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报类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典·文》的美学思想相关本科毕业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大学学报类本科毕业论文,关于《典·文》的美学思想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大学学报及文学批评及美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大学学报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典论·论文》的美学思想实质上是以儒家功用美学为核心的,它既表现在对审美主体的主体意识的强调,也表现为对审美客体的独特性的把握上,还有审美关系上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观照.具体来说《典论·论文》的美学思想表现在对“气”这一美学范畴的深入开掘和运用,对文体论和文章风格论的精辟分析上,特别是“诗赋欲丽”的提出,直指文学作为艺术的美学特征,有深远的意义.
关 键 词:《典论·论文》 气 丽
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文人自觉时代的首篇美学专著.{1}它以渐趋自觉的精神论述文学的作用,强调文学的地位,开启了中国古代系统和专门文学批评的先河.《论文》在文论史上的地位无可替代,但是其美学意义往往被其文学功能论和文学风格论所遮蔽.尽管学界在论述《典论·论文》,或者在梳理哲学史和美学史上“气”的范畴的时候有过很多零星的论述,但是一直不成系统,不能真正把握《典论·论文》的美学意义和其内在的美学脉络.本文即是从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和审美关系三方面对《论文》进行梳理,理清其内在的美学脉络,并论证其美学思想和美学价值.
一、审美主体论
《论文》的所有美学思想,要从“文以气为主”中对“气”的解读开始.下面我们简单梳理一下“气”范畴的发展历程.
叶朗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中说:“中国古典美学体系的中心范畴不是‘美’.”{2}“气”作为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直接影响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气”最初是构成世界和人自身元素而存在的.如《周易·系辞》中有“精气为物”之说,战国时代《管子》一书,最早把气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指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根天地之气”(《管子·七法》),“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管子·枢言》).这一思想到汉代被表述得更加明确.《淮南子·天文训》中说“宇宙生元气”,“元气”生“天地、阴阳、四时、万物”,明确指出了“气”是物质世界的本源.庄子指出“人之生,气之聚也”(《庄子·知北游》),提出人也是“气”生化而来的.汉代王充在肯定天地间的万物都是由气的相互结合而产
大学学报类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气”又是怎样进入哲学领域的呢?由于“气”本身所具有“无一定的形象,可大可小,若有若无,一切固体液体都能化为气体,气体又可结为液体固体”{3}的性质特点,所以“气”被古代哲人运用于哲学思考上,并进而衍化到生命自身的运行状态上.老子贵无,所以在老子那儿“气”具有“道”的某些性质,因而其由构成世界的元素转化为具有哲学意味的范畴.其后,孟子提出“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观点,把“气”引向人的精神状态领域.由于和人的性格、精神联系在一起,“浩然之气”的“气”在孟子这儿具有了人精神上和性格上的某些成分,由哲学之“气”又转化为人的主观精神力量.这是“气”在先秦的衍化史.
曹丕在古典美学史上最大的贡献是,把世界本源,哲学领域和心理、精神领域的“气”联系起来,并将“气”作为一个心理美学概念运用于创造、品评和欣赏“文”.在“文以气为主”中,“气”到底有何所指呢?陈必胜在纵向比较中国文论大家陈钟凡、黄海章、朱东润、罗根泽和郭绍虞基础之上,认为“气”具有广泛的涵义,分析具体作家或作品是指气势、声调和语气;分析作家的气质是指才性、个性;说明文体则是指风格特征.{4}这种说法有些交叉含混.现在学者则认为“气”主要是指审美创造主体“所具有的一种禀性、气度和精神”,{5}也即是袁济喜所说的作家所具有的先天禀赋和后天创造才华内外相统一的独特气质、个性,包括作家的才能在内.{6}这种看法主要是从审美主体方面来说的,得到普遍接受.
曹丕还认为“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不可力强而致”的是作家的禀赋、气质、个性和精神.作家的艺术个性不可更改,也就是说审美创造主体的艺术个性具有独特性.是什么造成了作家个性、气质的独特性呢?根据曹丕的论述我们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生活环境的影响.“徐干时有齐气”,根据郭绍虞和袁济喜的解释,由于齐地受儒家“温柔敦厚”思想的影响,作家长期浸润在“舒缓”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俗中,而这种生活环境影响到作家的个性,进而影响到作品的风格;二是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曹丕打比方说:“譬诸音乐,曲度难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引气”直接决定着作品的“巧拙”,因此“引气”就是作家的审美能力,或者说类似于审美能力的东西.“引气”又是“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的,所以这种“引气”就是作家艺术个性的独特性的体现.尽管从魏晋时论“气”多时从“气质”角度,当时人的思想和现在有很大区别,但是从“徐干时有齐气”、“孔融体气高妙”这样的论述中我们还是能体会出后天才华的因素在内,何况袁济喜也认为这两句所说的“气”,都兼有先天禀赋和后天才华的成分在内.从以上两点来看,这种“引气”的审美能力既有先天的遗传,又和后天形成的创作才华有一定的关系.否认任何一方面,都是对《论文》的不负责任.
这篇论文出处 http://www.sxsky.net/wenxue/030190050.html
以上是对《论文》中“气”概念的理解和作家才性(后天才华)和先天禀赋关系的界定.而《论文》在美学上最大的贡献是对艺术家主体意识的强调.这主要表现在通过提高文学的地位来提高文学家的地位,更重要的是通过“气”论来强调作家独特的艺术个性在文学中的审美性表现.对人自身和人个性的强调统一于魏晋时期人的自觉和文学的自觉.也就说,文学的自觉要求人的自觉,人的自觉要求人个性的自觉.在《论文》中,人的个性(艺术个性)得以独立、自觉地实现了它在文学中的作用.
二、审美客体论
曹丕所讲的“气”既源自于古代朴素的元素论,又源自于形而上的思考和它在人精神领域的衍化.它是对先前“气”的意蕴和运用的拓展.&
大学学报类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典·文》的美学思想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