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类有关论文范文,与大学生就业现状相关论文怎么写
本论文是一篇大学生类有关论文怎么写,关于大学生就业现状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大学生及就业指导及高等教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大学生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分析
(一)就业现状
自1999年连续几年扩招以来,我国逐步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已经出现“过剩状况”.随着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竞争愈来愈激烈,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之一.随着各大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据我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最新公布的数据,2003年高校扩招后毕业生的人数达212万,2004年达到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2.1%;2005年毕业生达到了338万人,2009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611万,加上2007―2008年未就业的250万人,2009年的大学生就业人数为860万人.虽然,政府近期已经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东南沿海中小企业大量倒闭,就业吸纳能力有所降低.即使是仍在正常经营的中小企业,也由于预期不好,缩减了招聘新人的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二)就业特点
1.从各大学的就业形势来看,名牌效应较为突出,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还是属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普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一般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受到一定的限制.多数单位倾向于高学历毕业生,对于专科、高职生的就业形成较大压力,综合性大学就业形势比较乐观.
2.从专业情况来看,理工科的通信工程、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开发、电气自动化、信息技术、信息安全、通信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城市规划、生物技术等专业的市场需求量好于其他专业;文科中的英语、财会、法律、经济管理、金融、市场营销等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尤其是紧缺的复合型人才,如金融英语、商务英语、法律英语等“二合一型”的人才备受青睐.但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历史等专业适应面相对较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3.从就业区域来看,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区经济的发展差别很大,就业走向呈现出“三多三少”的现象:即外企多、国企少;城市多、乡镇少;东部多、西部少.东南沿海和中心城市偏好于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尽管高等教育的规模逐渐扩大,但“老、少、边、穷”地区仍需要大量人才,到小城
大学生类有关论文范文
4.从就业单位来看,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国家公务员、科研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国有单位仍然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但事业单位、三资企业等单位也越来越吸引应届毕业生.重庆市高校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三资企业居首位,占36.67%;国家机关和科研单位占16.67%,并列第2位;国有企业占9.17%;愿意去学校的占8.33%;城乡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分别占0.83%.
二、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监管方面
劳动力市场发育滞后,缺泛有效的规范和管理.大学生劳动力市场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配置和使用大学生劳动力资源的主渠道.就目前大学生劳动力市场而言,首先没有统一的管理.教育部门、劳动部门、人事部门等单位举办的招聘会名目繁多,而许多大学生逢会必赶,招聘市场管理混乱,更有一些单位打着招聘人才的幌子,频频光顾各类大学毕业生招聘会,其真正目的是扩大企业知名度.还有些单位进人的岗位早已内定,为了掩人耳目设摊招聘.这些情况都导致了大学生的应聘成本较高,而实际效率很差,损害了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同时,由于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在不断大规模扩招,导致当年暂未就业的大学生队伍不断壮大,只能等来年与下届毕业生一起参加招聘,结果导致浪费了一年找工作的机会,同时使得来年的招聘会竞争更加激烈.其次,市场运作机制与配套机制不够成熟.我国大多数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发布系统彼此之间缺乏联系,导致就业信息不畅,信息缺失与信息不对称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
该文出处:http://www.sxsky.net/jingji/0804530.html
(二)高校方面
首先,不少高校不能以市场为导向,调节学校专业结构和课程没置,存在一哄而上的现象.当一定时期内有些专业炙手可热时,门庭若市,而一些冷门专业、长线专业却无人问津.高校一哄而上搞热门专业,使得该专业毕业生供过于求,出现就业难的问题,给国家、高校和个人都造成了巨大的人才浪费.其次,学校缺乏操作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育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形成基础扎实、刻苦勤奋、有一定操作能力的特点是有积极作用的,但存在重视理论学习和轻视实际操作能力的问题,创新精神则更无从谈起.教师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实训课时相对少、训练内容单一,评价手段以静态的卷面考试为主,这样的培养模式以教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往往离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差较远.最后,缺乏成熟的就业指导.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选择、未来发展方向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目前,高校进行的就业指导多数在毕业班中进行,大多数针对毕业生在就业活动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展开,多数讲解就业政策、职业常识、就业信息、就业心理与技巧、就业决策等方面,对毕业生能顺利就业意义重大,但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与创造力的开发培养,对于毕业生已经定型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知识结构等的指导和帮助作用较少,就业指导单一、滞后.
(三)个人方面
首先,现在的大学生大多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生活环境优裕,缺少艰苦生活的磨练,普遍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希望求得的工作地点理想、工资高、工作条件好、职位理想等.在求职时表现出求闲怕苦的倾向,增加了择业的难度.
其次,在择业观念方面,仍把工作分为三六九等,只想去大城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大企业等,而不愿意到乡镇地区、山区及集体乡镇、个体企业去就业.同时,受传统体制影响,一些大学生普遍存在求稳的心理,较难适应就业风险.
最后,对自身缺乏清醒的认识,在就业时表现为盲目的从众行为,即看到哪个行业求职的人多就跟着选择哪个行业,而没有就个人的成长环境、学识、能力去分析是否适合自己,在与他人的比较中,未能正确分析自身的优势与不足,结果不尽如人意.
三、解决对策
(一)政府监管方面
政府应加快立法,建立起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管理的法律体系,规范供给方、需求方和中介机构的权利与义务,使大学生劳动力市场能够有序高效地运作.同时,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信息发布系统,各地方政府及时统计本地区所需的专业及人数等情况,集中上报,由中央根据其统计资料,建立一个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发布系统,这样定期发布人才的供求信息、市场动态,做到有的放矢,保证大学生充分就业.在此基础上由官方出面,常设一个大学生劳动市场,为暂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提供方便.针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已普及的现状,建立一个大学生劳动力的计算机网络市场,及时提供毕业生求职信息和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在网上开展相互选择,为增加就业机会提供保障.
(二)高校方面
首先,不管是热门专业也好,冷门专业也罢,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普遍要的是素质高、能力强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学校要树立一种“营销”观念,面向市场办学,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学科结构和层次结构,根据不同的办学层次、类型来定位,形成各具特色、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用人单位变得越来越挑剔,过去仅靠学历文凭衡量一个人知识结构和能力大小的时代已经过去,而如今除了考查学历文凭外,还要考查其拥有的技能,因此有必要开发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在课程改革方面应单独设立职业技术课程模块,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辅修多种课程,除掌握单科知识外,另掌握几种就业技能,增添一份选择,才能把握成功的机会.
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更应该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只有通过实践操作,才能把创造性思维转化为物质成果,同时更有助于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目前在人才招聘中,对动手能力的考查尤为重要,实际动手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应聘的成败.因此,在课堂教学方法上进行彻
大学生类有关论文范文,与大学生就业现状相关论文怎么写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