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汉语言文学— 范文

心理辅导类论文范文,与德育与心理辅导的辩证相关论文查重免费

本论文是一篇心理辅导类论文查重免费,关于德育与心理辅导的辩证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心理辅导及德育工作及思想品德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心理辅导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本文通过对德育与心理辅导对立与统一辨证关系的剖析,在认识上更加明晰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旨在进一步加强德育与心理辅导的有机结合,促进德育内涵的丰富和提高心理辅导的实效性.

关 键 词:德育心理辅导对立统一

当前,高校学生工作强调要全面关心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的发展,促进学生品德和人格的完善.然而如何将“德育学”与“心理学”有机结合起来却是一个难点,虽然,两者都具有促进个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共同目的,但心理辅导毕竟不是德育.能否在认识上明晰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于能否成功地完成教育任务,丰富德育的内涵,提高心理辅导的效率,培养全面素质的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一、走出德育问题与心理问题的误区

1.心理问题德育化.长期以来,很多人是把心理与思想品德问题混为一谈的,没有弄清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因此,在德育中,容易把心理问题当成思想品德问题来处理,导致了心理问题的德育化.其主要原因是:⑴过分强调政治,把人们的一切心理问题都看作是思想觉悟和政治观念问题,不能科学和客观地认识和对待心理问题.⑵把个体的动机和需要简单地看作对物质利益的追来,而忽视社会变革给人们内心世界带来的振荡和不安.⑶在对人的素质要求上只重视思想觉悟、知识水平,而忽视了人们心理素质的提高,把心理问题归结为品德问题,甚至把心理疾病同思想认识上的错误混为一谈.

2.德育问题心理化.近几年,随着心理辅导热的不断升温,有些人过分夸大了心理辅导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认为心理辅导应该完全代替德育,导致德育问题心理化.一些人提出心理辅导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崭新道路”,是“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一种新形式”,并由此片面地把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与心理问题等同起来,主张用心理辅导代替德育,取代思想教育方式.这就导致德育工作矫枉过正,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二、正确认识德育与心理辅导两个范畴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影响,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而心理辅导是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信息传递方式,给辅导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过程.心理辅导与德育有着共同的目的,即培养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的人.但它们的内容、实施方法及其理论依据是有区别的.

1.两者的内容不同.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劳动观念及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等.而心理辅导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卫生、学习生活、人际关系、人格评定、心理障碍、行为障碍、变态心理等.


本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wenxue/030234597.html

2.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同.德育主要是以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心理辅导主要是以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

3.具体任务不同.德育主要是解决政治观念、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规范及法律意识等问题.心理辅导则强调个性和谐,使对象摆脱消极情绪,确认内在价值,了解自身需求,提高自我适应能力.

4.两者实施方法不同.德育主要采用说服、集体教育、环境熏陶、实践锻炼等方法,具有公开性、群众性等特点.心理辅导则注重渲泄、暗示、自由联想、角色转换等方法,具有个别性、保密性等特点.

5.运作机制不同.德育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规范”过程,个体被动适应它提供的价值体系、行为模式.而心理辅导首先是让学生学会在自己接受的基础上改造、建构其心理世界.在心理辅导中教师一般没有对学生的否定权.

三、德育与心理辅导的统一

德育与心理辅导虽然属于不同的范畴,但两者又相互联系,心理辅导又具有潜在的德育功能,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认识.


大学生如何写心理辅导毕业论文
播放:29672次 评论:6577人

1.补偿功能.⑴观念补偿.心理辅导使德育工作者进一步丰富了德育观的内涵,它明确了德育工作者的地位不仅是主导者、权威者和塑造者,而且更应是协助者和治疗者.⑵内容补偿.传统的德育,主要解决学生的政治立场、哲学思想及杜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问题,而忽视了学生的最基本的人格内容,如:学生的社会适应、职业选择、应付挫折及人际交往等.而心理辅导本身是完善人格、发展人格的重要手段,它所实施的内容为德育内容提供了补偿.⑶方法补偿.传统的德育主要运用说服、榜样、评价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但在具体运用时过分强调外在强化、社会要求等外在影响.而在心理辅导中,教育者往往根据精神、行为和认知分析等理论中的具体方法来发掘学生心理中的潜意识能量,注重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解决他们的心理障碍、病态行为等人格问题.

2.指导功能.⑴在对象的研究上,心理辅导为德育提供了客观基础.通过心理辅导中常见的测试、疏泄、自由联想等手段和方法,掌握学生的人格特点,分析学生人格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使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⑵在方法上提供了理论基础.传统的德育把学生当作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社会角色来要求.在心理辅导中,教育者一般不急于对学生暴露的思想和行为问题作出判断,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合适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3.调节功能.⑴克服意义障碍.学生产生意义障碍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教育者采取不恰当的方法,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采取心理辅导中的疏泄、暗示、角色变换等方法,一定程度上效果会好些.⑵建立良好的心境.良好的心境有利于调动人的主动性,提高活动效率.心理辅导则能改善学生的不良心境,指导他们采用自我暗示、适当发泄、转移注意等方法来调节自己的心境,以达到人格发展与环境和谐统一.⑶矫治心理疾病.目前,许多学生由于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而产生了各种生理、心理反应,如: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采取德育手段也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如果采用心理辅导中的某些行为治疗方法,则能帮助他们克服行为障碍,从而进一步改善、消除不良生理和心理症状.

四、德育与心理辅导的对立

虽然德育与心理辅导在功能上是互补的,但在实际工作的角色中却常常会产生多种冲突.这有待我们进一步思考、突破.

1.工作依据上的冲突.作为德育工作者,工作依据是比较确定的政治观点、哲学思想和道德标准等.而作为心理辅导工作者,其工作的依据是充分尊重、理解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格,不把自己对生活的看法、真善美的标准等强加给学生.由此,在实际工作中,常出现“价值导向”观点与“价值中立”观点的冲突.

2.工作重心上的冲突.前面已阐述过德育的着眼点在于强调个体的社会属性,倾向于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而心理辅导是着眼于个体的自然属性,倾向于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由此,在实际工作中,常出现是以“社会利益为重“还是以“个体利益为重”的矛盾冲突.

3.工作原则上的冲突.德育的工作原则要求教育者发现问题要及时向有关方面汇报,并尽快解决好问题,这是一种“公开的”教育原则.心理辅导却相反,“保密性”是心理辅导的首要原则.为来访的学生保密是心理辅导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常出现“公开性”与“保密性”的原则冲突.

综上所述,我们要及时充分的正确认识德育与心理辅导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积极拓宽视野,寻找减少冲突、协同发展的突破口.同时要改进我们现有的工作模式,减少德育工作与心理辅导两种角色的矛盾,有效地促进两者的结合,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辅导,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贤君:《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构思与实施》,《教育导刊》,1998.2.

德育与心理辅导的辩证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辅导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

1 2

心理辅导类论文范文,与德育与心理辅导的辩证相关论文查重免费参考文献资料: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文学类毕业论文格式

汉语言文学自考专科

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论文

四年级语文学科论文

文学本科论文

网络文学论文

文学与人生论文

文学硕士论文格式

初中语文学科论文

德育与心理辅导的辩证WORD版本 下载地址