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经济— 范文

关于制度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封驳制度的意义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制度论文答辩开场白,关于封驳制度的意义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制度及皇帝及文学作品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制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中国古代官场不乏敢于抗上、直言不讳的耿直之士,加上文学作品中对皇帝一言九鼎、权臣压制言路的渲染,使不少人认为古代的制度不允许臣下抗命君主.殊不知即便在皇帝最专制的情况下,也还有可以否决皇帝意见的封驳制度.

中国在汉代就建立了封驳制度.所谓“封”,就是把皇帝的敕令退还回去拒不执行;所谓“驳”,就是指出皇帝敕令中存在的错讹失误.汉代的丞相,在制度上享有封驳权.例如汉哀帝时,丞相王嘉就退回了皇帝要加封董贤的诏书.然而,丞相既要执行皇帝的诏旨,又享有封驳的权力,在职能上存在冲突.当时的解决办法是:如果皇帝不愿听从丞相的封驳,那么丞相就应当辞职.否则,国家机器就不能正常运作.到了唐代,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部门分工.唐代实行三省制,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尚书管执行,门下省的职责就是“出纳帝命,封驳诏奏”.凡有制敕下发,先经门下,认为不当者可以封还重拟,需要修改者直接批注退回,具体由给事中操作,“诏敕有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新唐书·百官二》)其后,这一制度一直存在,就连孟森认为“最无制度”的元朝,也有同封驳类似的覆奏举措.忽必烈曾经对右丞相史天泽说:“朕或乘怒欲有所诛杀,卿等宜迟留一二日,覆奏行之.”(《元史·世祖二》)明朝,内阁依然可以封驳皇帝的诏旨,嘉靖时的阁臣杨廷和,针对议大礼,“先后封还御批者四,执奏几三十疏,帝常忽忽有所恨”(《明史·杨廷和传》).另外,六科给事中专门负责封驳,“诏旨必由六科,诸司始得奉行.脱有未当,许封还执奏.”(《明史·骆问礼传》)即便到了崇祯年间,李清任给事中,曾看到被皇帝下令廷杖的官员,已经根据旨意解衣待杖,也要等给事中签押的驾帖送到后方可行刑,这显然是封驳制度的遗留.


本文来源:http://www.sxsky.net/jingji/0533211.html

皇权既然是专制的,为何还要有封驳制度?封驳会不会对皇权形成损害?显然,封驳制度的建立来自于政治实践.汉唐吸取秦隋的教训,认识到皇帝也需要有人不断提醒,如果没有人在皇帝头脑发热时降温刹车,有可能会给帝国带来灭顶之灾.所以,尽管皇帝可能会觉得封驳限制了自己的权力,使自己不能为所欲为,但权衡利弊,有它还是比没有好.当然,皇帝在遭到封驳时,很可能会觉得束手束脚,像嘉靖皇帝就曾被多次抗命的杨廷和气得吹胡子瞪眼,但他也无可奈何.从历史的经验看,封驳不但不会降低皇帝权威,反而由于其能够减少皇帝的失误,倒过来增加皇帝的威望.

当然,如果封驳导致皇帝的命令得不到有效贯彻,则会严重影响帝国的运行.所以,历代的办法是对于皇帝不听取的封驳,则提出封驳的相关官员尤其是负有执行责任却持不同意见的官员,则要辞职,一是表达自己的坚持,二是腾出位子保证皇帝意旨的贯彻.唐代开始把封驳权与执行权分开在两个部门,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封驳与执行的这种矛盾.

了解封驳制度,可以使人们知道,即便是在最专制的体制下,对于最高权力依然需要有一定的制度约束.在高管团队中,要给不同意见的表达留出一定的制度通道.号称天纵圣明的皇帝,也不可能不犯错误.如果制度上从一开始就不允许不同意见存在,那么,这个制度肯定会出大错.专制型的管理,也需要给最高领导人留出可以转圜改变主意的余地.

封驳制度的运行和演变,反映出制度作用和人的作用是相互配合的.历史上的抗命,多数不仅要靠正人君子的正直敢言,而且要靠相应的制度保障.没有制度的抗争,实际上是原始丛林状态.所以,即便是人治体系,也需要重视制度建设(习俗也是制度).所谓人治与法治,不过是二者的比例与侧重不同而已.把二者对立起来,是一种过于简单化的思维.当然,人与制度的相互作用,有可能使制度的初衷得到强化,也有可能使制度的初衷弱化,还有可能改变制度的初衷.封驳制度的实施效果和演化方向,取决于不同的人对这一制度寄予的不同期望和不同努力.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兴衰轮回,是人与制度的合力

关于封驳制度的意义的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制度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封驳制度在运行中,其效果如何取决于人.如果皇帝愿意听到不同意见,或者不愿听但却理解这一制度的积极作用,封驳就会强化;如果皇帝认为封驳是对自己权力的剥夺,则会弱化;如果皇帝要借用封驳达到另外的目的(比如整肃队伍),则会影响到封驳的指向.


写制度论文的格式
播放:25652次 评论:3305人

封驳制度的意义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制度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3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人们还需要认识到,任何时候,总会有人钻制度的空子,上下都有.当制度会增进相关人的利益时,人们乐意遵循制度;当制度削减相关人利益甚至危害相关人时,是人都会规避甚至违反制度.正由于人们利益的不同,才会出现制度的博弈.秦始皇的强势权威,导致为批评朝政设置的博士制度“备而弗用”;唐太宗对变成昏君的担心,则助长了魏徵提意见的勇气.所以,没有正强化的制度,作用会衰减;只有制度本身能带来激励,其作用才可不断增强.统治者志得意满、过于自负时,封驳的效应就会削弱;统治者“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时,封驳的效应就可增强.当杨国忠以仪仗马队为例,威胁敢于嘶鸣的仗马没有草料时,大臣们就以沉默不言居多;当明代遭受廷杖能够青史留名,而且士人以气节相尚时,乐于挨打的大臣就前赴后继.

在管理中,行动需要共识,决策需要异议.封驳就是一个表达异议、达成共识的制度安排.更重要的是,制度是在运行中不断修正调整的.只有昙花一现的短命王朝或者起义叛乱,才会把封驳当作对最高权力的危害.

关于制度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封驳制度的意义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参考文献资料:

矿产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自考论文

经济学专科论文

经济与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如何撰写并发表英文经济学论文 pdf

国际经济贸易毕业论文

经济法论文

企业经济统计学

农业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经济管理类核心期刊

封驳制度的意义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