— 范文

关于建筑业类论文范文集,与就业容量、就业弹性与就业可持续增长的关系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建筑业类论文答辩开场白,关于就业容量、就业弹性与就业可持续增长的关系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建筑业及服务业及金融危机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建筑业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内容摘 要:尽管理论上认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方式,但本文对上海市2004-2011年间各行业劳动力吸纳情况的实证分析表明,工业和建筑业仍是现阶段上海市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并且有迹象表明,上海市的最终就业流向自2008年以来出现了显著变化.超过50%的新增就业由建筑业提供,工业对新增就业的贡献已不复存在.本文认为,金融危机以来,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大规模投资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稳定上海劳动力就业市场的两大关键因素.但另一方面,半数以上新增就业由建筑业提供的现状也意味着,未来上海市就业增长的可持续性存在一定隐患.

关 键 词:劳动力吸纳就业弹性可持续性上海

问题的提出

就业问题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中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配第-克拉克”定理指出,随着经济发展,第一产业的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第三产业逐渐增加.因此,大力发展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第三产业,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就业,成为现阶段人们的共识.

上海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虽然近年来外来人口大量涌入,人口增长迅速,常住人口从2000年末的1609万人增加到2011年末的2347万人,11年间增加了739万人.但另一方面,上海的劳动力就业情况却相对稳定,2000年以后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3.5%-4.9%的区间内,如图1所示.

那么,近年来到底是哪些行业为上海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我们在理论上的认识是否与实际情况相一致,当前的就业创造模式未来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呢?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文献回顾

鉴于就业问题的现实性和重要性,国外学者在早期就对经济增长与就业促进的问题多有论述.

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曾经提到,“在最好的情况下,制造新机器所雇佣的工人也比使用新机器所排挤的工人要少.这是因为游离出来的资本不可能全部用来吸纳被排挤的工人,有部分转化为制造机器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以及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受机器排挤的工人从工厂被抛到劳动市场,增加了那里已有的供资本随意剥削的劳动力数量”.

塞尔昆在《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中提到,工业化过程中,随着人均GNP的不断提高,服务业相对于制造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单位产出所需的工人数量之比)呈现连续递增的发展趋势.

施坚雅在采用克里斯塔勒(WalterChristaller)的“中心地”理论分析中国农村市场与社区结构时,曾经讨论过一个基层市场区的人口阈限.认为一个基层市场体系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聚居人口.事实上,城市的任何一种服务业,也必然有一个最低人口阈限.反过来说,城市的人口规模越大,能够培育的服务业门类越多.

相比之下,国内学者对就业问题的探讨更注重与中国的现实国情相结合,往往通过对各部门就业弹性的估算,期望找到一种更有利于就业吸收的经济结构优化之路.

王后虎(1992)曾提出把就业弹性基准作为选择主导产业的尺度之一,并探讨了我国各产业就业弹性与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

殷晓清(2001)认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由于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表现出全球一致性的刚性趋势,只能提高不能降低.这些部门只有在产业规模扩大时,才出现对劳动力的新需求.产业间转移的劳动力最终将依靠第三产业吸纳,如果城市化滞后,将影响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最终影响社会就业水平.

蔡等(2004)估算了我国调整后的产出弹性数值,发现其仍然偏低.他们认为,首先,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对解决自然失业是无能为力的;其次,在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所能调节的周期性失业方面,由于宏观经济政策所引导的投资方向往往是就业密集度较低的行业,进而导致反周期措施拉动就业的能力大为降低.

方名山(2010)认为,上海现代服务业过度发展将造成上海制造业的空洞化.特大型城市经济生态平衡要求避免产业缺失,以增强其抵抗国际与国内双向经济动荡的能力.上海必须保留相当比例的制造业,制造业外移宜适可而止,而宜将现代服务业发展置于整个经济生态平衡的框架内予以综合考虑.

从现有文献来看,对经济增长与就业促进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

第一,整体上看,经济增长对就业吸纳的效应,长期而言呈现边际递减倾向.

第二,分部门看,第一产业体量较小;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表现出全球一致的刚性趋势,无法显著促进就业增长;产业间的劳动力转移必须依靠第三产业吸收.

第三,城市化促进人口集聚.人口规模越大,能培育的服务业门类越多.反之,城市化滞后将影响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最终影响社会就业水平.

第四,宏观经济政策所引导的投资方向往往是就业密集度较低的行业,因而反周期措施拉动就业的效果并不明显.

由于2002年国家统计局重新修订了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为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同时也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2004-2011年期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对上海市各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进行分析.同时,考虑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尝试分2004-2008年和2008-2011年两个阶段,分别加以考察.

上海市各行业产值与就业的总体情况分析

2004-2011年,按名义价格计算,上海市的生产总值从8073亿元增长到了16540亿元,大致翻了一番.从存量情况来看,其主要来源于5个行业,分别是工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在此期间,5个行业的整体产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稳定,维持在75%左右的水平.但在结构方面,工业、房地产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产值占比不断下降,2004-2011年间分别下降了7.0%、3.0%和1.5%;比较而言,批发和零售业以及金融业的产值占比则分别上升了6.6%和4.3%,填补了下降行业留下的空缺,如表1所示.然而,从就业方面的情况来看,尤其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上述对上海市生产总值影响最大的5个行业,在劳动力吸纳方面的情况却并不乐观.

2008-2011年期间,在产值从5577亿元增长到7209亿元的情况下,工业行业的从业人数却从354.5万人下降到了347.7万人,使得这个上海市就业体量最大的行业,从业人数占比反而由33.7%下降为31.5%,下降了2.2个百分点.作为参照,此前的2004-2008年期间,工业行业的从业人数增加了76.7万人,呈大幅增长态势.


写建筑业论文的格式
播放:33495次 评论:4118人

情况类似的还有房地产业,2008-2011年期间,在其产值从939亿元增长到了1020亿元的情况下,从业人数却从37.4万人下降到了35.6万人,其行业从业人数占比由3.5%下降到了3.2%.而在此前的2004-2008年期间,其从业人数从28.9万人增长到了37.4万人,绝对数也是增加的.

在剩余的3个行业中,除金融业从业人数占比小幅增长了0.4%以外,批发和零售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数的占比则基本保持不变.

相比较而言,工业和传统的农林牧渔业从业人数下降留下的就业缺口,近年来主要由建筑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两大行业填补.

从统计数据来看,2008-2011年期间,工业和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数占总从业人数的比例分别下降了2.2%和1.3%,而建筑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从业人数占比则恰好分别上升了2.2%和1.2%.尤其是建筑业,其就业人数在2004-2011年期间实现了持续增长.据此推断,现阶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在上海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2004-2011年上海市各行业从业人数占当年总从业人数

1 2 3

关于建筑业类论文范文集,与就业容量、就业弹性与就业可持续增长的关系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参考文献资料:

经济学学位论文

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

经济学方法论论文

经济与管理核心期刊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电大经济法学

数量经济论文

政治与经济论文

就业容量、就业弹性与就业可持续增长的关系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