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类论文范文例文,与趋同视角的大学生就业相关论文提纲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大学生类论文提纲,关于趋同视角的大学生就业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大学生及计算机及社会科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大学生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大学毕业生就业在行业选择、地区选择、单位选择等具有趋同性.出现趋同的原因在于就业选择受区域经济的差异、就业目标、就业观念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加强大学生就业市场建设、提高人才培养和特色、转变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等,可以缓解就业趋同,并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思路.
【关 键 词】学生生;高校;趋同;就业;选择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庞大的毕业生数量使原本接近饱和的就业市场的人力资源被稀释,毕业生相对不合理的就业观念则严重影响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在就业选择过程中,毕业生在就业地区、职业期望等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特征不仅同化了毕业生的求职观念,也增加了毕业生个体的就业难度.从趋同视角分析毕业生就业选择过程中的这种相似性,可以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提供思路.
一、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趋同的调查
趋同(convergence),意为“聚合”、“合流”、“融合”,其概念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者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理论,后来被引入经济学、政治学领域,曾发起西方、国内学界的讨论.本文所指的趋同概念,指的是向着相同的方向发展之意.趋同是归向,即向着某方面发展,与同质化、相似化等同使用.
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在行业选择、地区选择、单位选择等方面,常表现出选择的相似性和同质性,甚至对行业的印象都会有很大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有着重要影响.为研究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趋同特征,笔者对所在高校的近600余名大学生毕业生进行了问卷和网络调查.调查共发放了573份问卷,回收521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0.92%.
1.就业地区选择的趋同
在地区选择上,大部分毕业的就业意向地区为上海、北京、广州等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前五位的排序分别为上海、杭州、北京、深圳、广州,比例分别占调查人数的21.50%、19.77%、18.61%、16.89%和12.48%,合计占参与调查的学生总数的89.25%.毕业生的就业地区选择呈现高度趋同,而对中、东部地区的意向选择较低,仅占10.75%.地区选择的趋同,将会影响不同地区的人才集聚差异,导致人力资源的不平衡.
2、就业单位选择的趋同
调查显示,在选择就业单位上有39.92%的毕业生会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作为自己就业的首选单位,有25.72%的毕业生把国有企业作为就业的首选单位;15.36%的毕业生把外企作为就业的首选单位.选择前三类就业单位的学生占所调查学生数的80.85%.而只有19.15%的毕业生选择了为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及自主创业等.这表明,毕业生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上有过分趋同的趋向.这样的趋同选择将加剧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激化就业竞争.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大学生类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学位论文、专科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95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怎么撰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如何怎么撰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本文来自:http://www.sxsky.net/wenxue/030141009.html
3、就业行业选择的趋同
在行业选择上,最受大学毕业生关注的是金融、电力、计算机、水利及制造业.调查显示,毕业生想到金融行业就业的比例为20.92%,想到电力行业就业的比例为18.62%,想到计算机行业就业的比例为16.69%,想到水利及制造业就业的比例为13.42%.可见,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主要集中在金融、计算机等行业领域,占调查毕业生总数的近70%.行业选择的趋同表明了近年来金融、计算机、电力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及行业薪资待遇的高吸引力,这意味着这些行业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竞争.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趋同原因分析
经济发达地区对毕业生有高度吸引力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地区上的意向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原因在于受到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城市化水平和生活质量相对较高等的吸引.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就业和生活,相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对毕业生有强大的吸引力.同时,这些地区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可供就业选择的企业、单位也相对较多,也是吸引毕业生前往的原因.
2、区域经济不平衡导致就业选择趋同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不同区域的生活质量、薪资待遇不一.大学生在考虑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和社会地位的同时,对自身的就业期望很高,以至于盲目追求到大、中城市及沿海地区城市工作,使得目标就业区域很集中.即使沿海城市存在就业岗位有限、人力资源过于集中而导致的失业风险,很多毕业生还是不愿意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作,他们要么嫌地方不好,要么嫌工作累,即使有国家政策如大学
关于大学生类论文范文例文
3、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目标不明确
毕业生在就业准备和就业选择过程中,对寻找什么样的工作、怎样寻找工作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这是制约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在对寻找什么样的工作的不明确,也导致大学生没有从自身需要出发做出合适的职业规划,而是盲目从众去考公务员,选择事业单位、国企就业或过度向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城市.最终影响其在就业选择过程中的地区、目标选择趋同.
4、就业观念的影响和“精英情节”
不少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岗位的惯性思维是从事一个工作将从一而终、一劳永逸.实际上,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就业形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工作的岗位始终存在变化的可能.随着社会改革发展的深入,人才流动的加剧将会不断促使就业工作岗位的变更和人才的再就业.不少毕业生认为只有政府、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等单位才是好单位,才会有高工资,才会有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较高的福利,以至于不愿意到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工作,不愿意到看似较底层、基层的“大众化”企业和工作岗位就业,这实际上是“精英情节”所起的负面作用.“精英情节”使得不少大学毕业生背负父辈、同辈、社会的过多期望和压力,最终在就业选择上,宁愿选择看似与“精英”相对应的行业和单位,而非从自身实际出发进行,导致就业选择的趋同.
三、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趋同的思考
1、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建设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大学毕业生作为劳动力步入社会的初次就业市场,是在国家宏观指导下,以高校为主导对毕业生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相对开放的市场.对大学毕业生而言,进入就业市场的时候缺乏工作经验、社会阅历,专业技能不够娴熟,甚至相关的资质条件仍不具备,毕业生此时在就业市场中是相对弱势的一方,需要相对健全的就业市场对企业和用人单位进行制约,对毕业生权益进行有效保护.但相对于在职人员的就业市场,大学生就业市场在结构上并不完整,极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如人为因素、恶性竞争、经济形势、政策导向等的影响,需要通过立法和政策制定,通过打破人事壁垒,促进人才的流动等政策,以及制定相应法规保障毕业生权益,进而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
2、社会产业调整与高校专业调整设置互动
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的周期是一般是两年,但各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以及培养方案调整的周期可能是四年甚至更多,两者的不同步,容易影响不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因此,政府应做有必要的政策向导,在进行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兼顾、促进高校进行专业设置的调整.高校应对于市场近期和远期究竟需要什么专业,需求的数量等及时进行研判,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以避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错位,避免毕业生结构性不就业.
3、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
对高校而言,社会需要的是“上得去、下得来”的人才,需要的是高质量、宽口径、可以多层次就业的人才.高校的人才培养一旦落后于社会对人才的培养需求,出现人才培养上质的平庸和量上的
关于大学生类论文范文例文,与趋同视角的大学生就业相关论文提纲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