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载方面论文范文例文,与建筑工程基础加固与纠偏处理应用相关论文网
本论文是一篇荷载方面论文网,关于建筑工程基础加固与纠偏处理应用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荷载及框架结构及弯矩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荷载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然对框架各节点产生一定的附加弯矩,这种附加弯矩之后会对框架结构造成损害,必须预先考虑,现对其作些分析计算.由于二楼至六楼所有楼板及梁组成了刚度较大的多层单跨梁体系.可以将楼房取图5的简图来分析计算.A点为用千斤顶支承,在垂直方向有水平方向可自由的支点,N为结构自重,△L为顶升纠偏时附加上千力.F点为固定端但在偏心荷载作用下仍能作相应转动(θ0)的.BCDE由梁、板组成刚度远大于EF的一楼柱的刚度,因此现假定BCDE为近似刚架.则当在A点顶起时产生一附加上升力△N,在EF段则受一弯矩M作用(图6为弯矩图).则E点的转角可用悬臂梁受纯弯的公式求得:θE=ML/EI+θ0
A点顶起高度为Wcm时楼房所产生的转动θ=W/970,现考虑θ=θE则BCDE部分由于楼房转动将不受影响,因此可得出顶升高度W与弯矩M及F点承台的转动θ0关系:
W/970=ML/EI+θ0
M=EI/L(W/970-θ0)
在已知1#~8#柱每级的顶升W和实测的相应9#~16#柱的承台转角θ0的情况下,即可求出相应的9#~16#柱一楼部分柱段所受的弯矩M.考虑到弯矩M在大于钢筋混凝土柱的抗裂强度后,由于柱产生了裂纹,则EI将减小的影响,求出的弯矩M与顶升高度W的关系曲线.根据柱的尺寸为40×60cm及配筋为8Φ22即可计算出抗弯能力为25.4Mpa;当顶升高度大于100mm后9#、10#柱开始发现有几条小的裂缝,随着顶升高度的增加,裂缝宽度也有所发展.这与计算分析是较一致的.梁的裂度观测及观察也表明,在西边术顶升开始至顶升结束,所有大梁及楼板均未产生新的裂缝.这也说明整个楼房的偏转完全靠西边各柱顶升后在东边的柱受弯矩产生了转动和承台转动提供偏转的,所以对梁及楼板无甚影响.
4.2楼房最终沉降计算
基础加固后,从建筑物的观测结果,在目前现有荷载80~1200kn作用下沉降已趋于零.以后楼修复后每个承台将受设计荷载作用.现取东面9#~16#柱的承台的设计荷载为1500kn,西面1#~8#柱的承台的设计荷载为1900kn,现有荷载按800kn计算,并假定承台新增加的荷载△P全部由新的加固桩承担,则承台的沉降S为:
S=△P/nk
西边1#~8#柱承台加桩为每个承台4根桩△P=190-80=110吨,桩的刚度系数K由静力压桩时的桩的静载试验的P~S曲线可计算出:K=3636/m.则可计算出西边3#~8#承台可能产生的沉降约7.6mm.1#、2#承台以后增加的荷载很小则沉降将较小约5mm.东边9#~16#柱的承台每个按加3根桩考虑.△P=150-80=70吨,由上述公式可计算出11#~16#承台可能产生的沉降约6.4mm.同样9#、10#承台以后增加荷载很小其沉降将较小.
考虑到桩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其沉降将略有增加,本楼房在基础加固后至楼房修复竣工后的最终沉降将在10~15mm左右.
5结论及建议
5.1本工程基础加固采用静力压桩方法,共压入30×30cm预制桩61根,由于静力压桩方法最终的压入荷载大于等于60t,其承载力是很清楚的.同时根据抽查的7根静载试验结果,7根试验桩的容许承载力均可达到40t.因此在基础加固后完全可以满足设计荷载要求.
5.2采用了条形基础承台增加了整体作用能力,承台施工质量均满足设计要求.
5.3在西边1#~8#柱安装千斤顶进行顶升纠偏,使大楼东西方向纠偏后达到垂直状态,顶升纠偏过程中,大楼原有结构完好,只是在9#、10#、11#柱在一楼的柱的内侧产生裂缝,裂缝宽度小,已作修补处理.楼房的纠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5.4根据沉降分析结果,大楼在加固后至修复竣工后在新的荷载作用下将产生10~15mm左右的沉降.
5.5建议以后大楼的修复采用轻型材料或减小内部隔墙的厚度,减轻大楼的自重,可以增加大楼的安全度.
参考文献:
[1]赵国藩.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等.海洋出版社,1991.
[2]王济川,卜良桃编著.建筑工程结构鉴定、改造与加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罗福午主编.建筑工程质量缺陷事故分析及处理[M].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4]李国胜.建筑结构裂缝及加固疑难问题的处理――附实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荷载方面论文范文例文,与建筑工程基础加固与纠偏处理应用相关论文网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