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监管类有关论文范文素材,与构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的会计监管体系相关毕业设计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会计监管类有关毕业设计论文,关于构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的会计监管体系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会计监管及会计信息及可靠性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会计监管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伴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上海的金融市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2012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给出了详细描述:
(1)上海金融市场体系不断健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清算所开业,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成功推出.
(2)金融市场产品和工具不断丰富:成功推出了中期票据、黄金期货、锌期货、股指期货等一批有重要影响的金融产品和工具,提升了上海金融市场交易、定价功能.至2010年底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交合约数量居全球商品期货和期权交易所第二位,成为全球三大有色金属的定价中心之一;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现货交易量位居全球第一.
(3)金融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10年,上海金融市场(不含外汇市场)交易总额386.2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10倍;直接融资总额2.38万亿元(不含3.1万亿元银行间债券市场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发行额),比2005年增长2.4倍;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额位居全球第三,年末股票市值位居全球第六;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年末债券托管余额位居全球第五.
(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未来规划
《规划》还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提出了一些量化的指标,具体包括:到2015年,上海金融市场(不含外汇市场)交易额达到1000万亿元左右;主要金融市场规模保持或进入世界同类市场前列,其中,债券托管余额进入全球前3位,黄金市场现货交易量保持全球第1位,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量进入全球前5位;保险市场原保费规模达1400亿元左右;银行卡跨行交易额达25万亿元左右;银行卡消费金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剔除批发性大宗交易和房地产交易)的比例达50%左右;票据市场和信贷转让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等.
三、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相匹配的会计监管体系的设计
(一)对会计准则基本理念的有条件实施
世界上已经有包括欧盟各成员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在内的117个国家和地区要求或允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其他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也纷纷推出了与IFRS的趋同路线图.IFRS在制定过程中考虑了纽约和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在内的诸多发达资本市场的现实条件,也充分研究了复杂金融产品和经济业务中可能出现的情况,IASB和FASB一贯坚持“相关性”的会计信息特征及“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对于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更有实施的前提和意义.
对于中国这样的新兴资本市场而言,资本规模偏小、金融产品和经济业务的复杂性较低、资本市场的投资者较分散、市场投机气氛较强、现行市场价格有时有失“公允”等等客观因素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前述会计准则基本理念的推广和实施.然而上海要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就有必要改善资本市场的上述问题,也就意味着上海可能比国内其他资本市场更具有接纳IFRS不同理念和先进做法的先决条件.
事实上,鼓励企业披露包括管理层分析及讨论在内的多项非财务信息、要求企业提供社会责任报告、推出上证社会责任ETF产品等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上海在借鉴他国会计监管方法的同时,也在不断研究和摸索适合本地资本市场的会计监管体系.
(二)会计监管主体的多样性与层次性的设计
从理论上看,资本市场中利益相关者都有可能成为会计监管的主体:政府或会计职业团体等基于政治强制力而成为外部监管主体(夏冬林、刘峰,1995;徐径长,2002;阎达五、支晓强,2002),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经营管理者、证券分析师等利益相关者基于经济利益也可成为外部监管主体(张俊民,2000;黄平、简建辉,2009);此外,季小琴(2006)将会计监管视为监管权利在全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分配,将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也纳入了会计监管主体中来.
从美国和英国的经验来看,资本市场的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市场纪律这三大支柱从未退出过会计监管领域,只是在不同的经济政治条件下,三者的力量对比不同.此外,英国还利用了舆论媒体监管效率较高,监管立场较超然的特点,并将其充分运用到会计监管中.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会计监管的论文范文集 | 大学生适用: | 专科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53 | 写作解决问题: | 怎么撰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 职称论文适用: |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怎么撰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会计监管主体偏重于政府监管,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监管能动性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恰好能成为构建多样性、多层次性会计监管主体的契机,在上海培育资信评级机构,进一步发挥机构投资者、证券分析师和新闻媒体①等的会计监管作用.(三)扩展已有的会计监管重点领域
从近年的媒体曝光来看,目前资本市场会计监管的重点关注对象偏重于传统的会计监管领域,②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金融市场的体系不断完善、规模不断扩大,资本市场风险对会计监管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事实上,近年来政府监管的视角也更多地向此转移(中国证监会,2009、2010、2011).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几乎没有一次金融危机和衍生品交易无关(曹凤岐,2008),尤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实务界和理论界越发关注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控制和监管.然而我国目前针对金融衍生品的金融监管以“堵”为主(国务院国资委,2009),会计监管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李若山,2009、马颖,2011、中国会计学会,2010),在信息披露监管方面存在一定的制度缺失,相关会计监管体系亟待完善.
(四)增强会计监管的协调与沟通功能
1.会计监管与金融监管的沟通
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者和资本市场会计监管者之间则是平行的政府机构,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两者更多的合作与沟通,有必要加强审计、国资委、税务、专员办、特派办、证监局等相关业务部门的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在此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已有XBRL的信息平台,③并进一步拓展其功能,将经济系统中所有经济主体和监管者的信息实时联动起来.例如,企业的会计信息传递给外部审计师,由后者上传审计意见,经审计后的会计信息可被信用评级机构和咨询公司所用,并由后者将信用等级或相关建议通过XBRL平台直接反馈给企业,而诸如证监会、证监局、证券交易所、工商、税务等政府部门也可以直接利用XBRL平台上的信息对包括企业和金融服务中介在内的多个经济主体进行监管,并提交审核意见.
2.会计监管与市场经济体的沟通
从英美资本市场的金融监管模式的变迁来看,严厉而复杂的规则导向型监管并不能预防一切金融危机,而原则导向型的金融监管却为伦敦创造了更柔性和高效的监管氛围,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可以借鉴这种柔性监管模式,加强会计监管机构与公司高管层之间的事前沟通和磋商,以解决问题和补救差错为先导,以惩罚和处罚为辅助手段,在调查和处理阶段则有必要保障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
参考文献:
[1]FASB.SFACNo.8:Chapter1,TheObjectiveofGeneralPurposeFinancialReporting,andChapter3,QualitativeCharacteristicsof
UsefulFinancialInformation.2010.
[2]IASBS.ConceptualFrameworkforFinancialReporting:Chapter1,TheObjectiveofGeneralPurposeFinancialReporting.2010
[3]董盈厚.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理论扩展研究[M].天津:天津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4]董盈厚,侯铁健.基于IASB概念框架的可靠性质量特征之认识理性[J].会计研究,2011,(1).
[5]高璐.英国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建设及其启示[J].会计研究,2002,(5).
[6]关爱浩.证券市场会计信息共享机制研究——基
会计监管类有关论文范文素材,与构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的会计监管体系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