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际政治经济学论文范文检索,与制度理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新视角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国际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制度理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新视角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国际政治经济学及国际政治及现代经济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国际政治经济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诺思在其《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阐释了产权制度的重要,但并未解释国家之间存在产权制度有效程度差异的原因.基于此,诺思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一书中作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在对新古典主义的批判和对马克思主义修正的基础上,以人类社会的不断演进作为实证依据,建构了一个新的解释经济史的宏观理论框架.全书的核心在于制度理论的研究,探讨制度上的历史演进及其推动力量.关 键 词:国际政治经济学;制度理论;结构与变迁中图分类号:F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7-0028-02一、核心框架本书的内容围绕着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展开,“‘结构’涉及制度框架,‘变迁’涉及在一段时间里制度的设立、更改或破坏.”诺思认为,为了弥补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不足,需要人口变迁理论、知识存量增长理论以及制度理论,其中制度变迁理论是本书的研究重点.该理论包含三大理论基石:国家理论、产权理论、意识形态理论.作者将国家定义为“在行使暴力上有比较利益的组织”,因而处于界定和行使产权的地位.国家规定着产权结构,对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而产权结构的效率决定了经济的增长、停滞或衰退.诺思认为契约论、掠夺论都是不全面的,他用暴力解释国家:国家可以以其暴力上的比较优势规定产权组织形式,潜在地利用暴力来实现对资源的控制.根据有关经济组织的分析,作者认为,经济的实绩取决于其组织结构;经济的组织结构影响交易费用.这里所谓的经济组织安排,就是通常所说的产权形式.不同的产权形式对经济实绩有着深刻的影响.现代经济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市场与企业、产权制度与市场、交易成本、组织密不可分.市场交换需要产权制度,否则交换不能进行;市场交换存在交易成本,市场交易必须有使交易成为可能的基础,那就是一套复杂的法律结构及其实施,即需要一套产权制度.产权理论与国家理论关系紧密,产权的创建和实施又与国家相关.诺思指出,国家有着不完全一致的双重目标:由于稀缺性和竞争的存在,更有效率的组织形式将替代无效率的组织形式,但如果有效率的组织形式损害了统治者的利益,那么相对无效率的组织形式将存在下来.借助国家理论,诺思解释了无效率的组织形式、不好的产权制度得以存在的原因.在诺思看来,国家在制定和变革制度方面是受到两方面制约的:一是政治市场的竞争;二是交易费用.但是交易费用与收益的计算并不能解释一切制度的稳定与变迁,“历史上的变革和稳定性,需要有一种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来解释同新古典理论关于个人主义合理算计相背离的那些情况”.国家作为产权的界定、保护和变革者,所提供的产权制度需要人们相应的意识形态才能得以维护,“成功的意识形态必须是灵活的,以便能赢得新团体的忠诚,或随着外部条件变化也得到老团体的忠诚.”国家可以通过对意识形态的投资,使人们理解、支持制度变革,使制度变迁顺利,降低变迁成本,抑制“搭便车”行为,使制度变迁的成本内存化,从而节约变迁成本.上述背景条件构成了作者的理论基础,经济环境的变化(如资源条件的变化、相对价格的变化等)构成了推动产权变动的力量,产权变动向着减少制度费用的方向发展,政府依靠其暴力上的比较优势在其自身动机的约束下确认并执行有效产权,意识形态上的变革有助于降低经济组织成本,上述过程有效的解释了制度变迁的机制.本文将着重探讨在1990年以后的全球化时期,本书所提出的制度理论对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解释力.二、全球化时期国际政治经济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全球化时期,国际政治经济学有一个不变的“核心议题”,即国际政治经济学最终是要研究经济的全球化与仍然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国际政治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冲突,以及研究如何管理和解决这些结构性矛盾和冲突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苏联解体,全球化掀起又一浪潮,国际经济和国内政治之间的联系明显增强,这一时期的全球化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征:首先,在经济方面,以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为代表的全球多边经济组织努力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各种区域经济组织不断产生,一体化程度不断深化.第二,各民族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不仅在贸易方面有所拓展,在环境、疾病和公共健康(最典型的案例包括SARS和AIDS),毒品和洗钱等方面的国际问题也凸显出来,这些政府无法控制的问题是需要通过国际机制和全球治理来解决的.第三,全球化产生了国际关系领域的开放经济政治问题,国际体系经济权力的分布也发生很大改变,除了发达国家通过国际机制进一步确保统一的开放市场之外,游离在全球经济体系之外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也纷纷提出了加入这一体系的要求.同时,参与全球化体系的主体从民族国家拓展到跨国公司和利益集团.针对这样的趋势,国际政治经济学发展的主要问题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国际政治经济学90年代后最大的成果是借用经济学理论研究不同行为主体的经济利益如何影响其政策选择.很多学者已逐步走出国家与市场两分法、国内层次与国际层次相互割裂的狭隘研究视角,在国家、市场维度之外纳入“社会维度”,同时打通国际与国内层次.国际政治经济学发展的主要问题由“国家——市场”转变为:“国家——市场——社会”.在新添加的社会层次上,最重要的是要研究社会集团,特别是私人利益集团与公共利益集团的作用.下图能够较为全面地概括1990年以后的全球化时期国际政治经济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国际政治经济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包括国家、市场、社会三个层面,在国内层次中分别以国家、企业、国内利益集团为主体,在国际层次中分别以民族国家、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包括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为主体,同时,国内层次与国际层次相互交织,界线越来越模糊.三、结论根据以上的综合分析,笔者认为诺思的制度理论对于解释全球化时期(1990年至今)国际政治经济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具有可借鉴之处,具备一定解释力.第一,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目前的主要流派来看,国际政治经济学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讨论民族国家与世界市场的互动关系,并将国际关系的发展动力归结为二者的相互作用.自由主义流派强调世界市场更多地塑造了民族国家的行为;现实主义流派认为民族国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贡献更大;激进主义流派则从公平、公正的角度,否定现有的民族国家与世界市场体系,试图推进不满足于现状的力量,完成意识形态上的进步.诺思所强调的推动经济史中结构变迁的因素——经济组织的形式、国家对新兴产权形式的界定、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构成了国际政治经济学三个流派关注的对象.第二,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必须了解国内集团如何界定各自物质偏好,这些偏好又是如何被政治机制所加强的.这一问题涉及到两个研究方向:首先是国际层面与国内层面的互动;其次是制度与利益的互动.在国家层面,从国家对产权结构界定的角度,诺思认为,国家既有动机建立适宜自己的产权结构以使得统治者获得的租金最大化,也有降低经济组织中的交易费用以使得社会产出最大的动机.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学最终要研究的是经济全球化与仍然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国际政治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冲突,以及研究如何管理和解决这些结构性矛盾和冲突的问题,国家和政府需要以暴力规定产权组织形式,潜在地利用暴力来实现对资源的控制.在市场层面,现代经济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市场与企业.民族国家在推动世界市场形成中起到了主要作用,而在全球化条件
关于国际政治经济学论文范文检索,与制度理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新视角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