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经济— 范文

文化产业方面论文范文文献,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中的相关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本论文是一篇文化产业方面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中的相关硕士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化产业及文化产业发展及博物馆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文化产业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立意于信仰层面而非文化层面.在临夏人们更多的是体会到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而非文化的商业产品属性.在一定程度上,这种传统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将会束缚临夏文化产业的更广更深的挖掘和展示发展.

3.2 从产业结构上看,临夏文化产业发展极不平衡.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出游的需要,临夏旅游业也有所发展,但其他文化产业门类还未能真正进入发展的正轨.就是“一枝独秀”的旅游业,也在打造“生态旅游”品牌的过程中,在强调自然生态景观开发利用的同时,不同程度地忽视了民族文化资源在景区文化内涵打造上的作用.因此,临夏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由于缺乏文化“因子”的广泛介入,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未能紧密结合,显得枯燥乏味,开发层次总体偏低.

3.3 许多文化资源保护力度不够,濒临危机

随着社会的变迁,人类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都在变迁或消失.在临夏,由于文化保护意识的缺失,这种文化变迁和消失速度更快,许多的文化产业资源濒临危机.例如:临夏市的八坊古老民居几乎就消失殆尽了.近期临夏市成立了“八坊民宅保护修缮领导小组”,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八坊民居濒危的现实;还有“花儿”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随着我国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过渡和转型,“花儿”受到了很大冲击,由于人们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削弱了“花儿”的地位.此外,大量青年农民外出打工,学会唱流行歌曲,这也让临夏的“花儿”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所以,“花儿”也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名列中了;还有,临夏是新石器时期的文化中心,许多赫赫有名的文化遗址都是以临夏的许多地名而命名的,如以齐家、半山古文化,但我们只是在博物馆中领略了它们的璀璨,但无从从具体的遗址中感受它们的历史的轨迹和人类发展的脉络.所以,恢复或者开发考古遗址已迫在眉睫.

3.4 发展文化产业需要的资金匮乏

实践证明,一个地方的文化产业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程度直接关联,经济社会越发展,越有利于该地区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总体而言,临夏州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其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的局面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临夏回族自治州文化产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2007年,临夏州国内生产总值虽然达到729181万元,增长11.44%,人均GDP达到3690.69元,但是,这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10335元.2007年临夏州地方财政收入为27199万元,而地方财政支出却高达367571万元,自给率仅为7.396%,大部分县市全靠财政补贴过日子,赤字严重.所以,临夏州财政为吃饭财政,能够投到文化产业方面的资金是杯水车薪.由于资金投入极其有限,加之在投资方向和融资共享渠道上存在一些问题,政府投入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的资金较少,远远不能适应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这样,因资金的制约,会造成一些重大的文化产业项目无法启动,或者无法正常运转,或难以为继.


该文来源:http://www.sxsky.net/jingji/0828422.html

3.5 发展文化产业的人才资源稀缺

人才资源是各项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文化产业发展更是离不开人才.目前,临夏州文化产业发展,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民族文化产业人才规模跟不上产业形势发展需要.临夏州目前缺乏一支规模较大的民族文化产业研究、开发、经营和管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尤其是缺乏既熟谙临夏民族文化又懂策划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第二,民族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素质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现有一些民族文化研究者、开发者、经营者和管理者不适应文化产业化的要求,这主要是与现有的一些民族文化研究者、开发者、经营者和管理者自身的素质、思维和能力等有关.第三,民族文化产业传人后继乏人现象严重.

4.临夏州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建议对策

4.1 全州上下解放并统一对文化产业思想认识

要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它的商品产品属性分开,同时要明确文化可以作为产业来发展.当然这种认识普及到领导、干部群体是没有大问题.但在临夏这样一个伊斯兰文化兴盛的地方,最主要也是最难的是让普通穆斯林群众所认同.


如何写文化产业毕业论文
播放:30129次 评论:6141人

临夏回族自治州存在国家社会管理组织体系和社会民俗组织体系共存而又各司其职的现象.对于临夏穆斯林来说,哲麻尔提是民众社会组织中的民俗组织.每个哲麻尔提中的清真寺,尤其是清真寺中以开学阿訇为首的教务系统和以学董为首的寺务系统则代表了这种民俗文化主体部分的权威.所以,让普通穆斯林群众了解和甄别文化意识形态属性和它的商品产品属性,首先要让临夏各哲麻尔提中的代表者理解这些文化现象.所以,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如:组织全州相关人员学习认识,或组织到其他穆斯林相对文化产业发达的地区(西安回坊、宁夏银川等地)学习考察等形式,把穆斯林群众的思想工作任务移交到临夏各哲麻尔提中去.这样就能从上到下解放并统一对文化产业认识思想,为临夏文化产业的发展解除思想上的羁绊.

4.2 加大政府层面的宏观引导统筹

从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经验来看,发展文化产业首先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因此,发展临夏特色文化产业,需要临夏州政府和县、市各级政府站在战略高度,对临夏州特色文化产业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首先,可制定相关的倾斜政策,为临夏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培育良好的发展环境.其次.加强宏观统筹,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在《临夏州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对县(市)建议开发项目中就充分体现了政府层面的宏观统筹和资源整合.

4.3 合理开发文化资源,保护文化生态

当下许多地区文化产业化过程中较普遍地存在短期行为:一些古迹、文物、建筑在开发的名义下遭到严重破坏.许多民间歌舞、习俗被庸俗化、简单化、奇观化.这些行为损害了文化原有的神韵,破坏了文化的生态平衡,无疑是得不偿失、竭泽而渔.文化产业是保护与开发并重的事业,是合理保护意识指导下的合理开发.因此,临夏州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应依循科学发展的原则,遵循艺术生产和市场经济规律,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合理、有序地开发.而且还应该建立一套文化资源的评价体系,将可资开发的文化资源进行评估,甄别出可优先投资、盈利的文化资源,从而可更合理的开展开发指导,避免一哄而上.

4.4 改革旧有体制,培养市场主体,鼓励多渠道资金进入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改变现有体制,培养市场主体,提高文化企业竞争力,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发展临夏地区文化产业,首先应鼓励多渠道资金进入,尝试文化机构与企业的重组和联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以公司行为的方式进行运作,探索文化企业的新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时,对于临夏地区的文化企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偏小、底子薄的问题,建议从资金、财政税收等政策到人才配给给予一定倾斜.并且应该选择具有潜力的文化企业重点扶持,以培育规模化、集团化的大型文化企业,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4.5 树立文化品牌意识,打造临夏特色文化产业品牌

品牌,特别是名牌,是一个企业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中求生存和谋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之一.发展文化产业也不例外,需要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品牌文化.临夏有彩陶王、和政羊,还有原汁原味的回族民俗“博览苑”和独特的保安族、东乡族等文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临夏现有文化产业市场竞争力弱,还没有出现特有文化的品牌产品,拥有丰富民族文化产业资源的临夏人拿着金碗要饭吃.因此,我们自身要积极挖掘临夏的特有文化资源,培植特有文化产业.在民族文化产业对外宣传方面,要转变观念,采取一些特殊措施,集中力量重点推出能代表临夏州民族文化的一两个宣传品牌;重点办好一两个对外宣传的风情节,切勿遍地开花;加强民族文化研究成果在国内外的宣传力度,扩大民族文化艺术精品在国内外的展演,争取一些全国性、国际性的民族文化活动和学术会议在临夏举办,让临夏州民族文化和文化产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总之,要十分关注品牌级的文化产业发展和打造.为此,临夏州文化产业发展要走特色战略之路,这就需要注意深刻理解“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内涵,把握临夏州文化资源

1 2 3 4

文化产业方面论文范文文献,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中的相关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资料:

市场经济论文

管理经济学论文

工业经济论文

生活中的经济学论文

劳动经济学论文

经济管理类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致谢

经济类硕士论文字数

经济学核心期刊发表

经济学学士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中的(3)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