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文学类论文范文例文,与80后的文学青春相关论文格式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网络文学类论文格式范文,关于80后的文学青春相关本科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网络文学及中文系及作家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网络文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82;包括部分80后,他们看的动漫里的文字,我自己看的时候常常找不到顺序.改变每一代的人,我觉得是技术手段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每代人都有自己的审美标准、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这是很正常的.年少的时候可能不免轻狂,包括像刚刚谢老师说的觉得经典不值得一读.但到了二十五六岁的时候,回过头去看会发现有价值的还是那些东西,是绕不过的.到了我现在这个年龄,跟长辈交流变得没有障碍,跟小孩交流也变得能够理解他们的行为,甚至是现在我们在做00后的网站,更希望能做出90后、00后喜欢的东西,必须要了解他们,向他们学习.互联网肯定是年轻人的天下.我就先谈这么一点吧.王威廉:那我就从自己的写作经历来谈一谈.根据谢老师刚刚的说法,我是从传统文学这条路走过来的,即期刊、评论家、出版社这三位一体的路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我觉得“80后文学”这个概念跟我没什么关系.上大学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同学在看韩寒、郭敬明的书,我知道韩寒跟我同岁,也是82年出生的,我就觉得很奇怪,问他们:你们怎么还在看一个中学生写的东西?有个朋友就说:中学时候就看了.这应该是“惯性”的意思吧.因此,那时的“80后文学”,在我看来代表着青春校园的速食性文字.我上大学之后开始写诗歌、散文,有文学评论在《读书》发表,但还没有开始写小说.等到毕业后,06年的时候才开始写小说,那会儿期刊投稿的难度非常大,因为在传统的文学期刊,很多编辑老先生们根本不接受电子投稿,纸质稿寄过去了,他们也未必能拆开看到(名家稿太多了),看到了也许文学观念又有差异,反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我的运气还不赖,06年的时候写了中篇小说《非法入住》,打印出来寄给《大家》杂志,等了半年一直没有回音,就在我就要放弃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大家》的副主编韩旭先生给我打来说:写得非常好,已经准备用了.他给我了很大的鼓励,可以说这是我写作的一个开端.这篇小说后来也产生了一定的反响,但我注意到有一些评论家在评论的时候是这么说的:值得欣喜的是,还有一些老作家在坚持书写先锋小说,比如王威廉.我当时看了竟然深感欣慰,因为我和余华、莫言是同一代的作家了!所以,那几年,“80后文学”这个概念离我越来越远.但柳暗花明,“80后文学”这个概念在数年后,忽然间跟我的关系又越来越密切了.我是认真想过为什么的.最简洁的回答是:一代人成长起来了.现在的许多文学期刊,别说编辑是80后的,就连编辑部主任、副主编都有80后的了.而且80后的评论家也开始出现了,像德南这样的,开始关注这一代人的文学.也就是说,整个的文学生态发生了变化,开始彰显出我们年轻一代的文学.从我自身的这段写作经历,我深深意识到了个体与同时代人的那种深层关系.不过,我必须清醒,作为一个写作者,秉持自己的立场去思考的话,“80后文学”对我这样的作者来说,是一个有利有弊的概念.首先,能被纳入到“80后作家”这样的范畴里去考察,对作家的成长是大有帮助的,但同时,也要警惕这样一种命名对写作可能造成的束缚,毕竟写作是要超越这种代际概念的,是要跟历史上所有时代的优秀作家去同台竞技的.因此,我希望“80后文学”能够成为自己的一种理性的写作视野.李德南:刚刚谢老师和威廉谈到我是80后的批评家,我原本打算谈的也是关于批评方面的话题,但是听完大家的发言,我特别想先讲讲自己在创作方面的经历.其实很多批评家年轻的时候都是文学青年,起码有过写作的经历,是因为机缘巧合才走上批评之路.我个人也不例外.听到诸位的发言,原来写作的那种微妙的愉悦,好像又回来了.我以前其实并没有想过要成为一个研究者,兴趣更多是在写作上,写小说,写散文,也写诗.2007年,我写了一部长篇,那时候已经带着一种很强烈的代际意识,希望能把80后这一代人的生存状态描画出来.最初想写一部抒情诗,特别唯美的风格,但写着写着就发现,我把它写成了一部讽刺剧.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应该说跟80后的生活状态有关.我们接受的是精英式的教育,但又处于一个文化开始发生转折的时代,精英文化已经开始衰落了,大众文化却在快速地兴起.这直接导致的后果是,80后对自我的期许、对生活的期许依然是精英式的,是理想主义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又很少能成为精英,而是注定会遭受到各种各样的挫败.特别是人文学科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往往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又面临着高房价等巨大的生存压力,在社会生活中处于边缘位置.这时候就会觉得,你所设想、所期待的生活离你非常遥远,所谓的“生活在别处”.
本科毕业后,我选择了继续读书,先是在上海大学哲学系读硕士,2011年又来到中山大学中文系读现当代文学的博士,这才开始大量地做文学批评方面的工作.依然是带着一种很强烈的代际意识,觉得不少前辈评论家对80后的概括是不大准确的,比如说80后是“电子文化舞台上的表演者”、80后的写作是“无病呻吟的校园文学”等等.从我所读到的一些作品来看,我觉得这种归纳存在很多的问题,于是做了不少这方面的梳理.我更愿意强调的是,80后的写作处在一个不断分化的时代,很多作家慢慢地有自己的声音,有各自所关注的特定问题领域.从整个文学史来看,这一代人的写作跟前面几代作家有很大的不同,包括情感、情调等方面.我刚刚讲到自己特别想写的是一部抒情诗,但最后写成的是一部讽刺剧,这跟整个时代的变化是吻合的.我们从“抒情时代”转向了“反讽时代”.所谓“抒情”,就是说前面几代作家都是用一种朴素的、直接的方式来表达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但是在80后这一代人身上,这种写法已经站不住脚了.80后的情感结构更为复杂,爱恨不再分明,虚无主义的情绪也非常重.一方面,我们知道有些事情不对,包括前面很多人对政治、文学、社会等等的看法是简单的、片面的,甚至是充满谬误的.我们知道其问题所在,不以前辈所信的为信,也不能以前辈们所疑的为疑,但是,我们又还没能够建立起一套新的观念并付诸行动,借此来建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这是一种有些分裂的状态,因此,我们这代人也面临着自我重构和社会建构的双重使命.
谢有顺:刚刚几位为我们提供的个案的经历,我觉得很有意思,也恰恰体现了我刚刚讲的80后之间的丰富性和差异性.我也觉得在80后的文学创作跟文学研究之间是有很大的差异的,很多的研究者其实对这一代人的状态和写作是存在隔膜的,这必然导致了研究当中的一些误读和落差.现在依然有一些所谓的
关于网络文学类论文范文例文,与80后的文学青春相关论文格式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