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经济— 范文

中国建筑类有关论文范文素材,与联合注浆法在建筑加固纠偏工程中的应用相关论文查重软件

本论文是一篇中国建筑类有关论文查重软件,关于联合注浆法在建筑加固纠偏工程中的应用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中国建筑及信息化及钻孔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中国建筑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桩施工,以控制差异沉降扩大.施工时间为2d,产生的附加沉降为3~6mm.

该轴线全部孔的清水喷射及旋喷桩施工历时7d,8~12#柱累计沉降为49~52mm,降幅为30~38mm,其余轴线柱稍有沉降,降幅为0~7mm,未见结构异常.

5.3.2全面清水切割纠偏

对除1~3#柱以外的基余柱段,按柱跳隔对柱下一侧钻孔分两序进行清水旋喷切割,每侧每序钻孔每天早上进行施工,先从沉降量较小的柱基孔开始施工,24h后进行另一序施工,每4d完成全部钻孔一遍清水切割施工,即停工1d.

每天施工观测8h后、24h后的沉降值,控制沉降24h沉降值10mm以内;对于沉降过速的柱基下一序停喷;最后对沉降明显落后的柱下钻孔进行复喷清水以协调迫降.施工中密切留意沉降观测,对沉降滞后、沉降异常及时分析,充分利用信息化指导施工.

全面清水切割纠偏施工共用时间为13d,由于8~12#柱累计沉降值较小,在这5柱间新增了4个纠偏钻孔.每孔进行清水切割排土一般为3~4遍,其中8~12#柱也孔及局部孔进行5~6遍.全部柱基累计沉降值为130~157mm,本次降幅为3~76mm,差异沉降由原来的3~154mm变为0~27mm,结构稳定,效果较为理想.

5.4全面联合注浆加固

首先对前期施工的旋喷桩进行孔口压力灌浆,扫孔进入旋喷桩顶0.50m以上,安装孔口压浆装置进行联合压浆,施工时间为2d,施工完毕各柱的沉降值变化较小,变幅值在-1~+2mm间.

然后,对剩余的35孔进行联合注浆加固.由于前期已完成了部分加固工作,短期内沉降值不会明显增加,因此只要控制好剩余的钻孔的旋喷桩施工不产生附加沉降则可.施工控制措施是:①施工跳隔进行,要求相邻柱基或同一柱基的旋喷桩施工时间间卫不小于12h;②旋喷桩施工完毕立刻进行孔口压浆.由于经过前期纠偏施工后,沉降差异值最大尚有27mm,因此在该柱基部位的钻孔

关于联合注浆法在建筑加固纠偏工程中的应用的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中国建筑类有关论文范文素材
施工时可多再增加清水喷身施工一遍后再进行旋喷注浆施工.

本次对这35孔的联合灌浆加固历时6d时间,施工完毕产生的附加沉降值为-1~8mm.此时所有柱基观测到的累计沉降为135~157mm.

至此,全部施工完毕,总的纠偏沉降量为30~137mm,纠偏加固后,产生最大沉降的柱基与最小沉降的柱基沉降差只为22mm.部分柱点加固纠偏过程的沉降观测曲线见图2.

6加固纠偏效果及评价

从加固后沉降观测资料可见,后续工程完工时(即加固后约1个月)测得最大沉降增加值仅为2.5mm,个别柱点回长升0.8mm.加固施工3个月后累计沉降观测值为135~157mm,个别点沉降值有所增加,但增幅不到1mm;加固后约五个月的沉降值基本维持不变,差值不过0.3mm.从抽芯检测资料表明,28d龄期灌浆体强度最低值为4.2~6.8MPa.旋喷注浆施工时在桩顶、桩端1m范围内进行了临行喷,提高桩顶、桩端段水泥掺入量,也可保证桩端形成“扩大头”,提高桩端阻力;在旋喷桩的终凝前采用压力灌浆补偿旋喷桩的收缩,并使基础底浆液渗透范围更广,也保证了旋喷桩与原基础间紧密胶结,形成一个整体基础,共同作用.

7结语

综上所述,联合灌法应用于本工程,加固质量可靠,并可充分利用原有地基础,工期短,见效快.该方法工艺简便,适应范围广,配合高压清水切割排土纠偏,施工操作连贯、流畅,可有效节省工期,经清水切割排土替换部分地基软土体后可使旋喷桩水泥掺入量大大提高,桩身强度明显提高,桩径增大,充分保证加固效果.但值得指出的是清水旋喷纠偏是沉降观测信息化施工,要求精确地控制沉降值,应谨慎采用.

参考文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曾国熙,卢肇钧等.地基处理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3]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0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 2

中国建筑类有关论文范文素材,与联合注浆法在建筑加固纠偏工程中的应用相关论文查重软件参考文献资料:

电大经济法学

高一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专业论文范例

经济学方面论文

林业经济学论文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论文

农村经济毕业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计量经济学自考

世界经济学专业

联合注浆法在建筑加固纠偏工程中的应用(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