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方面有关论文例文,与对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相关论文提纲
本论文是一篇金融学方面有关论文提纲,关于对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金融学及经济学类及财经类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金融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文章分析了金融学专业大类招生的模式及积极意义,探讨了大类培养课程体系的设计,认为明确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注重学科交叉与课程体系的衔接.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创新应用有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并提出了具体的培养方案.
关 键 词:金融学;大类招生;大类培养
一、金融学专业大类招生的模式及积极意义
大类招生是近年来一些高等院校将相同、相近学科门类,或是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专业大类招收学生.考生填报志愿时,只需在不同专业大类之间进行选择.在我国,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是最早实施这项招生改革的院校.2002年,北京大学开始在13个院系中实行按院系招生,3个专业中按学科大类招生的试点;同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也试行了按“工商管理类”统一招生、以学院为单位进行大类培养的教育模式改革.2005年,浙江大学率先在经济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药学院3个学院进行大类招生尝试.到2011年,“211工程”院校中实行大类招生的学校已经达到50%以上,很多普通本科院校也逐渐跟进.在众多高校公布的招生章程中,“按院系招生”“按大类培养”之类的词汇比比皆是,成为重要甚至主要的招生录取方式.
金融学专业作为高校众多专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份,其大类招生主要包括两种模式.一是综合类院校按学科招生的模式.根据教育部1998年7月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金融学专业被划分为经济学类.自20世纪末高校办学自主权扩大以来,不但综合类院校设有经济学类专业,许多理工农类院校也开办了经济学类专业.在经济学类专业中,各校依据自身的条件,设置了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及国民经济管理、工业经济、农业经济、运输经济、劳动经济、贸易经济、数量经济等不同专业,大类招生后,学生只需选择经济学类,就等于同时选择了上述若干个专业.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二是财经类院校按院系招生的模式.由于财经类院校重点培养财经类人才,以财政、金融、社会保障、工商管理、城市管理等为主要培养领域,大多数财经院校都设有金融学院,并下设金融学、金融学(国际金融)、金融工程学、信用管理学、保险学等专业或专业方向.实行大类招生后,统一按金融类专业招生.个别院校也采用“基地班”、“实验班”模式招生,如西南财经大学的“金融学双语实验班”.
对于金融学专业而言,无论是按学科或是按院系进行大类招生,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均可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促进高招公平,增加录取机会.与大类招生相对应的是大类报考,对学生来说,表面上看可选择的专业数量少了,但实际上考生选择一个类,就等于选择了几个专业,同时避免了专业内部的级差问题.这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生的录取机会,而且减轻了考生被调剂到不喜欢专业的风险,有助于缓解考生压力;二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减少盲目性.在填写高考志愿时,对于一直处于应试教育背景下的中学生来说,除了少数从小就对某一领域有特殊偏好者外,大多数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选择都比较盲目.在高招咨询中,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就是问学校能否转专业?事实上,由于专业选择不适合自己,进入大学后,一部分学生或应付本专业的学习任务,用大量时间自学自己感兴趣的科目,致使学教分离,不能达到互相促进的效果.另一部份学生干脆自暴自弃,逃学逃课以致于不能顺利毕业.大类招生后,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可以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选择,目标更加明确,结果更加理性;三是拓宽知识基础,增强就业竞争能力.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既有多元化知识结构,又有复合型专业能力的人才.而金融学专业按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可以更好地实现这样的办学理念.大类招生后,学生在同一公共基础课平台和学科基础课平台进行一年或两年的统一培养,然后选择具体专业.推行的是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体现的是“厚基础、宽口径、重个性、求创新”的人才培养原则.学生在统一的大类学习中,不但可以拓宽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的范围,而且可以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互补,增强学生对人才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本篇论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jingji/0519661.html
二、金融学专业大类培养课程体系的设计
要使金融学专业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积极意义得࠸
金融学方面有关论文例文
第一,拓宽知识基础,注重学科交叉.一般而言,金融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与高校大多数专业一样,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与任意选修课几类.公共基础课是作为一个大学生必须学习且掌握的大学基础课程,包括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英语、大学语文、应用写作、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开设这类课程,目的是要求每一个拥有经济学大学文凭的人都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和道德修养,是社会文明的传播者和体现者,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具有必要的语言表达能力、了解外部信息的能力、较强的数理基础、逻辑分析能力和计算机运用能力,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在大类培养的情况下,这类课程不应该弱化,反而需要进一步强化.公共基础课的开设主要由教育部作出规定,但高校可以根据社会或技术发展情况,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加以扩展;学科基础课是金融学专业所属经济学科应该掌握的相关知识,根据各高校性质有区别,一般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数量经济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货币银行学等课程.由于高校在学科基础课方面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不同知识背景的院校可以增添部份能反映自身特色的课程,比如综合校院校或财经类院校可以增加经济史方面的课程,理工类高校可以增加数量经济学或其他能在金融领域运用的课程;任意选修课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金融学的文章 | 大学生适用: | 大学毕业论文、函授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53 | 写作解决问题: | 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金融学方面有关论文例文,与对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相关论文提纲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