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经济— 范文

环境保护类有关论文范文,与何谓环境友好型社会框架下的环境法律相关论文怎么写

本论文是一篇环境保护类有关论文怎么写,关于何谓环境友好型社会框架下的环境法律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环境保护及保护环境及环境法律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环境保护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一致争求的环境利益.如中国积极开展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合作,先后与美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等40多个国家签署双边环境保护合作协议或谅解备忘录;与11个国家签署核安全合作双边协定或谅解备忘录;与各国在环境政策法规、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可持续生产与消费、环境技术和环保产业等方面展开广泛交流与合作;同时也与15个边界接壤国家加强区域合作机制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合作机制、中国――东盟(10+1)机制和中日韩――东盟(10+3)机制下的环境合作机制、东北亚环境合作会议机制、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机制、东亚酸沉降监测网络政府间会议机制、中国与西北太平洋沿岸国家合作机制;也有跨区域的中国与欧盟、非盟、阿拉伯联盟之间进行的一系列环境合作机制.

(四)保证环境保护目的的合法性

法律之目的乃是为了保障各种利益,并平衡它们之间的冲突,而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的亦是寻求各类与环境相关的利益间的和谐共存.相较之下,二者在保护环境利益的目标上是契合的.法律能够就本身之目的通过提供评判标准来确认保护利益的行为的合法性,于是,社会各分子基于各自利益的考量,有权决定自己的社会行为朝着合法的方向前进.而把该种合法性确认放在以保护环境利益为目的的环境友好型社会中时,人们的社会行为体现了环境保护的内容,对社会保护环境的需要做出了反应,我们可以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中看到,也能从国际公约、条约和协定里发现“保护人类健康或安全、保护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及保护环境”⑧的合法目标.


环境保护自考论文怎么写
播放:20409次 评论:3953人

(五)树立环境保护道德标准

诸如《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即《TBT协定》(TheAgreementonTechnicalBarrierstoTrade)中关于“保护人类健康或安全、保护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及保护环境”的规定,它既反应出环境友好型社会以法律的形式期望实现的目标,也揭示了一种保护环境的道德内涵,即考虑人、动物、植物及生态环境系统的整体利益.无论是法律目标的实现,还是环境保护的道德内涵的彰显,均显现了人类的道德考量转向.道德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再只关怀人,也关心动物、植物,更关注整体的生态系统.承认“人类,所有生物种类、生态系统、景观等具有生存的权利”“不是人的权利缩小,而是意味着人类权利向万物的扩展,因而必须被正确地接受.”⑨尽管目前在传统的法律观念里,还暂时无法给予非人类的生命形式以法律上的权利主体地位,但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情境中,人类逐渐把道德关怀施加于生命形式上.“亲亲”,使人类先考虑自己的利益;“仁爱”,则让人类爱护外人如同爱护自己亲人一样;“爱物”,把人类的关爱转移到动植物身上.我们可以从一些法律层面的表述变化看出道德关怀的转变:如,南京市政府表示,对古树的态度是以爱护自己生命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德国更是赋予了动物法律上的“being”资格,虽未授予法律权利主体地位,但已承认部分生命体具有“存在”的法律意义.总之,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法律面前,人类与动物、植物等生命形式应受到公平对待;“保护人类,善待生命,尊重自然”应该是道德在法律中的诉求.

三、结语

从保护环境角度讲,不论法律内容与形式如何,只要符合维护环境和谐秩序、确认环境权利和环境保护的义务、促进环境合作、保证环境保护合法性和树立环境伦理道德标准等五个功能的要求,该法律便是旨在保护环境的环境法律.埃利希认为,法律是社会秩序或人类团体的内在秩序,因而不能把国家制定法看成是法律的主要部分,法律规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只要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规范作用,尽管“这种法律不曾被制定为法律条文”,它仍不失为是“支配社会生活的法律”⑩.

注释:

①把菲利普赛尔兹尼克.关于法律的功能的阐述:维持公共秩序、确认权利和义务、促进相互合作、确认合法性、树立道德标准,放在环境法律语境中,作为环境法律的功能展开论述.

②④[英]简汉考克著.李隼译.环境人权:权力、伦理与法律.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134页,第80页.

③泰勒提出解决这类冲突的五个优先原则可为法律完成该种平衡提供一定的借鉴:(1)涉及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受到危险时的人类对非人类生物的自卫原则;(2)涉及到非人类的基本利益与人类的非基本利益相互冲突时,比例原则、最少错误原则禁止牺牲非人类的基本利益;(3)公平分配原则:当人类与非人类之间没有利益上的冲突,则可以和谐共处,人类不去打破非人类的相应环境;(4)补偿正义原则:要求人类如果为了私利而过度损害非人类利益时,要考虑补偿损失,以恢复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6条.

⑦[英]丹尼斯罗伊德著.张茂柏译.法律的理念.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169页.

⑧《TBT协定》(TheAgreementonTechnicalBarrierstoTrade)第2条第2款规定合法目标包括:“等保护人类健康或安全、保护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及保护环境.”李仁真,秦天宝,李勋.WTO与环境保护.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⑨[日]岸根卓郎著.何鉴译.环境论――人类最终的选择.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1页.

⑩谷春德.西方法律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48页.

参考文献:

[1]李仁真,秦天宝,李勋.WTO与环境保护.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

[2]张文显.法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孙文恺.社会学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 2

环境保护类有关论文范文,与何谓环境友好型社会框架下的环境法律相关论文怎么写参考文献资料:

经济论文翻译

国内经济论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选题

土木工程经济论文

西方经济学硕士论文

经济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关于农村经济管理的论文

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何谓环境友好型社会框架下的环境法律(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