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经济— 范文

关于企业所得税论文范文,与事业单位企业所得税比例分摊法相关论文的格式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企业所得税论文的格式,关于事业单位企业所得税比例分摊法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企业所得税及会计核算及支出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企业所得税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0340;实现,对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作出谨慎选择.

根据现有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是不计提折旧.虽然,根据粤财会函[2012]6号文,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会计制度的征求意见稿已经把固定资产折旧列入准则中,但是,现阶段,在账务上事业单位是没有建立折旧制度.为做好企业所得税的税务筹划工作,事业单位必须建立经营类固定资产折旧台账.建立的方法既可以是利用原有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也可以是利用Excel表等辅助工具,为内部管理提供企业所得税方面完整的信息奠定基础.

4.纳税调整的问题.通过以上三个步骤,已经把事业单位的应税支出逐渐整理出来,最后进入纳税调整阶段.纳税调整是因为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差异形成的,就是按照税法对营利所得进行调整,包括按照税法超规定提取的业务招待费、福利费、工会费、职工教育经费、不能在税前扣除的各种开支等.因此,在日常会计核算时,要结合单位应税支出的特点,利用成本费用的充分列支是减轻事业单位企业所得税税负的重要手段.在收入既定时,在遵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准则和税收制度规定的前提下,尽量增加准予扣除的项目,将事业单位发生的准予扣除的项目予以充分列支,必然会使应纳税所得额大大减少,最终减少企业的所得税计税依据,并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三、与事业单位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相关的两个重要比率

1.应税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简称“应税收入比率”).应税收入比率不仅决定了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收入水平,而且对税前可扣除的支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个比率越高,划分不清楚支出(即总支出剔除直接认定的应税支出和非应税支出后余下需要分摊的部分)的税前可扣除部分的数值就越高,那么税前可扣除的支出就会越大,从而应纳税所得额就会越小;反之,这个比率越低,划分不清楚支出的税前可扣除部分的数值就会越低,那么税前可扣除的支出就会越小,从而应纳税所得额就会越大.可见,要重视应税收入和不应税收入的划分工作.

2.直接认定的应税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简称“直接应税支出比率”).直接应税支出比率决定了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完全列支的支出水平的高低.这个比率越高,支出中可以完全税前列支的部分会越多,税前扣除的支出水平受应税收入比率的影响就会越小;反之,这个比率越低,支出中可以完全税前列支的部分会越少,税前扣除的支出水平受应税收入比率的影响就会越大.可见,不可忽视事业单位日常成本费用会计核算工作对税负的影响.

以上这两个比率在事业单位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中相得益彰,当应税收入比率比较高,如超过50%时,直接应税支出比率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就不会太大;相反,当应税收入比率比较低时,直接应税支出比率确定应纳税所得额中就变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丁芸.非营利组织的税法认定及其所得课税[J].税务研究,2011,(5):49-52.

[2]张阿芬.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研究[J].税务与经济,2001,(5):29-33.

[3]张庆.事业单位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探析[J].财会通讯综合,2010,(3):56-57.

[4]葛秋灵.事业单位缴纳企业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商业会计,2010,(19):62-63.

[5]施正文,翁武耀.对于新企业所得税法中“不征税收入”问题的探讨[J].税务研究,2007,(9).

[责任编辑吴高君]

1 2

关于企业所得税论文范文,与事业单位企业所得税比例分摊法相关论文的格式参考文献资料:

网络教育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相关论文

政府经济论文

人的行动 关于经济学的论文

经济类高级职称论文

经济学专业

中级经济师论文范文

经济法本科毕业论文

经济法硕士毕业论文题目

政治经济学论文范文

事业单位企业所得税比例分摊法(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