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经济— 范文

关于中学生论文范文集,与让年轻人写家史李远江:用鲜活记忆拼凑历史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中学生论文答辩开场白,关于让年轻人写家史李远江:用鲜活记忆拼凑历史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中学生及历史及软件开发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中学生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历史该记住什么,又该呈现什么?十五年来,无论是教书还是采访写作,李远江都无法绕开这两个问题.对他而言,组织“全国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不仅是探索答案的过程,更是一次抵抗权力主导历史的尝试.由上万学生写就的家族往事,拼接出的不再是教科书里的宏大叙事,而是有温度、可触碰的历史记忆.

历史教会我的事

李远江的工作轨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8年从首都师范大学政法系毕业后,任教于北京市西城区北海中学(后并入北京四中);2002年离开学校,从事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负责历史教学软件的编写;2007年参与《先锋国家历史》(即《看历史》)创刊并担任记者工作至今.李远江说,他与历史的结缘纯粹是出于偶然,但每一次的职业身份转换都让他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反思.


中学生学术论文怎么写
播放:37506次 评论:4612人

对李远江来说,2013年的开局可谓喜忧参半.

坏消息是,他参与创刊的《看历史》杂志由于经营问题,在1月初遭遇了重大的人事和架构调整,李远江不得不选择离开.有关杂志的内部矛盾,他不愿多说,皆因他仍无法忘怀那段“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确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的五年半时光.

而好消息则是,在由《社会创业家》杂志主办的“首届社创之星评选活动”中,他被推荐为2012年度候选人之一.评委们的推荐语是:“李远江的全国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能够引导学生从自我认知的需要出发,按照历史研究的方法去调查研究身边的历史等这正是现代公民社会构建的伦理基础.”

2月1日,李远江发布微博交代了自己的打算:各位友朋,我已于1月30日离开《看历史》杂志,但我倾注全部心血的中学生写史活动不会就此止步,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支持,不胜感谢等

没有了《看历史》的支持,写史活动的开展注定又要艰辛起步,然而大赛总策划的李远江却依然乐观:“在推动‘公民写史’的道路上,没有过不去的困难.”

赢未来你从何时开始喜欢上历史这门学科?是否与某段经历或某些人有关?

李远江在我的印象里,让我觉得历史特别有趣的是中学时期的一位代课老师.他本是高中的语文老师,但借调过来初中部教我们历史.与只会照本宣科的老师不同,他很懂得掌握授课与“胡侃”的时间:一堂课45分钟,他会利用前20分钟把课本里的知识梳理一遍,指出重点,剩下的25分钟他会用来讲述与课程内容有关的历史掌故、人物的趣闻轶事、社会的风土人情,甚至是与课本描述截然相反的文摘记录,他都会毫无保留地展示.老师给我们构筑了一个丰富立体的历史世界,让我们觉得过去的生活也可以这么好玩.也因此,历史课成了我每个星期最期待的课程.我想,我对历史的兴趣就是从那时开启的吧.

赢未来大学毕业后为何选择当一名历史老师?你的教学方法与其他老师有区别吗?

李远江其实我只是一名历史“代课老师”.大学时我学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后就到北海中学当政治老师.刚踏上讲台,我还是踌躇满志的,讲马克思主义、讲辩证法、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等照着教学大纲去操作,心想定能万无一失.但两年下来,我越教越没激情,感觉是在拿骗不了自己的东西去骗学生,心里不太舒服.这时恰巧有位历史老师怀孕请假,历史科组缺人手,我就主动申请调去做替补.获得领导批准后,我颇为激动,虽然知道教历史也会有自己不喜欢的内容,但我可以通过讲述历史教导大家如何去探寻真相,这比单纯的意识形态灌输要有意义.

我的教学方式也开始转变.在以前,我也会模仿其他老师的方法,很注重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情况,有时候把知识点讲完了就让学生自己看书、做习题;转教历史后,我则把大部分课堂时间放在历史细节的还原上,我会给学生列出当时的各种文献记录、器物图片、人物书信等,还会播放相关的历史纪录片、人物访谈等.只要选择好切入点,就可以用一个故事把课程里涉及到的历史基本特征、各方力量的对抗等史实串联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会经常提醒学生,历史不是纯粹客观的,每个人都是基于自身立场去看待历史.教材里的历史只是教材编写者需要的表述,所以我会给学生们提供多元的表述,让他们去思考判断.当然,因为“太能侃了”,很多时候我都没有完成教学进度,一个教学任务要拖两三节课才能讲完.但能够让学生进入历史情境中体会,我认为值得.

赢未来2007年,你从老师转型去当记者,职业身份的变换让你看待历史和研究历史发生哪些改变?

李远江其实投身做杂志,是为了换个环境.之前当老师也好,做软件开发也好,都只是在教学领域内观察历史,涉及的内容重复性很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加入《看历史》后,我开始了痛苦的蜕变过程.我最初的稿子几乎都是不合格的,被主编唐建光批评为“像学术性论文般干涩难懂”.当时的我在历史写作上还是停留在老旧的思维模式中——只会做历史知识的传递和堆砌,而没有通过还原历史细节来展现时代对人们命运的影响.意识到这个问题,我尝试变换叙事方式.《世界首富伍秉鉴的陌路人生》是我第一篇真正刊登出来的稿子.在资料搜集阶段,我从《华尔街日报》中得知伍秉鉴是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之一,也是唯一一个凭借商业贸易成为世界首富的中国人,但是由于禁烟活动和鸦片战争,他的事业王国终究轰然倒塌.我当时就想探究,这样一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广东十三行商业首领是如何在清政府和英国列强的双双逼迫中尴尬生存的.所以,我撇开了伍秉鉴的光辉业绩,着重还原官方代表林则徐、英国商人颠地和他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的博弈.这篇稿子后来成为杂志创刊初期影响较大的稿子,给了我莫大的鼓励.

同样是历史传播者,老师和记者还是有区别的:老师只要把历史事件的梗概和知识点告诉学生就基本可以了,但记者要做的不仅是还原事件(这项工作已经由史学专家完成),更要展现人物在大历史背景下的遭遇,挖掘历史和个体的关系,从而给读者提供新的认知.这是我在《看历史》中受益最深的一点.

赢未来有人说,做历史要冒较大的风险,因为随时都可能会越界.对此,你有何体会?李远江这是实话,在当下社会,政治和历史还是紧密勾连在一起,如果贸然提出一些不同的观点,很有可能会被认作是对过往历史的背叛和颠覆.我们的处理方式是,不直接去挑衅传统的史观,而是尽量多地引用各种史料,给读者呈现历史的全貌.我们认为,没有真相就没有和解,但真相若用爆猛料的方式呈现,很容易造成社会的剧烈震荡;而如果用手术刀的方式慢慢解剖,让大众逐渐接受历史的光鲜和丑陋,人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时代.

赢未来与历史打了十多年的交道,你觉得它给你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李远江我觉得最大的影响是,历史让我告别愤青.年轻时,我也曾经常抱怨时代的问题,对假大空的记录很拒斥,总是简单地去理解国家的历史.后来当了老师,又做了记者,才渐渐明白到历史的复杂性,也才明了社会的发展是由每个人去推动的.现在重新看待某些历史遗留问题时,我不会再一味地批评,而是会认识到时代和个人的局限.

发现身边历史,完成记忆拼图

2011年1月,由李远江策划的“全国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正式启动,为《看历史》杂志的“公民写史计划”迈出了重要一步.“拿起笔来当史官”的比赛形式吸引了上万名中学生参与,他们或缠着长辈促膝长谈

1 2 3

关于中学生论文范文集,与让年轻人写家史李远江:用鲜活记忆拼凑历史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参考文献资料:

本科经济管理学毕业论文

农村经济 论文

经济师 论文发表

高级经济师论文答辩

建筑经济学论文题目

经济学自考

计量经济学论文

经济类权威期刊

经济学专科论文

国外经济学论文

让年轻人写家史李远江:用鲜活记忆拼凑历史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