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类有关论文范本,与农地流转与农村社会保障关系探析相关论文查重免费
本论文是一篇社会保障类有关论文查重免费,关于农地流转与农村社会保障关系探析相关本科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社会保障及农地及农业生产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社会保障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快速发展.农业的出路在于机械化、在于规模化、在于市场化,在于充分发挥土地的经济效益,那么就需要加快土地流转,而土地合理流转的关键在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我国法律规定,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
农地流转模式的创新,不仅能使种粮大户因大大提高农地产出率,实现农业的高产、高效而得益,同时转出农地的农户和农村集体同样也能从中受益.只有充分利用农地资源,实现农地流转模式创新,才能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才能保证有充分可靠的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进而成为农村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的推动力.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社会保障的论文范文资料 | 大学生适用: | 学位论文、学年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28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怎么撰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设计 | 职称论文适用: |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如何怎么撰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免费选题 |
4农地流转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联合构架
基于农地流转与农村社会保障的关系,我们应当使农地流转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相互促进,共同推进,实现互动和谐.可以说健全和完善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是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核心,而建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农民土地权益的终极保障.因此,一方面要推进农地流转,依托农地流转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另一方面要建立和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弱化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以加快农地流转.
目前,全国各地很多地方已经进行了有关农地流转与农村社会保障联合构架的探索,以浙江省为例,在嘉兴市农村,出台一系列规定,实行“土地换社保”,在土地被征用后,失地农民“农转非”,并进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按月领取养老金.土地流转后,农民凡是非农就业的,3年内必须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对已进入老龄阶段的农民,逐步提高养老保险待遇.到2012年嘉兴市将基本完成新型户籍制度管理改革,该市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民将向城镇和中心村聚集,流转土地100万亩以上,50%以上的农田实现规模集约经营.
还有部分农村依托股份合作社,建立农地流转定额保障金制度.将集体土地通过股权化,折股量化到每个农民头上,农民集体是土地股份制的董事会,它由股东构成.土地股份合作社使土地得以流转、兼并,并与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实现优化配置,从而大大增加土地的投入产出比,具体实践中,一些地方将土地折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配给农户,用于日常基本生活,另一部分则直接进入个人社会保障账户.
这些都是农地流转与农村社会保障联合构架的典范,但是这些模式得以施行并且保证其稳定性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政府的支持力度和相关配套政策的完善程度.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较快,水平较高,为其能够率先进行农地流转与农村社会保障的联合构架提供了支撑.
5总结
在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同时社会保障体系又不完善的背景下,农地客观上提供了对农民的保障功能,但它却阻碍了农地的流转和效率的提高,抑制了农民增收,弱化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紧迫性.当前,应该逐步淡化农地的保障功能,由农地保障转变为农地保障与社会保障并举,并最终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必须认识到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与创新不是孤立于土地制度变迁之外的封闭体系,而应该建立在高效率的农业经济基础之上,为此,国家一方面有必要完善农地流转的相关立法,以法律的形式,系统规范流转农地的目的、程序和原则等,另一方面要承担起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责任,最终达到促进农地资源合理化配置和保障流转各方主体合法利益的双赢目的,使促进农地流转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并行不悖,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陆红生.土地管理学总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岳浩永,梁冬,徐文全.基于完善农村流转制度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创新[J].农村经济,2005,(10).
[3]顾益峰.中国农村开征社会保障税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4]李雪,陈小伍.促进农地流转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关系探析[J].土地经济,2008,(4).
[5]鄢斌.农地流转定额社保金制度研究[J].理论月刊,2006,(9).
社会保障类有关论文范本,与农地流转与农村社会保障关系探析相关论文查重免费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