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我国粮食经济宏观层面的几个问题和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本论文是一篇粮食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格式,关于我国粮食经济宏观层面的几个问题和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粮食及农业发展及政策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粮食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近几年,我国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当前粮食生产的基础尚不稳固;粮食直补未能协调好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利益;我国粮食市场存在“政策型”波动现象;粮食市场风险还将进一步扩大.本文的分析重点是:如何加强粮食生产的基础,培育中间大商业组织,综合协调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建立目标并联、“二元”稳定的粮食政策结构以避免“政策型”波动,利用粮食期货市场解决订单农业发展的风险难题.
一、近几年粮食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
近两年,中央针对前几年粮食生产连年下滑、供求关系趋紧能情况,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扶持政策措施.比如,实行“三减免、三补贴”,加强对粮食主产区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实践证明,这些改革和措施是正确的,作用是明显的.2005年粮食种植面积增加,产量增加,年度产需缺口进一步缩小或能够基本实现产需平衡,加上现有库存和净进口的调剂,粮食有效供给充裕,粮食市场稳定,价格将稳中趋降.在这一年里,国家针对市场粮价下行情况,及时采取了在小麦主产区实行中央储备小麦轮换,按国家规定的挂牌收购价临时收储小麦,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等宏观调控政策,对抑制市场粮价下跌、保持粮食市场稳定、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粮食产量在上年大幅度增产基础上保持稳定增产的良好势头.2005年全国粮食总产预计达到9680亿斤,比上年增产291亿斤,两年粮食共计增产超过1000亿斤.粮食亩产在上年创历史最好水平的基础上再创新高,连续两年超过600斤,历史上前所未有.农民收入在上年较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2005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3250元,实际增长6%左右,这是1997年以来的第二个高增幅年份.农民增收连续两年超过300元,历史上也不多见.同时,建设了优势产业带,重点放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防灾能力.从2004年开始,农业部在13个粮食主产省区,选择484个县(农场)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投入34亿元资金,建设5000万亩标准粮田.突出抓好优质化、标准化、产业化三大环节;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控、标准粮田建设、农机装备配套推进,技术措施和工程措施有机结合;粮食生产加工转化有效衔接,促进了增粮增收.最近,又启动了主攻单产、提高品质的新一轮沃土工程,提高科技支撑和物质装备能力,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力争在“十一五”时期使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00013亿斤的水平.
二、粮食经济工作存在的问题
1、当前粮食生产的基础并不稳固
(1)粮食产需仍存在缺口.近几年,虽然粮食经济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要看到这两年粮食产需仍然存在一定缺口,每年都要挖几百亿斤库存.从今后发展趋势看,我国人口增长、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粮食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保持粮食长期供求平衡的任务十分艰巨.据预测,“十一五”末期我国粮食总需求将达到10600亿斤,而2005年我国粮食总供给为9680亿斤,相差约1000亿斤.一般按照总需求的5%进口粮食不会影响安全,到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应达到10000亿斤.另外,由于连续两年丰收,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对粮食生产有所放松.历史的经验是,如果粮食出问题,就是全局性的问题,就会影响经济平稳发展和社
粮食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2)保持粮价平稳或略有回升难度很大.2006年的粮食生产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市场价格是刺激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最主要因素.由于农资价格上涨,使粮食生产效益有所下降,直接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
(3建设用地仍以每年400万亩的速度占用耕地,而且占的多是好地,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的余地越来越小.由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用地规模不断扩张,从1996年到2004年,我国平均每年减少耕地1425万亩.严峻的形势,迫使国家加强调控,耕地面积锐减的趋势在2005年才得以初步扭转.以现有耕地面积保证粮食安全可能会有困难,预计到2020年中国耕地缺口在1亿亩以上.与数量刚性减少并行的是,耕地“占优补劣”现象严重.各地占用的是城郊及平原地区的良田沃土,而开垦整理的耕地则大多为山区、丘陵或滩涂.耕地质量下降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粮食直补未能协调好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利益
实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对提高粮食补贴效率、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恢复粮食生产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目前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在实际执行中未能协调好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对此需要进行认真改革与完善.目前全国大多数省、市、区按照粮食单位种植面积或者计税面积来计算直接补贴额,因为这种补贴方式有计算简便、执行成本较小等优点.但在具体实践中,全国各地粮食直接补贴标准存在很大差别.粮食主销区给予农民的粮食直接补贴资金标准要远远高于粮食主产区.以上海市(主销区之一)和河南省(主产区之一)为例,前者给予农民的直接补贴标准是后者的5-7倍.由此使得不应多生产粮食的主销区用更多的机会成本来多生产粮食,从而减少了对主产区的粮食需求,损害了粮食主产区农民的利益.从整个国家角度来看,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不仅不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粮食流通市场,还会增加国家的粮食安全成本.
3、我国粮食市场存在“政策型”波动现象,其根源在于“收入”目标、“安全”目标与政策成本的不协调
国家制定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目的主要有两个,即促进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从实践上看,这两个目的有时能够达到统一,有时很难达到统一,特别是在粮食增产到一定程度后,粮食丰收,市场供给增加,必然导致市场粮价下跌,粮价下跌自然会影响到农民收入,如果粮食增产获得的收益小于粮价下跌导致农民丧失的收益,就会出现增产不增收的问题.虽然此时安全度高,但由于供过于求,农民增收存在压力,除非有足够的财力维持高额的补贴,否则产量的增加不一定会保证农民收入的提高.若继续以高额的补贴来维持农民收入,则将持续拉高产量,引致更为高昂的政策成本.政策成本的约束不断地要求政策发生变动,这种内在动力机制,使这种政策安排成为一种不稳定结构,一般只能作为短期的应急措施,而不应作为长期的政策框架.近年来,我国在对农民的补贴方式上进行了直接补贴改革.但是,就目前各地的直补实践而言,要么是单一挂钩型直补,要么是单一脱钩型直补,尚不能解决多重政策目标的不协调问题.为消除“政策型”波动,应解决“安全”目标和“收入”目标相分离的状况.为此,在中国粮食市场化改革的今天,必须对粮食政策实行调整和转型.
三、粮食问题的对策建议
促进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发展关键要做好以下四条:一要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要认真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保持合理的粮价水平,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三要基本立足国内保障粮食供给,这是要始终坚持的方针.四要努力保持粮食供求的紧平衡,这是宏观调控的目标.使粮食供求保持紧平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根本的是要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强国家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做到藏粮于地和藏粮于库相结合.同时还要善于把握吞吐调节和粮食进出口的时机和力度,加强和改进对粮食市场的调控.
这篇论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jingji/0819293.html
综合协调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利益关系
(1)
粮食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我国粮食经济宏观层面的几个问题和相关毕业论文格式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