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融危机方面论文范本,与中德打开思路向前看相关论文查重免费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金融危机方面论文查重免费,关于中德打开思路向前看相关本科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金融危机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新能源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金融危机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中德建交40年来,交往密切,在外交、经贸关系中,成果丰硕.回望过去,两国关系虽偶尔疏远,却不断向前发展;面对未来,我们还应在哪些方面加强合作,互利互惠?为此,《经济》记者采访了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立群.
建交:没有政治障碍
《经济》:1972年中德建交,当时是基于什么样的形势和愿望?
刘立群:1971年,在阿尔巴尼亚等多个第三世界国家的推动下,中国被“抬进”了联合国.对于中国来说,这一事件意义重大:它成功开启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自此引来一大批欧洲国家来华建交,其中不乏德语国家.1971年,中国同奥地利建交,次年中国便与德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范文资料 | 大学生适用: | 学院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66 | 写作解决问题: | 毕业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 职称论文适用: |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毕业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60年代初,西德已实现“经济奇迹”,迫切需要开辟国外市场和改善国际地位,加之中苏分歧公开化,西德上下出现了积极发展对华关系的呼声.当时,德国勃兰特政府在外交上推行“新东方政策”,外向型经济迫使德国急需在世界市场上扩大投资及占有率,而中国意味着广阔的市场;其次,德国与台湾从未正式建交,这也为两国建交铺平了道路.这完全得益于当时的德国总理阿登纳的远见:德国与中国一样同为分裂国家,期待早日统一的心理“心有戚戚”.因此,德国政府始终坚持自己立场,不受美国怂恿,未与台湾建立官方关系;此外,德国自1956年起便与中国建立经贸关系,虽因文革有所间断,但两国从未出现政治障碍,这也推动了两国成功建交.
1972年7月,施罗德主席应邀访华,乔冠华副外长以外交学会副会长的名义与施罗德主席共同签署“内部谅解”,这份谅解为两国通过谈判正式建交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
外交:曲折中的发展
该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jingji/0512954.html
《经济》:40年来,中德关系虽偶尔疏远,却不断向前发展.两国的亲疏关系,受哪些因素影响?
刘立群:建交之初,中德两国经济实力悬殊较大.高傲的德意志民族对中国的普遍印象是贫穷落后.20世纪80年代后期,这种状况开始逐渐发生变化.1989年,中国提出商品经济;1992年,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此时,德国意识到中国的发展潜力极大,科尔政府制订了亚洲新战略,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在这期间,发生过两次波折,均与达赖相关:一是1996年,德国自民党主席金克尔任德国外交部长期间,瑙曼基金会召开研讨会,请达赖到德国议会做演讲,两国关系走向低谷,造成中德关系的局部倒退;二是2007年,也是因为同样的问题,这次是政府在办公室接见了达赖,致使双方关系冷冻了4个月,副部级以上的交往全部中断,也导致大量研讨会的停止.这主要是两国思想观念的差异造成了此次分歧的产生:德国方面将达赖看做佛教的精神领袖,而达赖在进行宣传时,也并不讲分裂主义,所以德国的亲达赖势力非常强,信奉佛教的人也不断增加,但并非承认藏独;而中国方面则认为,德国行为涉嫌侵犯别国内政.希望德国方面以史为鉴,避免再次触碰中国这一敏感问题.
两国另一个分歧则是人权问题:文革时期,中国的法律遭到践踏,目前仍偶存刑讯逼供现象,此外,中国死刑数量在世界占比很重.我们认为,德国以二战时期法西斯完全忽略人权为鉴,成为当今世界人权最高标准国家,令人钦佩.他国政府不带其他目的地善意批评有助我国进步,应虚心接受.
经贸:实现互利共赢
《经济》:中德两国建交40周年,经贸关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呈现哪些特点?
刘立群:建交以来,中德两国多方位交往,领域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人员交往数量与质量急速上升,两国贸易总额猛增,2011年,中德双边贸易额接近17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同英、法、意三国的贸易额.中国与德国经贸关系呈现以下特点:
德国作为“三高国家”,即产品质量高、技术水平高、管理水平高;中国作为“三多国家”,即人口数量多、国内市场多、投资机会多,但管理水平低、宏观经济弱、知识产权保护不足,两国可以通过对方弥补不足,相互受益.对世界来说,中德交往意味着和平与发展.中国是世界级大国,德国是中等强国.其最终目的,都是通过提高本国经济活力,使本国民众生活质量得以改善.
《经济》: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德两国积极应对,采取了哪些共度危机的策略?
刘立群:金融危机发生以后,默克尔转
关于金融危机方面论文范本
未来:仍需更多努力
《经济》:中德两国都是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国家,拥有更广阔合作空间,还应在哪些方面加深交往?
刘立群:中德两国都很重视多边主义,重视国际组织、国际法、对话的作用.在解决争端方面,两国提倡运用外交手段,尽量避免诉诸武力.越来越多的德国人来到中国,这对彼此深入交流、增强互信都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在人权方面,中国应把心态放平,增加社会透明度.相较德国甚至欧洲自认为逐渐衰退的现状,我国在发达国家眼中的分量与日俱增,我国到国外讲学、搞研究的人越来越多,哪怕加入了国外的国籍,其实也是成为中外沟通的桥梁,而不要把对方当成敌对势力来看,这是冷战和极左的思想.
经贸合作方面,中德开发合作的空间依然很大,谁先开发谁先受益.两国企业可在高新技术、机械设备、汽车制造和基础设施等领域扩大投资,加深合作.双方商定未来五年,双边贸易额将达3000亿美元.此外,德国是首个与中国开展太空合作的国家.中国人均资源渐少,急需新能源开发.开发太空资源,虽然不能在短时间见效,长远来看还是非常有利的.因此要打开思路,要有长远眼光.可以想象,再过10年,当中德建交50年时,两国和全世界都必将发生更大的变化、取得更大的进步,中德以及中欧的关系将会更加密切.尽管前进的道路会充满曲折,但没有理由怀疑中德两国关系的发展和合作的前景将是光明的.
关于金融危机方面论文范本,与中德打开思路向前看相关论文查重免费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