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法论文范文文献,与经济法模型世界的构筑相关毕业论文模板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经济法毕业论文模板,关于经济法模型世界的构筑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经济法及论经济及理念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经济法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0;成果意义将被局限.4.探索路径的非科学性
在经济法理念的研究中,很多中、青年学者以一种探索的锐气,运用了一些新的分析方式,但析解的科学性不够.如单飞跃在《经济法理念与范畴的解析》“理念论”中对概念“惯性力”的生造,惯性并不是一种力,此提法欠缺科学性;曹明星、霍阳在《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著文《经济法理论的重构:一个矛盾分析的框架》,该文阐释经济法的理念时基本脱离经济法本体的关注,而以推动民法、行政法的独立与来获取经济法的发展,这种“曲线救国”的方案难以获得认同.
从经济法理念研究的缺乏到现在言必理念的势头,也需要我们深思一些探索的恰当性,比如周吟吟在《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发表的《现代企业文化的经济法理念及其发展》一文里,将企业文化的本质、评价标准与发展途径与经济法理念相结合,忽略了经济法的理念是法的理念这样根本的东西;再如袁碧华、冯卓华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9期发文《解决滥用公司法人格行为的一种新思路――建立积极动态法律防治机制》,该文摘 要中提到须“借助经济法理念,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但通篇行文根本没有涉及经济法理念;另外,该文写道:“公法因素介入公司内部治理,这使公司法不仅在市场准入方面,而且在公司内部治理方面也呈现出经济法的属性”,但其上下文对何谓公法因素、如何介入及怎样表明其经济法属性等关键问题也没有合理的阐释.
经济法理念并不是学术时髦的标签,不能在研究中随意标挂、生硬添加,研究路径的选取与方法的适用都要强调科学性,惟有坚持科学性,经济法理念的内在性、宏观性与应然性才能被有效挖掘.
柏拉图在谈到理念时说,理念构成的是有异于显现于外的现实世界的模型世界.经济法的理念,构筑的是经济法的模型世界.因此,对理念的关照,是一种具有宏观性的研究方法,它对于摒开经济法一些零星的表面浮碎的现象,避免感性的浅层认知,全面深入地理解其中的本质大有裨益.回溯经济法理念研究的历史,展望未来,我们期待每个探索者都能以一个学人的沉静与下潜姿势,不浮嚣于表面争论,不把玩文字技巧,共同为经济法模型世界的构建努力.
注释:
作者简介:金励(1974-),女,西南政法大学经济贸易法学院讲师,韩国东亚大学法学院博士生.
[1]刘瑞复.新经济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27.
[2]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209-211.
[3]王保树.商法的改革与变动的经济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20.
[4]王家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讲座[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17-18.
[5]李金泽,丁作提.经济法定位理念的批判与超越[J].法商研究,1996,(5):66-69.
[6]何文龙.经济法理念简论[J].法商研究,1998,(3):31-35
[7]王保树.经济法原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82-83.
[8]管斌,崔征,康健.第十一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综述[J].法商研究,2004,(2):139-140.
[9]常健.现代性、经济法理念与经济法治――科学发展观语境下的解析与重塑[J].现代法学,2005,(6):18.
[10]董延林.经济法现象与经济法理念[J].求是学刊,2001,(1):66-67
[11]徐孟洲、谢增毅.一部颇具经济法理念的产品质量法―兼评我国的修改[J].法学家,2001,(5):60-65
[12]何文龙.经济法理念简论[J].法商研究,1998,(3):31-35
[13]董延林.经济法现象与经济法理念[J].求是学刊,2001,(1):66-69.
[14]高小勇.论经济法理念的含义及其独立性[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23-25
[15]甘强.经济法与社会法的法理念辨析――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研究之视角[J].理论与改革,2005,(3):129-132.
[16]昝淑珍.论经济法理念缺失与对策[J].政治与法律,2003,(5):90-101
[17]姜方利.经济法理念若干问题探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2-34.
[18]刘水林.区域协调发展观下的经济法理念[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1):33-35.
[19]朱卿,吴志刚.新论经济法理念[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12):46-47.
[20]姜方利.经济法理念若干问题探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2-34.
[21]张守文.新论经济法的现代性[J].中国法学,2000,(5):56-57.
[22]陈乃新.经济法理性论纲――以剩余价值法权化为中心[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145-160.
[23]曹泮天.论现代经济法的均衡理念――从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6):27-30.
[24]朱红彦.论经济法的社会和谐理念[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6):90-93.
[25]许石慧.经济法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探析――兼谈和谐社会中的经济法理念[J].理论界,2007,(11):152-154.
[26]常健.现代性、经济法理念与经济法治――科学发展观语境下的解析与重塑[J].现代法学,2005,(6):18-24.
[27]王福波.论经济法理念对儒家精神的传承[J].重庆社会科学,2007,(4):88-90.
[28]陈运华.论经济法的人性基础[J].河北法学,2002,(3):41-42.
[29]单飞跃.经济法理念与范畴的解析[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141-146.
[30]朱大旗,邱潮斌.经济法理念下的科学发展观[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117-123.
[31]吕志祥、张馨予.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法理念的新发展[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5):50-54.
[32]王刚.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经济法理念的重构[J]政法论丛,2004,(3):70-71.
[33]肖辉.和谐社会视野下经济法理念的调整与重构[J]党史博采,2008,(3):22-24.
[34]刘普生.经济法和经济法学如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J].法商研究,1998,(6):20.
[35]张守文.论经济法的现代性[J].中国法学,2000,(5):56-57.
[36]李昌麒.弱势群体保护法律问题研究―基于经济法与社会法的考察视角[J].中国法学,2004,(2):83-84.
[37]刘映春.从农民减负看均衡和谐发展的经济法理念[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6):84-87.
[38]李长健,辛晨.我国“民工荒”问题的经济法研究[J].桂海论丛,2007,(7):83-84.
[39]徐孟洲,谢增毅.消费者及消费者保护在经济法中的地位――“以人为本”理念与经济法主体和体系的新思考[J].现代
关于经济法论文范文文献,与经济法模型世界的构筑相关毕业论文模板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