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经济泡沫应对机制的中日比较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
本论文是一篇经济发展有关论文答辩开场白,关于经济泡沫应对机制的中日比较相关硕士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经济发展及房地产市场及金融危机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经济发展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参看类似的产业振兴计划等,引导资金流向其他领域.在泡沫程度稀释不是那么高的时候,选择一个恰当的时候通过改变基本条件、利率以及产业政策调整等刺破泡沫(理想的目标是借助市场自动将泡沫挤空).简而言之,通过节奏上的控制,使得金融资源在各阶段能与实体经济大致有效结合,这就能较好的、有控制的治理泡沫.(二)策略选择背后的政治和经济结构
中日两国选择了不同的政策来应对泡沫,日本的后果已有目共睹,中国的结果还待观察.但我们可以来进一步分析为什么两国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以及带来的结果.
1.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
以城市化率来看,日本在1980年的城市化率已达76%,而中国在2003年才达到40.5%.相应的,资产泡沫在日本的目标物以商业地产为主,而在中国以住宅地产为主.前者的弹性相对较高,容易引致投机行为.更为重要的是,这意味着在应对泡沫阶段,中国可以通过增加新增供应给新市民,有增量调控的空间,而在日本当时要做到这一点是困难的,因为新增房市场的规模已经很小,供应是无效供应,只会加剧问题.
其二,从工业化率和产业升级角度,同样有类似问题.日本彼时已经处于产业发展的成熟阶段,而在向更高层次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发展方面,又有着基础研发不足和美国的壁垒障碍,以致前进乏门(鹿朋,2008,a,b).
中国仍然处于工业化过程之中,产业升级的空间很广,而且,无论是巨大的国内市场还是WT0体制之下带来的国际市场,都给予了实业领域投资的巨大空间.这就使政策具有可操作性.
2.管制模式
从管制模式上看,日本是市场经济和议会体制的结合,这使政府影响经济的手段受限,局限于宏观对策,一些细致的、具有针对性的手段无法采用.而且包括其在政治结构上,要做出决策也具有妥协性,以及受限于理念上的正统性(标准西方经济学理论),作出当时激烈的对策也就很难避免了.
而中国的执政风格偏于谨慎、观察,局部实验以及讲求可控制性,又因为一党执政可以很大程度上无惧一些短期政治评论,实行长期操作,因此采用当前的稳妥策略也是事出有因.
四、结论
中国虽然具有后发优势以及当前的相对优势,在应对泡沫方面做得不错,但还不能说已经成功了.一方面,中国目前还处于实业和金融不匹配的阶段,实业的利润(包括庞大的出口盈余)总要找到一个配置方向,而房地产是当前壁垒最小的一个领域;因此泡沫集中在这里体现出来.如果金融体系以及相应的投资体系得不到改善,问题就会始终存在.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本身的供需问题,尤其是供需结构性矛盾始终存在(存量房尤其突出),使得房地产市场本身的虚高,是引发泡沫的诱因.
因此,“双轨制”政策虽然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最终是否有效还要看产业升级成功与否,看金融体系的改善以及房地产市场本身市场有效性的发挥,泡沫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
基金项目:本文受教育部2006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号06JC790015.
参考文献:
[1](日)吉野直行,日本泡沫经济及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经济评论,2009,(03)
[2]刘红,日本人为低利率政策及其效应分析[J],商业研究,2007,(09)
[3]李磊,张换兆,朱彤,土地“尾效”、泡沫与日本经济增长[J],日本研究,2008,(03)
[4]鹿朋,产业升级视角下日本泡沫经济反思[J],现代日本经济,2008,(04)
[5]鹿朋,全球制造业转移、内外均衡与货币国际化一日本世纪年代泡沫经济必然性分析与借鉴[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12)
[6]马辉,中国当前形势与日本当年泡沫经济的对比分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12)
[7]秦德安,日本泡沫经济的金融诱因分析[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8,(07)
[8]王宇,国际经济协调中宏观政策的可能失误一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与破灭[J],经济研究参考,2004,(67)
[9]王朝才,封北麟,中国完全可以避免重蹈日本泡沫经济覆辙[J],经济研究参考,2008,(52)
[10]汪慧玲,韩珠珠,泡沫经济的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8,(09)
[11]魏静,付林,试论日本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04)
[作者简介]王盛,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讲师.李雪韵,华东师范大学房地产系.
[收稿日期]2010―11―09
责编:启方;校对:林月
经济发展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经济泡沫应对机制的中日比较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