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言学方面论文范文文献,与比较两篇关于方法的文相关论文摘要怎么写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语言学方面论文摘要怎么写,关于比较两篇关于方法的文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语言学及参考文献及方法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语言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为了清楚地了解我国应用语言学及二语习得研究方法变化的总体趋势和最新动向、学习如何进行科学严谨的学术研究、撰写规范的科研论文,本文选取《中、西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和《二语习得研究方法35年:回顾与思考》两篇关于研究方法的论文进行比较分析,以发现二者在写作框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果、摘 要和结论的阐述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共同性、差异性和继承性以及文献研究方面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
关 键 词:应用语言学研究二语习得研究研究方法比较研究
一、引言
随着应用语言学及二语习得研究的深入,广大研究者们在吸取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结合中国社会、文化、语言、教学等实际情况,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其研究方法也备受关注.本领域两位大师文秋芳、高一虹先后撰文分别对我国应用语言学及二语习得研究的状况做了系统的回顾.这两篇论文分别是发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2期上的《中、西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高一虹等)(以下简称《中西》)和《外国语》2004年第4期上的《二语习得研究方法35年:回顾与思考》(文秋芳等)(以下简称《35年》).为了便于更好地把握我国应用语言学及二语习得研究方法变化的总体趋势和最新动向、学习如何进行科学严谨的学术研究、撰写规范的科研论文,本文拟对这两篇论文进行比较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两点:首先,二文性质相同,都是语言研究方法类综述性文献研究;其次,二文文献研究在时间上具有继承性.对这二者笔者主要从论文框架结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以及摘 要和结论的阐述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语言学的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电大毕业论文、专科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90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怎么撰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 职称论文适用: |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如何怎么撰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经典题目 |
二、比较研究
1.框架结构在结构上,《中西》基本
关于语言学方面论文范文文献
2.研究内容、研究范围二者选取了时段相近的材料,探讨了应用语言学领域研究方法的总体变化和发展趋势,并对比分析了我国和西方在本领域研究方法的演化轨迹.《35年》首先依据二语习得研究的理论框架概述了国外35年来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的现状;然后选用了TESOLQuarterly上1967至2000年间刊登的关于量化和质化研究论文进行统计,总结出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的总体变化趋势;最后分析了我国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中西》主要依据1978至1997年间四本中文核心期刊以及1985至1997年间四本英文重要国际刊物上的应用语言学文章进行分类统计、数据处理,描述和分析了中、西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最后还讨论了与方法转变有关的理论问题.
具体来看,《35年》是从二语习得角度,以五年为一个时间跨度,主要针对国外研究方法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而《中西》则从应用语言学研究的整体出发,以十年为一个时间跨度,针对中、西方的对比,从语言教学、二语习得、方法转换理论等多个角度对所选的文章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显而易见,《35年》研究的范围相对小一些,因为二语习得只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但跨度小,研究相对显得详细、具体.《中西》跨度大,总体写得比较概括.但两篇论文所选材料都有TESOLQuarterly上刊登的文章,这是两者的重叠之处.虽然选取样本、研究跨度有大小之别,但却有基本趋于一致的研究结果,其原因不外是二者的研究内容同属一个领域,且研究材料有重叠之处,如此不难得出《35年》是对《中西》的继承和发展的结论.
3.研究方法二者都是典型的文献研究、基于材料的文献综述性文章,都是对本领域研究方法的回顾、概述,对已有成果进行统计量化分析、描述推断统计、归纳总结、评价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按高一虹等对研究方法的分类,《中西》是文献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而《35年》是文献研究、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混合式研究.实际上无论是实证研究还是文献研究都不能孤立的进行,文献研究依赖于实证研究,而实证研究又起源于文献研究.
二者均不失为学习如何写应用语言学领域研究论文的范式,在文献的选取、研究以及数据处理分析等方面都很好地展示了科研论文,尤其是量化研究论文的写法.例如,高一虹等对所选材料进行归类时的科学和严谨(先由两人分别做,并通过讨论不断达到分类标准的一致;然后三人分头对剩余期刊做分类,并不定期地做相互核对,两两的重合率达80%至92%.)文秋芳等的后续统计标准和方法的科学性和继承性(借用Henning(1986)和Lazaraton(2000)关于量化法和质化法的界定标准,基于Henning的1967至1985年统计的基础上)都给我们以后的科研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和启发.
正如高一虹等的研究结果所示(中国应用语言学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呈量化研究趋势,90年代出现少量质化研究),写于90年代后期的《中西》仍呈现出以量化研究为主的特征(只在对“与方法转换相关的理论争鸣”等部分体现了质化研究方法),是一篇典型的量化研究论文,结论紧扣统计数据,结构紧凑严密.而文秋芳等的《35年》也很好地体现了她文章中的研究结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量化法进入成熟期;20世纪90年代后期质化法进入了成熟期.《35年》量化研究占一部分,但主体部分如“二语习得的研究方法的最新进展”“我国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的现状”等都呈现出质化研究特点,完美结合了量化和质化的研究方法,展现了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的演化轨迹.4.研究结果二者对于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均用图表及文字表述,可以看出两篇论文对于研究方法发展趋势的描述是一致的,尤其是在对西方语言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的分析上可以相互验证.二者都收集了TESOLQuarterly上的文章,并且有重合的时间段.《中西》中“到1997年,该刊的量化研究比例降至32%,低于质化研究的47%”,而《35年》中“第二次转变发生在第7个阶段,即20世纪90年代后期:质化法进入了成熟期”.根据作者的描述第7阶段应为1996至2000年,在这一点上与高一虹一致,即他们的研究发现是一致的:20世纪80年代,量化法进入了成熟期(渐进的过程),而90年代,质化法进入了成熟期(突变的过程).理所当然,他们的研究结论非常相似:研究方法的普及;重视验证性研究;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相结合.
另外,《35年》还简要地介绍了二语习得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的最新进展(即运用微变化法和中介语对比分析研究二语
关于语言学方面论文范文文献,与比较两篇关于方法的文相关论文摘要怎么写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