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类论文范文集,与《住宅建筑规范》中有关建筑防火设计的若干问题相关论文查重软件
本论文是一篇住宅建筑类论文查重软件,关于《住宅建筑规范》中有关建筑防火设计的若干问题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住宅建筑及建筑工程设计及民用建筑设计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住宅建筑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9;”(也即按9层计).至于11层和18层顶部户内跃1层者如何界定未见注释.③《住建规》与《建规》二者对此的主要矛盾在于
![关于《住宅建筑规范》中有关建筑防火设计的若干问题的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image.asp?http://ec4.images-amazon.com/images/I/51PYZnAZ98L._SL500_AA240_.jpg
)
住宅建筑类论文范文集
④由于《三个规范》对住宅建筑层数折算的上述差异,导致(9+1)层、(11+1)层和(18+1)层顶部户内跃1层的住宅或商住楼,是按9层、11层、18层,还是按10层、12层、19层进行防火设计的两难选择.
户间防火分隔措施
《住建规》第9.2.1条规定:“住宅中相邻套房之间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系性能化要求条文.为此,按分户墙、楼板、窗槛墙、户间窗间墙、户门等部位,将《三个规范》中有关的户问防火分隔措施汇总如表7所列.从表中可看出主要问题是
①户间窗间墙的宽度,《三个规范》均无规定,仅当单元式高层住宅设置1座楼梯间时,《高规》要求≥1.2m.
②对户门的防火要求,由于《住建规》本身未链接具体措施条文,只能根据《建规》或《高规》针对不同情况的规定选用甲级或乙级防火门.若属于《建规》或《高规》允许选用非防火户门时,如何达到户间防火分隔要求,则无法得知.
同栋内住宅与非住宅部分的防火分隔措施
该分隔措施汇总对照如表8所示,并可明确下述三点:
(1)关于住宅安全出口及疏散楼梯应独立设置的要求,《三个规范》的规定是一致的.
(2)关于同栋内住宅与非住宅部分的防火分隔措施,《住建规》系性能化要求,《高规》则未提及,故应执行《建规》的具体指标,而该指标恰与《住建规》对于分户墙和楼板的要求一样.
(3)住宅的楼梯和电梯直通下部的汽车库时,该出入口的具体防火分隔措施,《三个规范》的正文中均无规定,只能参照《住建规》和《建规》相关的条文说明执行,但二者仍不一致.
其他相关条文规定的异同分析
住宅的耐火性能经过逐条对比,《三个规范》关于住宅耐火等级及其构件耐火极限的规定是一致的.因为:
①尽管《住建规》表9.2.1与《建规》表5.1.1的限值有所不同,但《建规》在该表的注5中已说明,对于住宅建筑可按《住建规》执行.
②同样,《住建规》第9.2.2条规定四级和三级耐火等级的住宅,允许建造的最多层数分别为3层和9层,与《建规》第5.1.7条规定的2层和5层不同,但《建规》在该条的条文说明中允许住宅建筑可按《住建规》执行.
③至于《高规》与《住建规》二者的相关规定则完全相同.
《三个规范》的不同点则为:《住建规》将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改用“不燃性”和“难燃性”表述,而《建规》和《高规》仍沿用“不燃烧体”和“难燃烧体”.
住宅的防火间距《三个规范》规定的限值完全一致.但不同条件下住宅防火间距的调整值,《住建规》第9.3.2条为性能化要求,具体指标应执行《建规》第5.2.1条的注1~4,以及《高规》第4.2.2~4.2.4条的规定.
住宅的防火构造《三个规范》的相关规定有三处不同:
①《住建规》第9.4.1条规定:“窗槛墙高度应≥0.8m或设耐火极限≥1.0h的不燃性实体挑檐,其宽度≥0.5m,长度≥开口宽度”.《建规》无相应条文,《高规》也只有“单元式高层住宅设有1个安全出口时,其窗槛墙应≥1.2m”的规定.
②《住建规》第9.4.2条规定:“楼梯间窗口与套房窗口的净距离应≥1.0m”,《建规》和《高规》均无此要求.
③《住建规》和《建规》均规定:管道井应在每层楼板处封堵,但《高规》则为建筑高度≥100m时,每层楼板处均封堵,<100m时,可隔2~3层封堵.
④《三个规范》均规定管道井的检查门应为丙级防火门,且不得开设在楼梯间内.而在防烟前室(含合用前室)内《住建规》和《建规》允许开设检查门,《高规》则不允许.
⑤《住建规》关于设置管道井的规定中均不含垃圾道,《建规》和《高规》仍保留.
4.住宅的消防求援
《三个规范》相关具体措施的主要不同是
①《住建规》第9.8.1条规定≥10层的高层住宅当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有困难时,至少沿一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而《高规》第4.3.1条规定至少沿二个长边设置.
②《住建规》第9.8.3条规定:≥12层的住宅应设消防电梯,而《高规》第6.3.1条规定:≥10层的塔式住宅和≥12层的单元式及通廊式住宅应设消防电梯.
③关于街区内道路的间距,以及穿过沿街建筑与通入内院消防车道的设置规定,《住建规》未涉及,应按《建规》和《高规》执行.
关于建筑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编制体系的整合
综上所述,规范编制单位、时间、理念、体例的不同,以及缺乏必要的协调统一,是导致《三个规范》对住宅防火设计规定出现矛盾的根本原因.例如:《建规》的修编在《住建规》之后,并多处已修改一致,故二者的矛盾较少:《住建规》的编制则在《高规》之后,但因多处“局部突破”,故二者的矛盾相对较多.由此,如从更深和更广的层面考虑,有必要对建筑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编制的整体构架进行反思与整合.
众所周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规)是我国早期借鉴前苏联体系编制的,涵盖一般民用和工业(含仓库)建筑,可视为“母规范”.随着我国建设的需求与技术进步,此后曾多次修订,并按建筑类型(如汽车库、人防工程、石化企业等)和专业技术(如喷水灭火、火灾自动报警等)编制了多部“子规范”.但由于前述的原因,也导致规范间往往出现矛盾,执行时难以取舍并遗留隐患.为此,笔者建议:
首先,应理顺我国建筑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的编制体系(表9),其中“母规范”应按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含仓库)分别编制.民用建筑则不以建筑高度24m为界分别编写,而应融为一册.高层与低层建筑规定有差异处,可在同一章节内分条或在同一条目内分别表述.
其次,要明确每部防火规范在编制体系中的定位,据以确定编写的广度与深度.如作为“母规范”者,应编制指导原则及普遍通用的条款,属于“子规范”的内容只需索引;而对于“子规范”则应只编制“母规范”未涵盖和不同的条款,相同者不应重复.
“子规范”也并非均独立成册,若内容较少,可在单项(如图书馆、剧院、办公楼等)建筑设计规范中,编写独立的防火章节即可,此时尤应贯彻“子规范”
住宅建筑类论文范文集,与《住宅建筑规范》中有关建筑防火设计的若干问题相关论文查重软件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