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方面论文范文文献,与国际贸易理思路新趋向相关毕业设计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国际贸易理论方面毕业设计论文,关于国际贸易理思路新趋向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国际贸易理论及国际贸易及加工贸易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国际贸易理论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国际贸易理论自产生以来已经经历了200多年历史,期间经历了古典、新古典、当代贸易理论的演变.国际贸易理论在不断适应新的背景要求和面对国际贸易新现象的挑战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发展.为了适应21世纪全球经济变化对理论先行的要求,本文从梳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思路出发,分析了战后新的现象对国际贸易理论的挑战和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
【关 键 词】国际贸易理论,思路,新趋向
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思路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完成于20世纪30年代.以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为代表.
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在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中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另一国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则两国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上分别拥有绝对优势,此时如果两国根据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并相互进行交换,双方均能从
国际贸易理论方面论文范文文献
二、新现象挑战国际贸易理论
1.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贸易”发展.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理论,国际贸易更应该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进行,即应该以垂直贸易为主.然而,战后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贸易占主导地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这种主导地位至今没有改变.根据联合国发布的《2008年统计手册》公布数据,2007年发达工业国商品出口占世界的58.6%,服务出口占全球的71.9%.这一现象是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
2.制造业内部贸易发展.由于制造业存在规模经济的特点,战后制造业内部的国际分工更加精细化,一些发达国家制造业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因此,制造业内部贸易呈不断上升趋势.基于规模报酬不变的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同一产业内部贸易的增长.
3.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增长.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制造业的国际分工正由垂直分工发展到水平分工,甚至网络分工.以跨国公司为主导,以产业链细分为特征的制造业国际转移成为新的趋势.公司内贸易不断增长.偏重于从国家利益角度进行宏观研究的传统贸易理论缺乏解释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增长的力度.
4.区域集团内部贸易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经历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初第一次浪潮,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重新高涨.全球贸易一半以上发生在各个区域集团内部.适用于全球范围自由贸易的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不能解释当今区域范围内部贸易量的增长.
5.加工贸易和软件外包等新的贸易方式出现.20世纪80年代,在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不断推动下,加工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之一.90年代中期以来,加工贸易升级的步伐明显加快,同时全球外包和转包等垂直专业化现象成为一种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产品内贸易进一步引起经济学家的关注.对整合和创新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提出新的要求.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的论文范文集 | 大学生适用: | 学院学士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13 | 写作解决问题: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 职称论文适用: |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三、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发展
1.研究内容向微观拓展.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内容是以国家作为主体进行的宏观研究,主要探讨:一国为什么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如何参与?以及贸易利益如何分配?而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表现为在现有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下,研究微观领域的国际贸易现象.涉及的主体既包括国家,也包括区域集团、跨国公司等.研究的内容从战后初期的产业间贸易延伸到70年代末以后的产业内贸易,并进一步向微观延伸.
本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jingji/08923.html
2.研究方法的微观化.从研究方法上看,传统的贸易理论都假定比较利益产生的前提是各国的供给、生产条件不可改变,资源和生产要素不能在国际间流动,市场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以及固定边际成本等.这种研究方法具有传统的静态特征.新贸易理论中的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将比较优势理论动态化.克鲁格曼的产业内贸易理论首次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假设条件,引入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等假设前提.从动态角度出发考虑需求情况,使理论更符合实际.
四、国际贸易理论与其他领域理论的融合
1.贸易理论与企业理论的融合.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Vernon)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技术的创新和扩散,产品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具有一个生命周期.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即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同,产品的比较优势是可以变化的,因此使得国际市场上贸易商品的生命周期得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和企业制定产品策略以及营销策略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可以说这一理论第一次将国际贸易理论延伸到生产和管理领域,将比较优势理论动态化,是贸易理论和企业理论一次融合.
2.贸易理论与投资理论的融合.在传统的理论中,对外直接投资更多地被视为是企业绕过贸易壁垒的被动选择.早在195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RobertA.Mundell)就对贸易与投资的替代关系进行了研究,他的研究是这方面最早的代表性文献.蒙代尔利用标准的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两种生产要素的模型分析了两国在技术水平相同、生产函数一致的情况下,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关系.Mundell的结论是,在两国产出效率相同的情况下,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贸易壁垒的存在会导致资本的流动,而资本流动的障碍则会产生贸易.
参考文献:
[1]喻春娇.国际贸易理论的验证述评[J].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4)
[2]李锦,王必达.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一个文献综述[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06)
[3]樊江春,杨艳红.国际贸易理论的制度研究范式及其启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2)
[4]吴先明.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发展趋势[J].国际贸易问题.1999(07)
国际贸易理论方面论文范文文献,与国际贸易理思路新趋向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