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品经济论文范文素材,与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相关毕业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商品经济毕业论文,关于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商品经济及经济发展及农业生产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商品经济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国与朝鲜、日本保持着贸易往来.向西,通过“丝绸之路”,中国加强了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向南,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和东南亚、南亚各国保持经贸往来.安息是丝绸之路的中间站,欧洲的大秦通过丝绸之路与中国关系密切.2.唐朝:在广州设市舶使管理外贸,唐同朝鲜、日本、东南亚和印度半岛、中亚、西亚、欧非各地都有贸易往来.
3.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4.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禁止海外贸’易.
(四)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前提条件、标志、缓慢发展的表现、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
[典型题例]
例4 明朝中后期,出现江南农村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的现象.这说明(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C.自然经济解体
D.商品经济相对发达
简析:首先明确题干材料表明的含义是明朝中后期农村人口“去农而改工商者”越来越多;其次再现史实确知: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达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那么是商品经济发达还是资本主义萌芽呢与题干材料含义结合思考即可.
答案:C.
[考点分析]
六、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1.原因:北方人民的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加劳动力;北方战乱较
关于商品经济论文范文素材
2.过程
(1)三国两晋南北朝: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江南经济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2)隋唐: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水稻产量大面积提高.安史之乱以后.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五代:全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也超过北方.
(4)南宋: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由北方移到南方.
3.启示:我国古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对我国今天西部开发战略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环境问题.
[典型题例]
例5(2005年江苏卷)下列表述能正确反映六朝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
A.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B.寺院经济衰落
C.城市中出现了柜坊
D.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简析:六朝时只是为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而且寺院经济非常兴盛;而城市中出现柜坊是唐朝的特征.因此,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D.
[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农业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部门,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农业的发展.据此回答1~3题.
1.夏、商、周三代农业有较大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统治者重视农业
B.井田制的推行
C.手工业的发展为其奠定基础
D.集体耕作方式的采用
2.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增收茶税反映了( )
A.政府开始增收商业税
B.统治者的横征暴敛
C.江南开始成为我国经济重心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3.魏、蜀、吴三国统治者积极发展经济,其主要动机是( )
A.改变东汉后期的经济状况
B.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加强同少数民族的联系
D.军事斗争的需要
我国手工业独具特色,冶铸、丝织、制瓷业等行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据此回答4~8题.
4.春秋战国时期,比欧美早两千年以上的冶铸业的重要发明是( )
A.青铜造型艺术 B.铸铁柔化技术
C.平雕和浮雕技术D.金银错技术
5.隋唐时期为后代彩瓷的产生开辟道路的是( )
A.唐三彩 B.秘色瓷 C.白瓷 D.彩陶
6.“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有过则罚.”这一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
A.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B.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D.清朝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
7.与唐朝相比,明朝主要工商业城市集中在江南地区,这表明( )
A.经济重心南移 B.国内市场扩大
C.生产技术推广 D.政治中心东移
8.下列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手工业发展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曹魏在纺织业中心设有专门的织造机构
B.百炼钢技术相当成熟,又发明了灌钢法
C.北方创制出青瓷,为制瓷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D.纸产量大增,代替简牍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古代历史上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问题.据此回答9~12题.
9.西汉和唐的统治者充分认识到了“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两代王朝建国初期分别采取了哪些富民政策( )
A.休养生息 广开耳目
B.力倡节俭 轻徭薄赋
C.平抑物价 大兴文治
D.休养生息 利存百姓
10.隋唐政府将北魏的租调制调整为租庸调制,这种调整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
B.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
C.使农民得到一定数量的土地
D.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11.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 )
A.农业生产力进步的促进B.封建生产关系调整的影响
C.商品经济繁荣的拉动
D.对外贸易扩大的刺激
12.明清政府实行的下列措施中,违背世界发展趋势的是( )
①鼓励垦荒 ②推广植棉 ③实行“海禁” ④对商品征收重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税收政策是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据此回答13~25题.
13.“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实质上都是逐步承认土地私有.这两种现象分别出自春秋时期的( )
A.齐国和鲁国 B.魏国和鲁国
C.鲁国和楚国 D.齐国和楚国
14.西汉实行编户制度,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
A.限制人口流动 B.控制人口增长
C.便于征收赋税 D.整顿社会秩序
15.唐初赋税实行租庸调制,德宗以后改为两税法,两者的相同实质是( )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手段
B.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C.对农民剥削程度的降低
D.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
16.清代征收地丁银是指( )
A.只征土地税,废除人丁税
B.将丁税平均摊入田赋,统一征收银两
C.土地税、人丁税一律只收白银
D.按土地与人口的多少征收白银
17.明代后期开始确定以白银为交纳赋税的主要形式,这一做法的主要影响是( )
A.解除了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D.使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
18.纵观中国古代赋税发展史,可知其演变的基本趋势有( )
①赋税制度随土地制度的变革而演变
②赋税种类由繁多到逐渐减少
③征税标准由计丁为主向以田亩为主过渡
④赋税形式由实物形式逐渐向货币形式过渡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9.明朝一条鞭法和唐朝的两税法体现了倡导者怎样的理财思想( )
A.轻徭薄赋 B.无夺农时
C.平均负担 D.开源节流
20.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演变趋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赋税缴纳方式趋于简化和货币化
B.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趋于弱化
C.客观上反映了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
D.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21.明朝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形态,从经济发展趋势看,其作用主要表现在( )
A.使白银成为市场上普遍流通的货币
B.货币地租逐渐取代实物地租
C.刺激了冶铁业的发展
D.促进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商品化
22.清初统治者奖励垦荒,宣布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和实行摊丁入亩,其共同作用是( )
①缓和了阶级矛盾 ②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③调整了生产关系 ④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3.1669年康熙帝宣布原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这实际上是( )
A.封建赋税制度的一项变革
B.封建国家减轻对农民的剥削
C.承认农民战争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24.唐朝实行募兵制和租庸调制的共同作用是( )
A.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
B.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C.政府的赋税收入得到保证
D.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25.两税法、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制度的演变反映出封建生产关系的趋势是( )
A.由征收实物税转变为征收货币税
B.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
C.由以人丁为主征税标准演变为按田亩征收
D.阶级矛盾尖锐,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手工业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它的发展直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商业的繁荣.据
关于商品经济论文范文素材,与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