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汉语言文学— 范文

关于书画方面论文范例,与魔鬼附体的画商吴其贞相关本科毕业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书画方面本科毕业论文,关于魔鬼附体的画商吴其贞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书画及博物馆及藏品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书画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作后的次年,时年七十三岁的董其昌也参用黄公望的笔法,仿写了一幅《仿大痴富春大岭图》.

晚年的董其昌因遭受奴变,一世清誉尽毁,他在华亭的家也遭受一场没顶之灾.灾变后的董其昌依托门生、故旧,过了一段东飘西荡的日子,经济拮据,那幅《富春山居图》也典押给了宜兴收藏家吴正志.1636年,董其昌去世,这幅抵押在吴家的画未及赎回,从此成了吴家的镇宅之宝.吴正志死后,这幅画归了他的二儿子吴洪裕.吴洪裕对这幅画珍爱至极,专门辟出一室藏之,名“富春轩”.清军南下时,吴洪裕夹杂在难民潮中出逃,家中的珍宝全都丢弃了,只随身带了平生最为珍视的两件艺术品,一件是智永法师的千字文真迹,另一件就是这幅画.

转眼到了1650年,乱离之后回到宜兴的吴洪裕已到了弥留之际,几度昏睡过去的吴洪裕还兀自强撑着不咽下最后一口气,悠悠醒转时,他的目光死死地盯住架上的宝匣,家人明白了,老爷临死还念念不忘那幅心爱的画呀.家人取出画,展开,吴洪裕看了半晌,吃力地吐出一个字:烧.

此前一日,吴洪裕已经把那幅智永的千字文真迹给烧了,亲眼看着一个个字在火苗中一点点扭曲、变形,直至化为灰烬.可叹的是,这么一种极致的爱,竟然是让心爱之物与自己一同毁灭,“焚以为殉”.

他抖抖索索地点着了火,因病体难支又回到了床上.就在这幅画即将沦于万劫不复之境的当儿,有一个人悄悄离开了,快步奔到堂前,抓起火中的画用力一抡,扑灭了火星.此人即吴洪裕的侄子吴子文.在飞快地卷起这幅残卷的当儿,为了掩人耳目,这个机敏的年轻人又往炉火中投入了另外一幅画.

画是给救下来了,却已断为一大一小两段,满是火烧烟燎的痕迹,且画的起首一段也已烧去.吴子文在重新装裱时,将前半段烧焦部分细心揭下,他庆幸地发现,重新接拼后的一尺五六寸,正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几乎看不出是经剪裁后拼接而成的,于是这部分被称做了《剩山图》.原画后半段,装裱时为掩盖火烧痕迹,特意将原本位于画尾的董其昌题跋切割下来放在画首,被称作《无用师卷》,这幅画从此身首异处.

这两幅分开了的画一直在寻找对方.吴其贞在1670年前后送给王廷宾的,就是此画的前半段《剩山图》卷.这半幅图卷此后很长时间绝迹于江湖,20世纪30年代流入江阴一户陈姓人家,为上海汲古阁的曹友卿得到,拆开分售,找到的买家是画家吴湖帆.吴湖帆是用了家藏一件商周时代的古铜器换来了这幅残卷,又找到这户陈姓人家,捡回了被当作废纸的王廷宾的题跋,吴湖帆从此把自家的梅景书屋称作“大痴富春山图一角人家”.后经沙孟海说合,吴湖帆以五千元的天价把此图卖给了浙江省博物馆.

此画后半段《无用师卷》吴其贞也曾过眼,那是此画刚经火烧后不久,已由丹阳张范我转手泰兴季寓庸收藏,1652年春日某一天,吴其贞上门借观了此画,当时日已西落,面对着画中清润的笔墨,吴“犹不忍释手”.当时有一个叫程正揆的画家曾请求季寓庸,让这前后两段画破镜重合,以成画史上一段佳话,季寓庸不知基于何种想法,拒绝了他的这一请求.

此半幅残卷的流转线路据说是这样的:先是由浙江平湖高士奇以六百两银子购得,后成为王鸿绪的藏品.1723年王鸿绪去世,家道中落,家人持此卷在苏州市面上出售,为沈德潜所见,因索价过高,沈德潜无力购入,怅惘莫名的他在卷后题写了一段话,中有“春花飘零,云烟解散”等语.后来王家人拿着这幅画去扬州碰运气,在那里被收藏家安歧买走,具体出资金额不详.到18世纪40年代中期,安家也败落了,想把此画和其他藏品一起打包卖给大学士傅恒.傅恒是个毫无艺术眼光的人,吃不准此画是不是该收,把它介绍给了雅好字画的乾隆皇帝,于是,这位天底下最大的买主以两千两银子把这批字画全都买下收入了内府.

其实此前一年,乾隆已经收进了一幅据称出自黄公望之手的《富春山居图》.此卷因自题中有“子明隐君将归钱塘”句,又称“子明卷”.这是出自明末无名画家的仿制品,后人为牟利,将原作者题款去掉,伪造了黄公望题款,并且还伪造了邹之麟等人的题跋.这幅伪作的漏洞是显而易见的,但乾隆认为它是真的,在上面密密麻麻写了几十年的“御题”、“御跋”,那些大学士们就没一个敢说不是.1746年冬天,乾隆以不菲的出价把《无用师卷》买入,他的理由是此画虽假,但画得还不错.为此他还把手下的大学士们请来,让他们在真假两卷画上各自题跋.前来观画的大臣们无一不把得到邀请视作莫大的荣耀,纷纷称颂今上热爱艺术、不拘泥真伪的博大胸怀,在这出皇帝的新装一般的闹剧中,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点破:皇帝认为真的那幅画是假的.被视作伪迹的《无用师卷》在乾清宫里安静地躺了两百年.直到1933年,日本人欲染指华北,战事吃紧,它才和故宫的万余箱文物一起运抵上海,再转运至国民政府首善之区南京.当这些文物在上海停留期间,一个叫徐邦达的文物鉴定家在比照了两卷《富春山居图》后,终于纠正了这一流传两百余年的谎言,他宣称,乾隆御笔题说是假的那张,实际是真的,而乾隆题了很多字说是真的那张却是假的.1948年,内战即将结束,此图与2972箱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一同运往台湾.


本篇论文转载于:http://www.sxsky.net/wenxue/03020065.html

距此图问世六百年、身首异处三百六十年后,亦即2011年6月,相互寻找了数个世纪的这两幅图终于找到了彼此,它们重逢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当时的政府首揆以他惯用的咏叹调式的诗人口吻说,“画犹如此,人何以堪”.在这次名为“山水合璧”的展览之后,有拍卖行人士作了一次估价,那是一个让当年的吴其贞们咋舌的数字.

掮客

吴其贞不是王通判唯一的书画操盘手,像王廷宾这样财大气粗又雅好文艺的主,可能有一群书画商为他跑腿,扬州裱褙师张黄美就是他雇用的又一个书画采买人.因为有着同一个主顾,吴其贞和张黄美这一对同行,经常会有生意上的竞争,但更多的时候,他们是相互补台的朋友.

张黄美很可能出身于一个书画装潢世家,从幼年起耳闻目染此道,锻炼出了他过人的眼力,经常能收到宝贝.受其邀请,吴其贞常在他的裱室逗留整日,赏画,喝茶,聊画坛和生意场上的种种趣事.吴其贞曾在他的裱室看到过一小幅赵孟的《写生水草鸳鸯图》,这是赵孟1310年的一件作品,吴其贞一见就心羡得不行.不久后,在王通判的斋头他受到了一次更为猛烈的视觉轰炸,再一次领教了张黄美的手段.张黄美这次为主顾收罗来的三幅佳作,涵盖了唐宋元三代,有一幅竟然还是文人画始祖王维的《林亭对弈图》,卷上还有宋徽宗的御笔题鉴.

张黄美后来被京师大佬、保和殿大学士、著名的“焦林书屋”主人梁清标招揽,为之在南方收购字画古玩.同时,张黄美在扬州王通判那里继续兼着职.自那以后,吴其贞在张黄美处看到的名家字画愈发多了.1673年4月2日,他在张黄美处观赏到了五件宋元名作,其中有马元《老子图》、赵孟《太白观瀑图》、赵子固《兰蕙图》等如雷贯耳之作,但吴其贞也看出来了,其中伪作也掺杂不少,是张黄美不慎走眼收入了赝品,还是他想以假乱真去糊弄他的两大主顾?出于此道规矩,吴其贞没有点破.

1673年7月21日,吴其贞在张黄美家一口气看了八件宋元明佳作,特别招眼的有黄庭坚的一卷书法和北方名家崔子忠的一幅绢画《双雁图》,吴其贞特意记下了这些画将来的去向:“以上八种观于张黄美家,系近日为大司公梁公所得者.”

虽然张黄美手中的画,大多是为王廷宾和梁清标两大主顾采买,但吴其贞也看出来了,随着钱囊渐丰,张黄美是有把其中最优秀的画作占为己有的念头的.1675年9月17日

1 2 3 4 5

关于书画方面论文范例,与魔鬼附体的画商吴其贞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文学类省级期刊

学位论文学术评价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本科

古代文学硕士就业

文学类论文答辩

汉语言文学专业网站

汉语言文学本科论文

语文学术论文

英美文学赏析论文

当代文学硕士论文

魔鬼附体的画商吴其贞(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